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气艾灸祛寒湿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灸法不同,功效也不同

艾灸法分艾条灸和艾炷灸。艾条灸有温和灸、回旋灸、雀啄灸等不同种类,艾炷灸则有肤灸(直接灸)、隔物灸(间接灸)之分。不同的灸法,其治疗作用各有特点。

┃艾条灸:刺激温和,最常用

艾条灸就是将点燃的艾条悬于穴位或病变部位之上进行熏熨。艾火距皮肤一定的距离,施灸的时间一般为15分钟左右,以灸至皮肤温热出红晕,又不至于灼伤皮肤为度。艾条灸根据其具体操作方法的不同,可分为三种。

温和灸

方法:将艾条点燃,在距穴位或患病处上方2~3厘米处进行熏烤,使所灸部位有温热感,又不至于灼痛。

一般每穴应灸15分钟左右,至皮肤稍有红晕即可。

适用病症: 适合大多数病症。

回旋灸

方法:将艾条点燃的一端与施灸部位保持一定的距离(距皮肤1~3厘米),均匀地向左右方向移动,或反复旋转进行,以局部出现深色红晕为宜。

适用病症: 回旋灸能够带来大范围的温热刺激,因此比较适用于五官科、妇科疾病及风湿、神经麻痹等病症。

雀啄灸

方法:艾条点燃的一端与施灸部位皮肤之间距离不固定,而是像鸟雀啄食一样,一上一下地移动,使被灸部位获得较强的温热感。

适用病症: 雀啄灸的热感强于温和灸与回旋灸,具有温阳起陷作用,多用于灸治急性病、昏厥等需较强火力施灸的疾病以及比较顽固的病症。

温馨提示

艾灸过程中要时刻注意艾条的燃烧情况,适时弹掉艾灰,防止艾灰落下烫伤皮肤。

雀啄灸时要控制好艾条与皮肤的距离,通常不要小于1厘米,也不要大于 3厘米;控制好上下移动的节奏,近距离停留1秒钟,或以能忍受为度,远距离停留约2秒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