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2 瞄准视频号中的定位
有些问题很多人都忽略了,比如以什么样的方式切入视频号;在视频号里,你处在什么样的位置;视频号涉及的知识点、经验技能你都需要学习吗,等等。
首先要瞄准你在视频号中的定位。这里说的定位,是指你以什么样的身份切入视频号,是做一个全能的短视频操盘手、上镜的达人,还是幕后的文案写手、拍摄与剪辑师。
我们来梳理一下。
1.视频号操盘手
第一次听说“操盘手”这个词是淘宝电商操盘手,这已经是十多年前的事儿了。后来有了抖音,又出现了抖音操盘手,卢大叔就是典型的短视频操盘手。简单来讲,操盘手要统筹整个项目,深度参与所有流程,从最开始的立项、定位、策划、落地、经营到变现。
操盘手对个人综合能力的要求极高。
首先,操盘手得有突出的管理和沟通能力。短视频项目从立项到变现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且涉及多个部门、很多人员、多个流程、多个专业,很少有一个人能够完全搞定。
需要什么样的人及多少人,应该具备什么样的能力,如何分工让他们明白你所安排的工作,如何对他们的工作进行质量评估,等等,这些都非常考验一个管理者统筹和沟通的能力。
一个项目能否做好,会受到操盘手个人专业能力的影响,但真正起决定作用的还是他的管理和协调能力。另外,决定项目最终成败的还是人才。优秀的操盘手能招到合适的人才,并把他们安排在合适的位置,同时激发出他们的潜能。
其次,操盘手不可能事无巨细,亲力亲为,但对短视频项目所涉及的技术都得了解。比如卢大叔除了上镜表达谈不上专业,其他的都可以独立胜任。
最后,操盘手还得有一定的全局观和果断的判断能力。短视频项目是非常复杂的,是坚定不移地贯彻执行既定方针,还是及时做出调整并止损?有些操盘手是技术出身,只会玩产品和流量,迟迟找不到好的变现模式;有些操盘手是销售出身,只会玩各种无下限的变现,最后把用户伤害殆尽。那么在流量和变现之间,找到健康且可持续的运营模式,是对一个优秀操盘手的考验。
接下来,我们一一说明短视频项目从立项到变现的整个过程中涉及的人员、分工和技术。
2.视频创作涉及的人员分工
第一,明确定位。
创作短视频,第一件事情就是定位。
早期短视频平台没有好的变现模式,也没有对应的变现工具,创作者只能结合自己的兴趣、专长及平台调性,给账号做定位。
而现在短视频平台相对成熟完善,如果没想明白变现模式,或者根本就没有变现模式,则不太建议大家贸然尝试短视频。
有时明确了变现模式,再逆向思考如何进行定位,反而是一条捷径。这样可以避免定位偏离、粉丝不精准或者难变现等问题。
简单来说,定位就是告诉粉丝,你是谁。这里所说的“你”,不是指你这个人,而是指你所代表的公司、团队或个人创作的内容。“内容”也不单单是指用户能看到的视频画面,还包括账号风格、人设风格、视频类型等不能忽视的部分。
定位主要有账号定位、个人定位、视频形式和风格定位。这里不做深入展开,只想告诉大家这些都是隐性知识。由于短视频发展太快,很难形成教科书式的标准答案。
我们很难把它总结成一个公式或者一段话,让你记住就能做好定位,更多的还是在实操过程中不断地反思和总结。作为短视频操盘手,可能操盘十来个项目后,才会对定位有相对清晰的认识。
定位一般由运营人员负责。定位太重要了,在做好定位之后,基本上就不用再花费精力沟通了。通常运营总监或者操盘手会参与到定位决策中。一般来说,操盘手等同于运营总监,只是一个短视频团队的运营总监只有一人,而操盘手跟着项目走可以有多人。
