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水青山的国家战略、生态技术及经济学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3.1.2 能源系统转变的驱动因素

驱动能源系统转变的一个主要原因是GDP增长与温室气体排放的“脱钩”。气候变化是对全人类生存发展的一个挑战,它影响着世界各国的水安全、粮食安全、能源安全、环境安全,乃至国家安全。中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美国作为最大的发达国家,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最大的温室气体排放国,他们的碳排放与GDP增长都在逐步脱钩。

美国布鲁金斯学会在2016年12月发布报告,如图3.3显示,2000—2015年全球GDP增长与碳排放增长的关系。2000—2005年,两者紧密联系;2006—2009年,紧密度降低;而到了2013年之后,两者相关性出现显著变化,2014年和2015年,全球GDP依然保持显著增长,而碳排放却基本没有增加。同时,这份报告显示,美国在过去的15年中就已经出现这样的脱钩现象(图3.4),除了2007—2009年的短暂经济衰退,实际GDP保持在一个持续增长的路径上;2000—2007年的碳排放增长缓慢,已显露与GDP增长脱钩的趋势;2007年之后,这一趋势更加明显,实际GDP增长持续,但碳排放在局部年份上升的情况下保持了下降的总态势。

图3.3 自2000年起世界GDP与CO2排放的关系

图片来源:国际能源署官网www.iea.org;数据来源:世界经济展望数据库,2016

图3.4 自2000年起美国GDP与CO2排放的关系

图片来源:国际能源署官网www.iea.org;数据来源:世界经济展望数据库,2016

另外,2015年通过的新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SDGs),即“2030年议程”的一部分,将能源发展作为人类发展和繁荣的关键一环,首次确立所有人都能享受可靠、可持续的现代能源的目标。这些主要依托于技术的改进,如太阳能和分散式供电解决方案成本不断降低,照明和电器成本更低,效率更高,与数字移动平台相结合的新业务模式等,都增加了解决问题的方案的数量。印度、印度尼西亚等发展中国家电气化率逐年增加(图3.5)。

图3.5 发展中国家电气化率不断增加

图片来源:国际能源署官网www.iea.org;数据来源:国际能源署,2017

最后,驱动能源转变的因素还在于其与水安全、气候变化等的关联性。能源与水是相互依赖的,从提供冷却到发电厂、灌溉作物到生物燃料,多个阶段的能源生产与发电都会使用水;而另一方面,提取和输送不同用途的水都需要能量,在废水返回到环境之前处理废水更是需要能量。水与能源相互依存,而其管理系统却独立开发与调节,其联系的复杂性需要协调一致的管理方式。图3.6显示了美国2011年能源和水流动情况。

图3.6 2011年美国的能源—水流动情况

备注:1库德=1.055×1018焦耳,1加仑=3.79升;图片来源:美国能源部;数据来源:美国能源部,2015

同时,在应对气候变化和能源安全的大背景下,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都在推动低碳化发展道路,大力开发核能、水力、风能、生物能源等清洁能源已成为趋势。美国在协调能源安全和气候变化的关系上主要注意到,国家进口石油等能源,在保证不危及国家安全的前提下,不能使气候恶化;发展混合动力车、生物质能源等都是趋向提高国家的能源安全,同时对气候变化影响不大;发展光伏、核能、建筑节能以及进口天然气等,对气候变化有积极影响,且不会对能源安全造成消极影响(图3.7)。

图3.7 能源安全与气候变化的关系

图片来源:美国能源部;数据来源:美国能源部,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