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处理情绪,再处理事情
情绪是什么呢?先说说我作为精神科医生的体验。
记得很多年前的一个下午,在看完数个初诊后,一位母亲带着孩子进来了,她是从外地来沪的,一会儿看完病还要赶车回去,因此可能对候诊时间太长非常不满,一进诊室就对医院的管理进行了一番气势汹汹的指责。等她离开后,因为后面还有很多患者在等待,我来不及察觉和处理自己的情绪,就继续投入后续的门诊工作中。但是门诊结束后,我就像个突然泄气的气球,一下子变得很沮丧,之前因为有“不能影响工作”这个自我要求,我在潜意识里一直压抑着自己的这部分感受,也没有意识到它对我的影响。但一旦门诊结束,压制我的“红线”消失了,在松懈下来时,先前压抑的很多负面情绪就都突破防线一股脑地涌出来。晚上八点回到家,我晚饭也不想吃,也不想跟家人说话,只跟他们说有点累,就直接上床休息了。家人看我的样子没有细问,而我却在自己的房间里辗转到天明都没睡着。
这种情绪一直持续到第二天。早上上班的时候,我的情绪还是很低落,觉得手头的好几件事情都很难处理,更主要的是即使知道那位家长的话不过是导火线,或许也只是她的气话,但引发的各种负面情绪还是会让我觉得自己的付出没有什么意义,控制不住地感到不开心。
那天早上,我找同事和好朋友说了这种感受,告诉他们自己感觉很不好,脑子里挥之不去的全是负面的想法,并且开始自我怀疑。同事和朋友给了我支持和鼓励,并和我分享了他们类似的遭遇和处理方法,让我感觉自己并不是孤身一人。晚上回到家后,我和家人也聊了最近门诊时的遭遇以及这件事给自己带来的感受,比如对一些事情的愤怒,对家人的愧疚。我知道有些想法家人或许不能理解,只是我个人的视角和感受。家人当时说了什么其实我已经不记得了,印象中他们只是提了一些“普通”建议,比如早点睡觉,周末一起出去玩,但也始终没有对我指责和抱怨。倾诉过后,我如释重负。
那天晚上我睡得特别好,第二天醒来心情释然多了,我在记事本中写下了这样的一段话:陷入负面情绪(不管是内在压抑还是外在表现)的时候很难集中注意力,认知(对事情的看法)也会发生扭曲,比如只会看到悲观消极的一面,想法会比较极端,应对事情也容易僵化,失去原有的弹性和灵活性等等。因此事情坏的方面会被放到很大,而好的地方很难被看到,就像钻进了牛角尖,感觉非常的无力、无助。而情绪一旦表达出来,并且被看见、被接纳、被理解、被支持,情绪就流动起来了,就像堵住的小河一下子被疏通,原本纠结的事情,好像不是那么“过不去”了。即使事情还是那个事情,原来的困难仍然存在,但当我们的感受被理解之后,我们就拥有了新的视角,也获得了应对问题的力量。
我是成年人,并且是专业的“情绪处理工作者”,在情绪波动时,尚且需要时间、技巧和外界的帮助才能修通,那我们的孩子和家长呢?当一个家长,不知道或者不认可情绪养育的重要性,用自己曾经被对待的方式或者自认为“对孩子好”的方式对待孩子,却常常碰壁得不到期待的回应时;当一个孩子,从小到大为了照顾父母的情绪和完成父母的期待,需要隐藏和压抑自己的真实情绪,而真正的感受得不到理解时……真实的情绪并不会因为控制或压抑而自动消失,情绪流动的通道阻塞了,它也许会隐蔽在某处伺机冲出重围,或者迂回扭转发酵变形,但最终都会以更剧烈的、更有伤害性的形式展现。我们在生活中看到的亲子关系的裂痕,父母的愤怒和无力,青春期孩子的叛逆、厌学、游戏成瘾等各种行为问题及关系问题,成年后没有勇气和方法去应对生活、应对关系,对原生家庭责怨,乃至自伤自杀……这些问题可能都与从小情绪没有被好好照料有关。
先处理情绪,再处理事情,这是“高情商”的表现。所谓高情商不是一个人多么会社交、会说话,在人际场合八面玲珑,而是拥有情绪管理的能力。情绪管理能力既包括一个人能够觉察、识别和接纳自己的情绪,也包括能够觉察、识别和接纳别人的情绪,并采用健康有效的方式调节情绪。研究发现,情绪管理能力对一个人生活质量的影响远大于智力。有情绪管理能力的孩子不仅学业成绩方面更突出,他的身心健康水平,将来的职业成就以及婚姻、家庭和幸福感水平也更高。作为医生,我们见过太多学业优秀的孩子走进诊室,也见过不少在危机情绪左右下发生的家庭悲剧。情绪管理能力的缺陷对孩子的影响甚至会贯穿其一生,即使长大成人,即使成为社会精英,即使没有走进诊室,但他们在自己的真实生活中仍然感到空虚,囿于自己的社会面具,不敢表达和展示真实的自己,也找不到生活真正的价值和幸福。
