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言
作为二流经济学家,纳瓦罗先生并不为美国民众和学界所熟知和称道,也不值得笔者枉费笔墨与其论战。但其似是而非的观点和言论,被美国决策者所看重,这带来两个问题,一是错误的观点为什么被采用?二是错误的观点将把美国引向何处?盲人骑瞎马、夜半临池深,这是笔者为美国人民感到十分担心的事情。
仔细研究纳瓦罗先生的《致命中国》,笔者感到纳瓦罗先生书中的观点可以用“无知”和“故意为之”两个词来形容。这个看法,与包括美国在内的西方学者对其的观点基本一致。但是,具体分析看来,“无知”有之,但占的成分不大,“故意为之”则更为突出。从这个意义上说,纳瓦罗先生的毛病是出在学风问题上了。可以毫不夸张地说,纳瓦罗先生是在利用他的学术背景,以语不惊人死不休的心态,特意迎合美国国内的某些暗流。而这种治学方式,恰恰是严肃经济学家所不齿的。
统览美国学界对纳瓦罗言论的评论,给笔者的总体印象是纳瓦罗是个对经济学一窍不通的假经济学家。连一般家庭主妇和高中生都了解的经济学常识,纳瓦罗这个讲授多年经济学的教授岂会不懂?这只能说明,纳瓦罗不是天真、不是无知、不是不懂,而是故意为之。作为美国当今内外交困局面下激进民粹主义的代表,纳瓦罗在解决世界难题、解决美国与其他大国如何相处问题上,从个人私利角度做出了自己的假学术选择。
纳瓦罗派的核心思想并没有什么与众不同,仍然是继续让美国从全球经济中攫取利益,继续维护美国长期的霸权地位或世界独一无二的地位。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美国一直是自由贸易和多边主义的倡导者,且从其中获得了大量的经济利益,与本国经济形成良好的互动关系。除冷战与原苏联保持对抗之外,美国与世界其他国家基本上处于“和谐”状态,即尽可能将更多的国家纳入其主导的全球经济秩序框架之下,成为西化国家。然而,2007年金融危机爆发之后,美国一直未能寻找到新的经济增长点,或者说一直未能找到助力美国长期繁荣的增长点,更多的是临时性的或短期的要素在推动美国的经济增长。这也导致美国在国内政策上的摇摆或犹疑不决。除此之外,面对外部力量的崛起,特别是中国等新兴发展中国家利益的崛起,世界发展模式的多样化出现,导致美国模式或西方模式不得不处于大调整的边缘,美国对世界控制能力的下降导致美国越来越难以从不断变化的全球经济秩序中获得稳定的预期利益,特别是各种利益的相克相斥,使得美国在全球经济中能够攫取的利益越来越有限。此时,美国对外界“突如其来”的变化并没有足够的预期,正如美国智库评论道,“美国还没有准备好应对中国空前的经济崛起造成的混乱”。[1]
面对即将松动的美国霸权地位,特朗普和纳瓦罗呈现出的是某种紧张、慌乱和无措。当中国提出构建中美新型大国关系时,纳瓦罗派既不愿接受,又无路可走,就反其道而行之,以顺应民粹主义之名为由,以牺牲中美关系为代价,试图将中美关系强行置于对抗的框架之下以寻求解脱之道。在高喊“美国第一”“美国优先”的口号下,通过动用关税手段,对全球经济进行“征税”,尽可能从外部攫取最大利益。
然而,通过人为树立敌对关系,也难以给美国带来期望的结果,或许美国还要准备收拾世界经济秩序被干扰之后的残局。正如美国学者指出的:“为了挑战中国日益增长的全球经济影响力,特朗普对中国产品开始征税,虽然这些措施可能有助于减少美国对中国的贸易逆差,并且可以暂时安抚美国工人,但在建立更公平、更可持续的贸易关系方面,这些措施几乎不会起到什么作用。”大部分经济学家警告称,包括美国对进口钢铁、铝征收的关税在内,各种关税正在干扰全球供应链,阻碍投资及企业招聘活动,目前这些措施带来的代价已经开始显现。
纳瓦罗派并不是不清楚自己在说什么、在做什么,纳瓦罗故意以偏激的方式发出种种言论,以一厢情愿的方式“改造世界”,恰好说明美国现在并没有什么治世良方。面对当今复杂的格局,一股脑地将一切过错推给别人、以传统的零和思维方式,以谩骂他人的方式,甚至罔顾事实、罔顾常识、罔顾科学,试图将他人吓到、吓退,这种简单粗暴的方式或许会起到某种作用,但是却并不能真正解决问题,美国终有要面对现实的一天,即思考如何与发展中国家和谐相助,如何与新兴大国和谐相处。正如华盛顿邮报在2017年2月17日发表的《会见“致命中国”的作者,特朗普在贸易上的亲信》援引美国前总统奥巴马领导下的经济顾问委员会主席贾森·弗曼的话,“美国经济面临的最大挑战和解决方案都来自国内政策”。“尽管国际问题和公平竞争环境都很重要,但中国不是所有问题的根源,对中国采取行动也不是所有问题的答案。”
历史不可能倒退,也不可能被个人所绑架。“纳瓦罗现象”是美国特殊历史时期出现的一种怪现象。纳瓦罗本人作为当前美国对自己、对外部摇旗呐喊的小卒,注定有其过渡性,或者特殊功用,我们不应为纳瓦罗的言辞和做法所蒙蔽。当这一历史时期过后,美国将进入自我反思阶段,纳瓦罗现象也终将成为历史。当国际社会和美国人民说出“再见,纳瓦罗”之时,可能也是美国回归理性和现实之日。笔者相信,应该不会让我们等待太长时间。
本书的研究和写作得到了中国社会科学院谢伏瞻院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家高端智库蔡昉理事长的亲切关心和悉心指导。本书是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家高端智库的集体创作成果,王灵桂研究员、赵江林研究员、张中元副研究员、谢来辉副研究员、王金波副研究员共同完成了本书的写作任务。王灵桂研究员负责框架设计和通稿工作。其余同志按照分工,分别承担了各章的写作任务。赵江林研究员除承担相关章节的写作任务之外,还负责课题组的统筹运转和保障工作。景峰同志及其国外智库研究项目组为本书提供了得力而详尽的资料支持。在此,特向百忙之中拨冗关心的各位领导表示衷心感谢,向毅然搁置手头任务,全力投入本课题组研究的同志们表示衷心感谢。
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家高端智库
纳瓦罗研究课题组
2018年10月15日
[1] 《与中国的难以捉摸的“更好交易”》,美国大西洋理事会,2018年8月1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