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举荐魏延
“那依思远之见,此次讨伐东吴之将领,究竟应由何人担当呢?”
蒋琬目光炯炯地看向思远,轻声询问道,有所期待。
此时的蜀中,能够胜任统领一军之大任者,掰着手指头数也不过寥寥几人罢了。
以蒋琬对这些人的了解程度,心中多少也有些猜测,但还是想听一听诸葛瞻的看法。
只见诸葛瞻略作思索后,郑重答道:“镇北将军、都亭侯魏延,此人勇武非凡且智谋过人,深谙兵势之道,若遣他领军征伐吴国,必能有所斩获。”
魏延,这位蜀汉大将,确实也能让人由衷的心生钦佩之情。
在蜀汉中期,是独一档的存在。
魏延一生忠心耿耿效忠于蜀汉政权,但是结果却是令人唏嘘不已。
他没有战死沙场,马革裹尸,而是深陷权谋之争,落得个被诛灭宗族的凄惨下场。
更为甚者,他还被冠之以谋反的罪名,致使声名狼藉,遗臭万年。
这般结局,可谓杀人诛心
其实,在诸葛亮临终前留下的遗言当中,原本是命令杨仪率领大军撤回汉中,同时赋予魏延自行决断是否撤退的权力,可以选择退兵,亦可以选择继续作战。
只可惜这一安排未能得到妥善执行,终酿成一场无可挽回的悲剧。
实际上,根本不存在诸葛亮留下锦囊指示斩杀魏延这一说法。
在诸葛亮心中,魏延一直都是蜀汉忠心耿耿,骁勇善战的杰出将领。
每逢出征,诸葛亮总会委以魏延阵前大将之职,赋予其有谏军之论。
倘若诸葛亮真的担忧魏延存有反叛之意,绝不会如此行事。
事实上,一切的起因在于杨仪未能谨遵诸葛亮的临终遗言。
杨仪,妄图成为继诸葛亮之后掌控蜀汉大权,威震朝野之人,欲要让魏延对其言听计从。
然而,魏延性格刚烈,自然不肯屈从于杨仪。
就这样,两人之间产生了激烈的矛盾和冲突,但起初也仅仅局限于口舌之争罢了。
杨仪深知魏延在军中拥有极高的威望,唯恐日后会反制于他。
杨仪决心先声夺人,诬陷魏延怀有谋逆之心。
以此掌控整个军队的言论,各部纷纷响应杨仪对魏延展开镇压行动。
最终,魏延惨死于马岱的利刃之下。
事已至此,局面已定,即使魏延原本并无谋反之意,事后也百口莫辩,无人喊冤,不得不背上这叛逆之名。
魏延无反之事实,那么反的便是全军
魏延谋反,也就此盖棺定论。
“魏延确实是一把利剑!但剑开两刃,若有人持着,可一往无前,若是无人把持,以其急功之性,恐会过犹不及。”
“若是再辅于王平策应,一缓一急,那就是恰得其法了。”
诸葛亮接过话述,相较而言,两人配合在一起,那才是最好的。
“奇袭,本就是一种急于求成之举,臣仍然觉得,由魏延独自统领讨伐吴国的大军,方为上策。”
诸葛瞻一脸坚定地再次表明自己的观点。
伐吴这场战争,只能够取得巨大胜利,一举奠定蜀汉的优势地位。
若此次征战仅仅夺得一两个郡县,对于整体局势而言,可谓杯水车薪,根本无法解决实质性问题。
与如今的蜀汉慢性死亡没有任何的差别。
可以说,这一战乃是蜀汉孤注一掷的破釜沉舟之战。
一时间,宽敞的大殿内再度陷入死一般的沉寂当中。
刘禅端坐在主座之上,眉头紧锁,目光在诸葛亮和蒋琬之间游移不定。
而此刻的两人,也是各有忧虑。
诸葛亮轻挥羽扇,面色凝重,深邃的眼眸里闪烁着复杂的光芒,显然内心正在激烈地权衡利弊。
而一旁的蒋琬同样沉默不语,暗自思忖着各种可能出现的局面。
哪怕是伐吴在战略上和谋伐上,都是完美的。
但也要执行者给力才行。
经过一番心底挣扎之后,刘禅终于下定决心,猛地一拍桌案,高声说道:“好!既然如此,那伐吴的主将一职,就交由魏延担任。”
他的声音在空旷的大殿中回荡,显得格外响亮。
他也是第一次,说的如此的掷地有声。
听到这个决定,诸葛亮的身体微微一颤,眼中闪过一丝犹豫之色,但最终还是没有开口反对。他缓缓低下头去,轻轻叹了一口气。
是福是祸,他也难以预料。
只是这样激进的战略,与他一直秉承的稳健而背道而驰。
对于兵伐战事,几人一直谈论至了深夜。
“相父,夜已深,不如留于宫中休息吧。”
大殿门前,刘禅挽留道。
“陛下圣恩,老臣惶恐,但礼节不可废,战事已缓,老臣自去便可。”
诸葛亮躬身一礼,而后告退。
“臣等告退!”
蒋琬、诸葛瞻也齐声道,转身,跟上了丞相的步伐。
雨夜茫茫,一切都被掩藏在了黑暗之中。
今夜的密谋,也被隐藏暗中。
丞相的步伐走到很慢,给人一种瞻前顾后之感,没有少年人的那种魄力所在了。
“公琰,今夜的决策,真的是对的吗?”
突然,诸葛亮的身子制止了。
现在冷静的细想后,诸葛亮还是觉得十分伐不妥。
蜀汉已无退路了。
只能一条道走到黑。
非他优柔寡断,而是蜀汉经不起这一败。
他凡事都是谋定而后动,总能立于不败之地。
“对,我相信思远就是上天派来助我蜀汉的。”
蒋琬点了点头。
蜀汉,是要变一变策略了。
“三国之争,在于利益,伐吴,也并非不可与魏方面联盟。”
诸葛瞻又说道。
曹魏的内部,也并非是铁板一块。
起码司马老贼,不敢在此时机,立下灭国之功。
狡兔死了,那么走狗也该烹了。
在此时段,不止是蜀汉人才亏空,曹魏那下老辈的能人也相继凋零了。
而后辈有才能者,还未展露头角,也是面临一个人才相对匮乏的时间段。
所以哪怕魏帝,对司马懿保持有警惕之心,但也不得不用的地步。
而司马懿也正是知此,才一直把局势控制在一个微妙的平衡之中。
诸葛瞻也是基于这样的外部条件下,才对伐吴有如此的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