定位是一切工作的第一步,做好清晰的定位后,接着就是基于定位策划视频——视频以什么样的形式出现,是真人上镜脱口秀类、小剧情类,还是图文类、动漫或3D动画类视频。不同类型的视频创作成本不一样,粉丝的精准度和变现能力也不同。
第二,策划与文案。
超过20人的短视频团队,策划与文案是两个独立的职位。10人以内的团队,策划与文案可以同一个人兼任。
策划人员的工作是基于定位,确定账号的风格、视频的具体形式。如果是小剧情类视频,上镜人是谁、有几位、其关系如何、谁是主角、谁是配角、角色的人设是什么,等等,这些都没有标准,根据实际情况来定。
文案的工作是在策划人员确定的形式和创意框架的基础上,落实成具体的文案。如果是小剧情类视频,还要形成可以拍摄的脚本。
第三,拍摄与剪辑。
摄像师的工作是在有文案或者拍摄脚本的前提下,指导上镜人(也可能是产品或景物)按要求完成视频素材的拍摄,包括声音的录制,以及用于视频后期剪辑的照片的拍摄。
编导的工作是指导上镜人更好地按照脚本完成视频素材的拍摄。
摄像师和编导的工作有很多重合的地方,区别在于摄像师更擅长取景、光线搭配、画质、艺术审美,简单来说,就是怎么可以拍得好;编导更擅长取景和光线对寓意的表达、对剧情的推动、对上镜人肢体及神态的表现力,简单来说,就是为啥要这么拍。
在有了对应的视频素材(包括音频素材和图片素材)后,剪辑师按照拍摄脚本完成剪辑工作。
剪辑师在剪辑前要梳理好素材,检查素材是否到位、素材是否有问题,不要等到剪辑到一半,才发现哪条素材用不了或者不合格。当然,素材是否符合要求,这需要摄像师在拍摄中就应该跟进,确保素材是万无一失的。
同样的素材,不同专业能力的剪辑师做出来的作品也有明显的差别。这就要求剪辑师一方面要具有一定的专业技能,熟练掌握剪辑技巧和手法;另一方面要对创意、视频、设计、艺术等周边知识有所涉猎。
第四,账号运营。
最终视频制作出来了,但视频做得怎么样,发布到视频号看用户的反馈才知道。前期我们要把已知的部分尽量做好,至少觉得拿得出手了,再发布视频。
按照卢大叔的团队架构,发布视频的工作由运营专员负责。发布前,运营专员要严格审核视频有没有按照脚本完成拍摄与制作、视频里有没有违规信息、剪辑上有没有瑕疵。一切都确认无误后,就可以发布了。
发布视频不是终点,而是运营专员实操的开始。运营专员要及时跟踪视频数据,如播放量、点赞数、评论等。在冷启动阶段,要积极通过微信好友、朋友圈、微信群等方式传播视频。
在微信好友、微信群、朋友圈传播视频号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也只有长时间坚持做才能看到效果。总的来说,你的微信好友和群友知道你、信任你,你所推送的视频也是他们感兴趣的、需要的,这是根本。同时要引导他们参与视频的讨论与互动。
运营专员还会面临一些突发事件。比如,视频发布到一半才发现字幕错位了,视频被裁剪掉了,视频发布了几天播放量只有几十次,发布的视频在后台收到了违规通知,等等。如何有效应对这些突发事件,对运营专员甚至操盘手都是不小的考验。
3.视频号相关从业者
视频号相关从业者包括:
(1)抖音、快手成功入局者
在抖音或快手上已经有成熟的团队、项目或粉丝数据,但看好视频号,想把抖音、快手的资源同步到视频号。
这些人首先要理解视频号与抖音、快手之间的区别,也要明白三者的相似点。每个平台都有自身的调性,但毕竟都是短视频,从本质上讲,好的内容可以平台通吃。
