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村镇文化景观整体保护与扶贫策略研究:以山西“三河一关”20个古村镇为中心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一章 汾河流域古村镇

第一节 汾河流域古村镇的形成、发展与社会变迁

汾者,大也。汾河古称“汾”、“汾水”或“汾川”,是山西境内第一大河,黄河的第二大支流,山西的母亲河。自古以来,汾水一线水源充沛、土壤肥沃,优越的自然生态环境使这里成为农耕文明的重要发祥地,孕育于农耕文化土壤上的原始聚落经过奴隶社会、封建社会的发展,结构形态不断完善,文化内涵不断丰富,特别是明清时期,随着晋商的兴盛,汾河两岸形成了一批规模大、人口稠密、独具地域特色的古村镇。近代以来,在全国持续的战乱、社会动荡和颠覆性革命运动的影响下,汾河流域古村镇经历了挫折与发展并存的关键时期,推动了古村镇的演变。目前,汾河流域共有39处被评为国家级、省级的历史文化名村镇,从北至南分布在太原、晋中、临汾和运城四个市区,是山西省古村镇数量最多、跨越面积最大的地区。总体看来,这些古村镇的传承与保护工作成绩显著,但是仍然有许多文化遗产丰富、具有珍贵价值的古村镇保护效果不佳,陷入传承与发展的困境。汾河流域古村镇的保护工作要立足于统筹兼顾、因地制宜的基本思路,将保护、建设、发展三者结合起来,使之有利于古村镇的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