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 更公平的信用体系
最公平的信用体系,是无须信用。
“信用”这个词已经包含着极其丰富的内涵。它可能是人类的认识中最为复杂、最难以捉摸的概念之一。
如果深入信用的本质,简单地说,信用就是对某个主体未来的兑现承诺能力的评估。
信用的计算基础就是交易或抵押历史,其简单表征是账户余额。
从宽泛意义上讲,信用就是利用和目的相关的一个账本或多个账本推算出的兑现能力。
数据越完整、越准确,其评估就越公平、越客观、越容易取得共识,从而降低信用的转化成本,提高信用的价值以及应用范围。
以抵押贷款为例,抵押就是把可变现的固定资产作为承诺兑换为流动货币的过程,这个过程最危险的是重复抵押,最大的风险是固定资产的未来价值巨幅折损,而降低风险的核心在于数据的共享能力。
以支付宝的花呗为例,花呗是利用用户的历史消费行为估算未来的偿付能力建造的小额贷款模型,也就是信用卡的模型。
以众筹为例,众筹是直接将产品的未来价值呈现给未来的消费者,从而建造可以实现的能力的过程。
以ICO(6)为例,这是一个把市场作为抵押物的新型股权模型,是新的企业融资方式,其固有的缺点在于,ICO多以发行某个链上的虚拟货币为前提,进行募资。单一的链需要建造特有的价值体系,也就是一个分割的市场空间,这样一个内敛市场是否具备足够的发展空间始终是个风险。一个业务交叉同时又相互分裂的市场,必然导致货币体系的无序分割,很难推进某个货币市场的繁荣。初期,很多ICO项目变成了新的庞氏骗局,也就是利用虚拟币交易市场炒作价值,吸引投资者,然后兑现退出。此类事件的多发,导致整个市场对币化的区块链项目产生质疑。
综上所述,信用在现代意义上,就是如何利用历史数据进行建模和分析的结果。有了区块链的应用会让这样的建模和分析具备更加普世的价值,可以建造更加公平的信用体系。
如果区块链技术普及,未来经济主体都有能力对将要发生的交易进行风险评估,依赖更多的是算法和人工智能,而不是今天巨大的机构和衍生服务。这会促进更加广泛地进行交易,让那些日常生活中熟视无睹的行为也能变成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