关于三大平台之间的差别,1.4节中有非常详细的讲解。有些人在某个平台做得风生水起,他们把成功经验、技巧直接复制到其他平台很可能就会碰壁。因为所谓的经验、技巧,可能只是一些抓住了平台漏洞的小伎俩,如果没有很强的内容输出能力,这样的做法很难移植到其他平台。
当然,多数创作者还是有很好的创作能力的,并用心在创作。在视频的具体表达形式和风格上,可能需要针对不同的平台做些调整。如果你的作品在展现人性之美方面有所作为,那么在任何平台都能获得不错的流量。
多一些真实与真诚,多一份对粉丝的爱心、对自己的耐心,少一点套路。不管哪个平台,想获得流量,得到平台推荐算法的认可,都得符合以下几个条件:
• 传递有价值的内容。
• 让粉丝感受到你的真实与真诚。
• 多参与粉丝的互动与讨论。
• 让粉丝觉得你在意他们。
• 让粉丝喜欢你的人,而不只是内容。
(2)错失抖音、快手的人
错失抖音、快手的人,可能是他们尝试玩了,但玩了多次就是玩不起来;也可能是他们一直处于观望中,发现身边不少人赚到钱,焦虑了。看到视频号觉得有机会,于是决定开始玩视频号。
相对来说,视频号确实更容易入手。没有滤镜特效,没有创意的要求,只要愿意拍摄视频,视频号就会给你流量。但想获得更多、更稳定的流量,还得靠实力。
好在你进来了,这是好的开始。而且你还很有缘看到本书,这已经成功了一半。这不是因为书写得多好,而是因为你开始把玩视频号当成一项技能,系统学习了。
对于个人来说,在三大短视频平台一直都有机会,只是看你想怎么玩。再者说,玩短视频一定要自己上镜吗?不见得!
如果你喜欢交流,也有机会遇到各种人,那么你就可以尝试做一个经纪人,发掘有潜力的上镜达人。
卢大叔曾经指导过一个家长拍抖音视频,其单条视频获得20万个赞、1000多万次播放量。
有一次,卢大叔带孩子上培训班,无意中看到一个小女孩写的字非常惊艳。凭着本能,卢大叔觉得这个女孩一定能火。
于是,卢大叔找到女孩的家长,和他沟通了此事。他半信半疑,觉得这事儿不可能这么简单,发了视频也不可能火。他还给卢大叔看了他的抖音号,发了几十条视频,粉丝还不过百。
几天后,在培训班的休息区又遇到了这个家长,卢大叔决定督促他现场拍视频。整个过程非常简单,一分钟都不到。在回家的路上卢大叔还在想,这么主动帮人家,万一没火,以后见面多尴尬。幸运的是,当晚这条视频就有了破万的播放量,第二天播放量超过了百万次。
这条视频为什么能火呢?
本书4.1节“八大人性驱动力”中对此有详细的讲解。这戳中了很多家长的攀比心:这个小女孩写的字比大人写的还好,作文还这么有文采,我家小孩能有她一半好就知足了。双击点个赞,对女孩的家长表示羡慕,也寄托了对自己孩子的期望,同时释放了内心的焦虑。
要记住,能上热门的视频,不一定看起来多专业,也不一定是高成本制作。这一点对于视频号更是如此。
(3)视频号运营团队成员
视频号或者说短视频的运营,可以是一个人单打独斗,也可以是团队作战。团队化运营就涉及如下成员,如表1-1所示。
表1-1
续表
每个人在做视频号时都应该想清楚,你是决定一个人玩,还是作为老板,花钱(也可以拿投资人的钱)组建团队。如果一个人玩,对视频号的方方面面都需要了解,但不需要太精通,只需要把一种视频形式玩到极致即可。
如果你颜值不高、身材不好、才艺平平,则可以选择做混剪类、图文类或动画类视频。这个只需要有一定的文字功底即可,更多的是发现平台热门视频,汲取优秀文案或创意的长处。
如果你有一定的表现力和演技,则可以尝试脱口秀类或剧情类视频。脱口秀类视频重在文案,需要一定的文字功底,内容多半来自网络、图书或对热门视频文案的改编。剧情类视频注重创意,需要一定的策划能力,内容多半来自对热门视频创意的改编(本书第4章“揭秘视频号热门背后的逻辑”中有详细的讲解)。其实只要掌握方法,创意比我们想象中简单得多。
