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一节 国内莎士比亚生平研究概述
“在所有的域外文学家、戏剧家之中,莎士比亚是被中国人研究得最多的外国作家”[5],不断涌现的莎学研究成果、莎士比亚戏剧演出、戏剧节等体现了国人对莎士比亚的热爱。然而,直到20世纪80年代,国内才出现了国人自己写就的莎士比亚传记著作:或囿于文化与地域差异,国人无法接触到一手史实材料,无法挖掘莎士比亚一生中鲜为人知的经历;或莎士比亚戏剧作为全人类的财富早已使莎士比亚生平中的重重疑点微不足道;或有关莎士比亚著作权质疑的声音威胁到作家本人在世界文学中的地位,比如孙家琇就强烈批判所谓的“莎士比亚问题”,认为该问题“纯系无事生非”,“甚至还在扰乱我们中国人士的视听”[6]。总之,国人在莎士比亚进入中国之初并未以学术思维来系统探索莎士比亚生平事迹,直到20世纪80年代才有所改善。尽管如此,国内莎学家在莎士比亚生平研究方面还是取得了一定成绩。
目前,国内仅有邵雪萍2016年发表在《戏剧文学》上的《论20世纪前50年中国学者的莎士比亚传记书写》一文对20世纪前50年的国内莎士比亚传记书写进行了综述,将莎士比亚传记书写在20世纪前50年的情况归纳为以下几个发展阶段:筚路蓝缕的20世纪初、逆风而行的20世纪20年代、战时沉寂的20世纪30年代、思路新发的20世纪40年代、遇阻困顿的20世纪50年代。而考察的文献则主要包括王国维于1907年刊登在《教育世界》上的《莎士比传》一文、周越然在《莎士比亚》一书中对莎士比亚生平的概述、李慕白在《莎士比亚评传》中对莎士比亚的评述、佘坤珊的《莎士比亚性格》、莫云在《莎士比亚的故事》一书中对莎士比亚生平事迹的介绍。[7]该文为我们了解早期国内莎士比亚生平研究情况提供了材料。但国内还未出现莎士比亚自传入中国至今的生平研究综述研究,因此,本书在研究英语世界莎士比亚生平研究之前,首先对国内研究情况尽可能地进行详尽的梳理与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