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1970,医路辉煌!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6章 救人,给老李家长脸了!

小手术操作完毕,二串他爹连连感谢,又拉着医生的手好一番询问。

“李中专,我儿子回去养着就会好起来,对吧?不会留下什么后遗症吧?”

“放心吧,没什么大问题,可以把人抬回去了。”

二串他爹呲着一口黄牙,终于露出了笑容。

“得嘞,要的就是您这句话!感谢感谢,我们全家人都要谢谢你啊!”

“陈中专,这医药费怎么算呀?说实话,我们贫苦人家拿不出太多的钱……”

二串他爹搓着手,一脸的尴尬。

他心里也清楚,刚刚那些医药品肯定都是昂贵货,搞不好只有市级医院才有。

那会儿儿子做手术的时候,他都做好倾家荡产的准备了。

怎么着也得把医药费给付上了,实在付不上,欠着慢慢还也行,好歹儿子一条命是保下来了。

一旁看热闹的村民们也都窃窃私语。

“看这些东西就不便宜啊,我听城里人说过,做手术花费大着呢。”

“普通人哪敢做手术啊,得了大病就得等死,穷啊!”

“对了,我可是听说渊明县卫生院做个阑尾小手术,都得花100元呢。”

李宪华心里有些无奈,手术花销当然很大呀,毕竟消耗了医疗器材和药品。

这要是搁在21世纪,门诊最简单的处理操作,怎么着也得大几百,再开一袋子药回去,妥妥上千。

大型医院都讲究一个创收,钞票那是哗啦啦的流。

更别说那些胃癌根治术,心脏支架术等,大几万的手术费填入医院口袋,就跟洒了洒水没什么区别。

可这是70年代,家家户户都贫苦成这样,他真是不好开口要医药费呀。

“叔,您就看着给点呗,意思一下就成。”

“我这些药品器械都是红星医专提供的,多亏了医学院帮忙呢。”

“我也不是靠着这技术发财,你也别太心里过意不去了,看着给吧。”

李宪华虽然秉承着大医精诚的原则,为患者服务的理念,可他并不是救世主啊,免费医疗是绝对不能采纳的。

一旦撕开这个口子,后面自己就只能哑巴吃黄连,有苦难言。

大把大把的患者找上门,要求你免费服务,你能怎么办?

你给他免费了,能不给别人免费吗?

象征性的微薄回报,这是必须要有的,某种意义上,这也平衡了因果。

李宪华此话一出,二串他爹心里颇为感动,当然也吃了一颗定心丸。

“行,李中专,那我就聊表心意了,三天后换药,我郑重向您表达感谢。”

“这次来的匆忙,没带什么谢礼,您千万别介意啊!”

李宪华随意摆摆手。

70年代的村民普遍朴实,心也善,但也是实打实的穷啊。

李宪华再次交代了一下医嘱,二串他爹才招呼人把病人抬回家里去了。

抬走的时候病人已经睡得昏昏沉沉,麻药药效还没过,感受不到疼痛,病人也能好好睡个觉了。

把所有人打发走了之后,大姑姐朝着李宪华竖起了大拇指。

“牛!我大侄子不愧是中专生!手术你都做得了了,厉害呀!”

奶奶憔悴的面庞难得扯出了一个笑容。

“大孙子!你是个有出息的!你爸之前说的好,种地、挖煤都不是什么好路子,唯有读书才能改变命运。”

“你给咱们老李家长脸了,你爸妈在天上看着也开心!好好好!我大孙子好样的。”

弟弟妹妹也拉着哥哥的衣角,一脸的崇拜。

“大哥,我们长大了也要当医生,你刚刚救人的样子也太帅了吧?”

“大哥太厉害了!”

两个孩子抱着哥哥的大腿,阴霾的家庭终于有了一点点爽朗的笑声。

李宪华摸了摸弟弟妹妹的头。

“有志向是好,但是也要加倍努力。”

“穷不怕,苦不怕,只要毅力不倒,坚定目标,就没有什么能够打败我们。”

“嗯,我们都听大哥的,大哥就是我们的榜样!”两个孩子眼里闪烁着星星。

……

次日一大早。

李宪华起床就发现大姑不在了,里里外外也没见个人影。

而他从奶奶口中得知,家里还有两亩水田的稻谷没有种上去,7月份正好是二茬秧苗入地,可得抓紧了。

大姑天还没亮就去帮忙种地了,说什么也要把秧苗全部插完,这样才能安心回婆家。

李宪华得知这情况,心里不是个滋味,大姑没享过一天福,过的本来就苦,现在还要背负他们一家子。

如果活都让女人干了,那他这个大老爷们有什么用?脸上不臊的慌?

李宪华小跑着朝田地那边赶去,弟弟妹妹就跟在后面。

“哥,快到了,再跑过前面两个田埂,就是咱们家水田了。”

“快看,姑姑在那里!”

阿明伸长了胳膊往前面指,李宪华抬眼就看到了大姑的身影。

苍凉、单薄,佝偻着背往田里插秧,清晨的阳光洒在她身上,散发出一种质朴的美。

“大姑,别插了,快过来喝口茶缓缓,吃口窝窝头!”

李宪华朝地里面喊,招呼着大姑姐上来。

说话间,他卸下背篓,脱掉鞋子就要跳到水田里去插秧。

就在这时,远处村长李立民大声呼喊起来。

“阿华,大事不好了,你家地里的红薯前几天夜里被人刨了,啥也不剩下了。”

“你快去瞅瞅吧!”

啥?

村长这话犹如晴天霹雳,刚跳出水田的大姑姐顿时涌出满腔怒火。

哪个天杀的干的?

弟妹刚过世,留下孩子老人多可怜呀,还有人这么缺德?

就因为最近办丧事呢,没空搭理田地,这么快就被人盯上了!真够鸡贼的。

没来得及插秧,一伙人匆忙赶到了红薯地。

一亩红薯地,被挖的渣也没剩下了,这年头又没什么监控,一时半会肯定也查不出源头。

一想到后半年没有红薯吃了,又得饿肚子,两个孩子哇的一声就哭了出来。

大姑恨得咬牙切齿,但也着实无能为力。

村长连连叹气:“哎,可惜了!”

“大家都忙着救援,后来又要办丧事,没太注意到这边,便宜了那伙贼人。”

“阿华,你家要是实在不够吃了,过几天叔家里挖了红薯,给你送去半袋子。”

“总归不能让娃们饿肚子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