如果你不太懂互联网,更不懂短视频,也没真正实操过,那么最好的办法就是招聘一个操盘手,给他足够的信任,让他施展拳脚。当然,这种人可遇而不可求。
目前正处于这样一种尴尬的局面:与短视频相关的培训满天飞,但在人才市场上能统领短视频盘子的操盘手却像濒危物种一样稀缺。练好内功,扎实地掌握短视频知识,成为某方面的专才,会有很多施展拳脚的好机会。
有人说学好短视频,一定要看关于短视频的图书或课程。这个建议不错,但不够全面。卢大叔建议大家多看各个细分专业的图书或课程。
与策划相关的职位,可以多看与策划和创意相关的图书。以下是卢大叔看过觉得还不错的图书:
• 《影响力》([美]罗伯特·B.西奥迪尼)
• 《怪诞行为学》([美]丹·艾瑞里)
• 《行为设计学:让创意更有黏性》([美]奇普·希思/[美]丹·希思)
• 《斯坦福大学最受欢迎的创意课》([美]蒂娜·齐莉格)
• 《超级符号就是超级创意》(华杉/华楠)
此外,遇到问题时多反思,对世界多一点爱和好奇心,对细节多一些关注。毕竟,策划能力的提升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与文案相关的职位,一是要有足够的阅读量和良好的阅读习惯。对阅读的内容也有讲究,天天刷公众号、朋友圈,同样是文字,看一辈子也未必有多少收获,但阅读经典的世界名著及社科类、心理学、文史类资料却是不错的选择。阅读尽可能选择一手文献或资料,加工过的内容,虽然不排除有质量高的,但和第一手资源相比会有较大的差别。
二是要阅读写作技巧类资料。这只是工具和手段,有了工具,没有文字功底也用不好。有时间和精力的话,这方面的书也可以看看。但不要夜郎自大,以为看了几本关于文案写作的书,就觉得自己是写作高手了。
与传统的文案不同,短视频有剧情类形式,这就让创作迷你剧成为可能。其实这没大家想象中那么难,有一定的文字功底,多学习一些热门小剧情类视频,基本上就有感觉了。再阅读一些关于故事创作的书,学以致用,你就会有更好的表现。
关于这方面的图书,以下几本推荐给你:
• 《故事写作大师班》([美]约翰·特鲁比)
• 《冲突与悬念:小说创作的要素》([美]詹姆斯·斯科特·贝尔)
• 《爆款文案》(关健明)
• 《吸金广告》([美]德鲁·埃里克·惠特曼)
三是要有长期稳定的内容输出。你可以选择自己习惯的方式,比如写日记、拍视频、运营一个自媒体账号等都是不错的选择。
老实地说,市场上拿得出手的优秀短视频文案真的不多。还在写新媒体图文账号的文案的朋友们,你们有大把的机会。只是从图文文案到视频文案,需要一个思维上的转变。
拍摄和剪辑手法相对简单,传统视频和短视频在这两方面没有明显的差别,主要是视频创意和调性会有很大的不同。传统视频是长视频,用户要么坐在家里看,要么坐在电影院看,舒适、安静。但看短视频的场景更复杂、更碎片化,3秒内没能吸引对方就被刷走了。
在拍摄上,短视频更突出人物主体及人物内心活动,这些都需要更小的景别(景别小,意味着镜头离人物或景物更近)。在剪辑上,短视频更追求感官刺激及紧凑的节奏。这方面有良好的拍摄和剪辑基本功足矣,更多的是需要对短视频思维的理解,并能用它指导日常工作。
运营是一个非常综合的职位,卢大叔对自己的定位就是运营者。不要问做运营要学什么,而应该反过来问,有哪些是做运营不需要学的。目前来看,好像没有什么是做运营不需要学习的。
早在2017年10月,卢大叔就决定投身于短视频行业。那时卢大叔只能算是一名合格的互联网产品经理,对视频特别是短视频也是一知半解。为了深入了解短视频,卢大叔买了两本大部头著作:
