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弁言
自2009年始,在中大开设《诗经》课程,迄今恰满十年。
此前,未曾开过《诗经》课,于《诗经》学亦无甚研究。
首次开课,基本采用现代通行讲法,文学的,文献的。
2010年再次授课,始逐步彰显《诗经》之经学意义及古典学意义。
清儒皮锡瑞称“《诗》比他经尤难明”,信哉斯言!
揆诸经籍,始明“经禀圣裁”“以三百五篇当谏书”之深义!
古今一理,月映万川。
三年前,即着手整理旧稿,编撰讲义。
起初非为出版,而重在梳理思路,整顿文献。
本欲撰成通俗读本,未料大量古籍原文不忍删弃,终而成此模样。
然于大学生甚或研究生而言,讲义之“学术性”依然有必要保持。
“诗经讲义稿”之书名,确乎有意与傅斯年先生原著重合。
非为攀附,一续中大《诗经》课之因缘,一见二稿立意之不同。
书稿之撰作,感谢听讲诸君之质疑问难,促我修正反思。
切磋琢磨,教学相长,于师生而言,诚为幸事!
感谢资深教授冯达文先生之催促提携,不然或许仍在拖延。
承蒙哲学系允准纳入“中大哲学精品教程”系列,曷胜荣幸!
感谢中国社科出版社孙萍女史之专业意见,使拙稿避免了一些差错。
衷心期待读者诸君之郢正赐教,在下不胜感激!
周春健
戊戌荷月于中大“习之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