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2课 顷公中兴
俗话说:“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人有错误不可怕,重要的是认识到错误,浪子回头,痛改前非。在齐国历史上就有这样一位过而能改、知耻后勇的模范,他就是齐桓公之孙齐顷公姜无野,你想了解他的经历吗?
傲慢引事端
公元前599年,齐惠公死,其子齐顷公姜无野继位。
齐顷公想继承祖父齐桓公的霸业,但年轻气盛,傲慢不羁。公元前592年,晋国大夫郤(xì)克与鲁、曹、卫三国使者出使齐国,顷公对他们十分轻慢。听说四位使者都有生理缺陷,齐顷公之母萧同叔子便隐于帐后,偷窥他们觐见,并放声嘲笑,令四人怀恨在心。晋国大夫郤克发现有女人嘲笑侮辱他们,为之大怒,当场发誓,一定要报复齐国,一雪此辱。

齐顷公
公元前589年,晋、鲁、曹、卫四国联军大举攻伐齐国,双方在鞌(读ān,同“鞍”。今济南附近)展开了一场激战。战斗开始,齐顷公自恃兵力强盛,认为此战定能取胜,得意地对左右说:“我们姑且消灭了晋军再吃早饭吧!”马不披甲就向敌军冲去。由于齐顷公轻敌,结果齐军大败而逃。四国军队围绕华不注山(今济南历城区华山)追赶齐军三圈,齐顷公负伤,险些做了俘虏。幸亏逄(pánɡ)丑父与他更换衣服,才侥幸得脱。

华不注山
华不注山:即华山,又名金舆山、尖尖山,位于济南市东北、黄河之南、小清河之北的平原地区,海拔197米,是济南名胜“齐烟九点”中最高的山。
顷公中兴
鞌之战后,四国军队乘胜追击,眼看就要打到齐国都城临淄。齐顷公无奈,派国佐携带齐国灭纪时掳获的甗(yǎn)和玉磬(qìnɡ)去见晋军主帅郤克,要求停战。郤克不答应,一定要得到耻笑他的萧桐叔子,还命令齐国把田垅一律改成东西方向。国佐严词拒绝了这些无理要求,与晋军在袁娄(今临淄西)正式签订了盟约,齐国按约定交还所侵占之鲁、卫两国的土地,与晋结盟。
鞌之战后,顷公悔过自新,知耻后勇,励精图治。一方面,他吊问残疾,抚恤百姓,慰问烈士,奖励士卒,还开放自己游猎的园林,减轻赋税,放宽刑政,赈济孤寡;另一方面,他严于律己,七年不喝酒,不吃肉,不听音乐,不近女色。还采取了睦邻友好的外交政策,调整与诸侯的关系。这样使齐国国力很快得以恢复,当年大国的声威又逐渐树立起来,史称“顷公中兴”。
知识链接
逄(pánɡ)丑父与逢陵故城
鞌之战中,逄(pánɡ)丑父是齐顷公的车右(负责警卫)。两军激战,结果齐军大败,晋国追赶齐军,绕了华不注山三圈。逄(pánɡ)丑父见势不妙,和齐顷公互换了位置和衣服,假装齐顷公。快要到达华泉的时候,骖(cān)马被树木绊住了。由于前几天逄(pánɡ)丑父睡在栈车里,有一条蛇爬到他身边,他用小臂去打蛇,小臂受了伤,所以他不能用臂推车前进,结果被晋军将领韩厥追上。逄(pánɡ)丑父赶紧要齐顷公下车,假装到华泉去取水,借故逃走而免于被俘。韩厥献上逄(pánɡ)丑父,晋军主帅郤(xì)克一看是假齐顷公,要杀死他。逄(pánɡ)丑父喊叫说:“从今以后再没有代替他国君受难的人了,有一个在这里,还要被杀死吗?”郤克说:“一个人不怕用死来使国君免于祸患,我杀了他,不吉利。赦免了他,用来勉励侍奉国君的人。”于是就赦免了逄(pánɡ)丑父。齐顷公也很仗义,逃脱后想去救逄(pánɡ)丑父,在敌军中三进三出,没有得手。齐顷公只得从徐关退到临淄。据宋代《太平寰宇记》记载,逄(pánɡ)丑父回到齐国后,齐顷公为奖励逄(pánɡ)丑父,将逢陵封给了他。逢陵,春秋战国时为齐邑,汉代以后又名於陵。

杨古城遗址
逢陵故城遗址现位于淄博市周村区王村镇东南,遗址上分布着五个村庄,即张古城、栾古城、曹古城、杨古城、沈古城。
课外拓展
“傲慢轻人惹祸端,轻狂出战败阵前。励精图治振齐国,赢得天下人人赞。”齐顷公是知错能改的典范,你还能找出此类典型吗?与同学交流找到的典型,谈一谈自己的感悟。

本课参考资料:《齐文化发展史》、百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