• 《认识电影》([美]路易斯·贾内梯/[瑞典]英格玛·伯格曼)
• 《电影的秘密:形式与意义》([美]斯蒂芬·普林斯)
当看《认识电影》到100多页时,峰回路转,一下子开悟了,感觉里面就是一个未曾发现的新世界。
这两本书都是对电影这种声影艺术的综合解读——电影中各种元素及寓意,电影画面、光线、角度、旁白、色彩的作用与解读。看完这两本书,卢大叔最大的收获就是,看电影(电视剧)多了一个思考维度。导演想传达什么,甚至每个细节,卢大叔都有了分析的武器。即便是看无聊的视频广告,也能看出十二分精彩。
当你深入理解了电影的创作思想后,再回头看短视频,特别是看短视频平台上的那些热门视频,仿佛自己已经化身为火眼金睛的孙悟空,对视频的骨架和构思一目了然。
(4)中小企业老板
对于中小企业老板,他们并不是真的从0到1学习如何策划、拍摄与制作短视频,而更多的是学习短视频的思维,以及如何招聘专业的短视频操盘手,并和操盘手一起,组建短视频团队。
比较可行的方案是,中小企业老板可以加入一个短视频社群。社群组织者不能太功利,而是要站在企业主的立场为他们着想——如何让他们少走弯路,以更低的成本获得更大的收益。同时,如果在短视频创作与变现过程中遇到一些棘手的问题,则能帮他们解决或联系相关的对接资源。
严格来说,运营短视频是一种创作。既然是创作,那么就没法像盖房子一样,想要什么样的效果都可以实现。
比如一个达人,想给她涨粉100万个,这不单单是钱的问题,还要看对方是否有短视频的潜质、团队能否写出符合其风格的文案,以及团队能否高效配合等。
但这也不是说运营短视频就完全听天由命,只是不能太急功近利,而应该把更多的心思花在以下几个方面:
• 公司产品是什么,受众群体是谁。
• 该群体在短视频平台有什么喜好。
• 根据他们的喜好创作出对应的视频内容和形式。
• 研究短视频平台的算法和调性,融合到内容中。
(5)上镜达人
上镜达人的优势在于颜值高、身材好,以及有良好的表达沟通能力。这也是短视频能否上热门的重要因素。但现在创作短视频分工明细,如果你是个人创作者,不可能什么都去学,精力不够,那么就要抓核心。
如果是脱口秀类视频形式,那么你就专注于此,把它做成脱口秀里的精品。脱口秀的核心在于文案,其比重占到七成,剩下的就是表达和渲染力。基于这两块,修炼内功。
如何让文案更出彩、更触动人心?如何在镜头面前更自然、自信?再简单的形式,带着死磕的精神去打磨,也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创作其他形式短视频的技能你可以去了解,但不需要花太多的精力深入学习,除非这些技能对你有帮助。
如果是剧情类视频,那么这种视频形式的核心就是创意。如何用几十秒的时间讲好一个故事,让人产生触动,达到“路转粉”的效果?这不需要很强的文字功底,但需要有足够的创意素材储备,才可以创作出精彩动人的剧情。
目前各大短视频平台上剧情类视频原创的并不多,即便是原创的,也模仿了其他平台上的视频。剧情类视频是原创的还是非原创的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如何通过剧情获得更多的曝光,且曝光后人家因为你的人关注你,而不是因为你的内容或创意本身。这是非常值得探讨的话题。
另外,如何通过剧情的形式实现变现,而不是过度追求更多的曝光,以及如何把商品融入剧情中,从而达到销售商品的目的,在本书10.6.10节“道具思维”中有详细的讲解。
(6)直播主播