根据生物社会理论,一个人的情绪健康受生理和环境因素共同影响。生理因素包括遗传、子宫内的因素、天生的气质、幼年或成年时期因身体受伤导致的对脑部发育的影响,以及早期学习经验对脑部发育和功能的影响等,这些生理因素不良的话,可能会造成一个人对不良情绪的易感性,主要表现为平时的情绪基调非常强烈而负面,对情绪刺激很敏感,对情绪刺激的反应很强烈,以及一旦情绪被激发就很难恢复等特征。从社会层面来讲,社会环境特别是家庭照顾环境对孩子的情绪也有非常重要的影响。一个生理脆弱的孩子可能在支持充足、配合度高的家庭环境中发展出情绪快速复原的能力。然而,相反的状况也有可能发生。如果家庭情绪养育方式不良,比如家庭不认可情绪且家庭环境里没有适当表达情绪的模仿对象,强化激发情绪的家庭互动模式,家庭照顾者的教养方式和孩子的性情不匹配等,那么一个生理不那么脆弱的孩子也有可能出现情绪失调和行为失控等情绪方面的问题。
我们知道,对于人类来说,情绪的主要功能是沟通。在一个良好的家庭情绪养育环境里,任何情绪体验都会得到接纳。比如,孩子回家后告诉父母自己在学校被老师批评了,父母会回应“难怪你看起来很不开心”,然后安抚孩子并协助其找出原因,而不会说“你到底又做什么坏事了”。在良好的情绪养育环境里,成人会试着让孩子或帮助孩子说出自己的感受、看法,再诚恳地回应,并根据孩子的情绪表达调整自己的行为方式。他们把孩子的情绪表达作为重要的沟通方式,通过精准而及时的回应来确保沟通渠道的畅通无阻。在这样的家庭环境里,孩子能识别自己的情绪,感受到自己的情绪得到了接纳和认可,懂得区分自己和别人的情绪,也能学会健康的情绪调节方式,并从中获得极大的满足感。
相反,当孩子的情绪在养育环境里不被认可时,他们可能会尝试用更强烈的方式(大喊大叫、行为失控等)再次沟通,养育者如果持续不理解或者不相信沟通的内容,双方的情绪都会逐渐升级,最后的沟通结果不是一方情绪濒临崩溃、另一方决定妥协,就是一方直接关闭沟通渠道,这都会强化不良的家庭沟通模式。要么不回应,要么回应得太激烈,孩子在这样的环境里很难健康地表达自己的情绪,这种沟通模式也会成为滋生情绪问题的土壤。在这样的环境里,负面情绪(如痛苦的体验)被轻视或忽视,并被归因于性格弱点,如不够努力、太脆弱、不够勇敢;即使是正面情绪也会被鄙视,如取得成功时表达开心被视为太容易骄傲自满。表达情绪可能会被惩罚,而极端的情绪和失控行为却时不时地被强化(家长可能为了避免冲突而最后妥协,满足孩子的要求)。长期在这样的环境里,孩子没有被教导如何描述自己的情绪,也没学会调节情绪,他们只能忍受痛苦,要么过度压抑,要么完全失控。因为情绪得不到认可,也就无法获得有效回应,这种情绪养育模式也意味着切断了情绪的沟通功能。
情绪需要一个出口,需要有人在那里,看见它,并稳稳地接住它。心理治疗师常常会跟家长说:你可以试着问问自己,当你在孩子这个年龄的时候,如果处在孩子类似的状态里,你希望自己如何被对待?希望周围的人为你做些什么,说些什么?青春期的孩子对父母的抱怨和对抗会让父母感受很不好,觉得孩子不听话,觉得自己不称职,感到无助、无力。但是从另一个角度来讲,有对抗,有抱怨,说明你们之间还有沟通,说明在孩子的眼里,家还是一个可以表达自己感受和挫折的地方,他还抱有希望。如果这时候作为父母能够接住他的情绪,他就能从父母这里获得力量去找到处理问题的办法。反之,如果父母总是忽视或否认孩子的感受,那么孩子可能就不再想表达了,亲子之间真正的沟通渠道也就关闭了,这可是比“对抗、顶嘴、抱怨”严重得多的情形。
因此,在家庭中创造一种积极的情绪氛围是非常重要的。然而,这种氛围的产生不是靠运气,也不会是偶然的,而是需要学习。想要实现孩子身体、心智、情绪的健康成长,家长有必要学习情绪养育的方法,掌握一定的知识和技巧,营造一个能够互相提供情绪价值和情绪支持的家庭环境。
在后续章节中将分别介绍家长和老师需要掌握的情绪教育知识和技巧。第一章“我们都有哪些情绪?”和第二章“情绪都和哪些因素相关?”中,详细介绍了儿童青少年常见的各种情绪,以及情绪对身体、行为、社交等方面的健康发展和对社会生活的影响。第三章“不同阶段的情绪养育技巧”和第四章“情绪养育小技巧”介绍了一些可以帮助孩子有效进行情绪识别、表达和管理的方法。青少年时期也是情绪疾病和心理危机高发的阶段,家长和老师需要做好识别和必要的干预工作。第五章“情绪危机的识别”和第六章“寻求帮助”就详细介绍了儿童青少年心理危机的识别、干预和专业帮助资源,以备不时之需。希望读者可以借助这本书,帮助孩子更好地应对生活中的压力和挑战,避免负面情绪的影响,增强自信心和独立性,有效地进行情绪管理和发展。
养育孩子不易,我们不能只养育身体,还要养育孩子的内在生命。我们相信,通过在家庭和学校中开展科学适宜的情绪养育,可以进一步强化亲子之间的纽带,帮助每个孩子拥有更为健康、积极、快乐的成长体验;帮助家长和老师有效地应对儿童青少年养育中的很多问题,为儿童青少年的身心健康成长打下坚实的基础。
情绪养育是需要学习的,也是可以学会的。越早学习,我们从中受益也越多。有一句话是这么说的:“种一棵树最好的时间是十年前,其次是现在。”如果我们错过了最佳的时间,没关系,只要愿意改变,现在开始也不晚。就让我们从此刻出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