
1.3 商业价值评定
1.3.1 广告
传统的互联网广告的扣费模式有CPT、CPM、CPC、CPA、CPS等,其中CPM是互联网广告最早的计费方式之一。以CPM为例,CPM售卖方式应用广泛、原理简单,即用户每看过一次广告,广告主就要投入一份广告费,如图1-3所示。
在以往的CPM广告竞价排名中,遵循出价排序,即出价越高,获得高曝光量的机会越大。CPM也有自己的短板,虽然出价越高越能提高曝光机会,但是这些曝光能否为广告主带来更多的转化收益,能否持续平稳地带来转化收益,便成为广告主最关心的问题。

图1-3 传统广告投放方式
其他广告投放方式对广告主来说同样存在问题。广告主选择CPM方式投放广告想知道的问题涉及以下方面。看广告的用户这么多,能否找到最具转化价值的那部分用户?那么多付费广告定向投放是否已经找到最优定向渠道和人群?从曝光到转化出多少价格合适……
如图1-4所示,为了达成广告主期望的效果,策略广告便发展起来。策略广告是以转化为目标的广告投放方式,比如ECPC、TCPA、OCPX(X是泛指,比如OCPT、OCPM等)等。此类广告投放方式可帮助广告主根据自身实际转化诉求,设定具体目标(如App激活成本、下单转化成本等),并基于要实现的效果出价。

图1-4 广告主的诉求
下面以OCPM为例,说明此广告投放方式相对于CPM广告投放方式的改进点。
第一,后台算法兼顾曝光和转化,可以解决高曝光低转化的问题。
在OCPM方式中,广告系统充当实时在线的优化师,根据广告主的优化目标和出价,利用广告的海量数据和精准算法,通过智能优化将广告投放给最有可能转化的用户,实现广告效果的最大化。
第二,解决广告主不知道如何出价的痛点。
以往信息流广告的投放人员在投放转化类型的广告计划时,需要根据转化成本、点击转化率层层推导出最高的出价,而流量的动态变化则增加了投放工作的强度和难度,而结果往往不是最优的。现在只需要设定广告主的转化目标和预期成本,就可以把寻找“高转化的用户”这件事交给智能算法来实现。
提示:
广告策略是策略的一种,限于策略方向不同,本书对计算广告的介绍不再继续扩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