直播主播和短视频达人有很多相似之处,有时候一人可以兼任这两个职位。但两者又有很大的差别。
主播的变现有两种:打赏和带货。
打赏是指主播与粉丝互动,消除粉丝的焦虑和压力,让他们愉快地度过漫漫长夜。只有让粉丝精神上爽了,他们才会主动打赏。这对主播临场应变、与人沟通等能力有极高的要求。
直播带货是指通过直播的形式,把产品销售给直播间的用户。主播除了要与用户积极互动,理解用户的需求与痛点,还需要对产品有深入的了解。
对于短视频直播来说,前期直播人气大部分来自热门的短视频。这就要求我们在策划短视频时,除了要让短视频上热门,还要在内容中注入人设。粉丝因为内容看到你,也因为内容中融入了突出的人设而喜欢你这个人。这时你再做直播,这些粉丝就会成为直播间最优质的人气。
虽然整体上看,快手直播的效率比抖音直播高,但这只是平台间的对比。我们要明白,决定直播效果的核心因素是,粉丝是奔着你还是你的内容去的。
基于抖音推荐算法的特点,只要用心做出好的内容,短时间内获得大量的曝光,再加上内容中融入了突出鲜明的人设,这样的直播效果就不会比快手直播差。
微信直播(包括官方的腾讯直播、小程序直播等)和抖音直播、快手直播在引导用户互动与成交上大同小异。直播主播都需要有鲜明的人设,同时需要不断强化与刺激产品卖点与用户需求的关联。但它们也有不少差别,具体总结如下:
第一,抖音直播、快手直播用户是公域推荐流量,短时间内流量大。微信直播用户多半是私域或半私域流量,需要以预约方式积累一定量的粉丝才能开始直播。
第二,微信直播更偏重对老用户的维系,带动新用户的沉淀。抖音直播偏重对新用户的捕获,并及时成交转化。快手直播介于两者之间,既要捕获新用户,又要做好用户沉淀。
第三,微信直播的用户黏性和转化率更高,单个用户会产生多次复购。抖音直播的用户如流水,拦截一点是一点,复购率一般。快手直播介于两者之间。此外,微信直播还需要关注与用户关系的维系,为用户创造长期价值。
第四,微信直播更像是对微信内容生态的补充,或者说是提升用户黏性的工具,而抖音直播、快手直播更像是一个独立的项目,有全职的短视频达人,也有全职的直播主播。但不同的直播平台可以相互转化。
抖音直播、快手直播也可以是提升平台短视频粉丝黏性的工具,或者说是对短视频内容的补充。微信生态内流量大,商家付费体系成熟,而直播是目前最受欢迎的、转化极佳的变现工具。微信直播也可以借助付费广告,通过对广告数据的分析,计算出ROI(投入产出比)。只要产出大于投入,不断放大规模,就能有更大的收益。
(7)自媒体博主
这里所说的自媒体,主要以图文类平台账号为主要内容输出阵地,常见的有微信公众号、百度百家号、头条号等。
图文类内容平台分为两类:
一类是没有流量扶持和推荐,涨粉全靠自己推广和运营的。微信公众号就是典型的自负盈亏型的代表。要想运营好公众号,就需要写好内容,在微信体系内(好友、微信群、朋友圈)做好推广营销。这里所说的“好”,更多的靠吸引眼球的标题,以及专业的文字排版。
一类是有流量推荐和扶持,涨粉主要靠摸清平台调性,写出迎合平台算法的内容的。百度百家号和头条号是典型的靠天吃饭的代表。这个“天”就是平台的推荐算法。这种平台都有广告分成,为了争夺优秀的创作者,还会有补贴,有时补贴收益甚至比广告分成还多。但百度百家号、头条号等平台的粉丝质量远不及公众号的粉丝质量高。
图文类平台的文章要上热门,标题是核心。在图文推荐信息流里,吸引眼球的标题总能获得更多的点击。文章的点击率越高,获得推荐算法的流量越大。这条规则也适用于视频号。
视频号不存在类似于图文类平台的点击行为。吸引眼球的标题和封面在图文类平台中能获得更多的点击,而发布到视频号中则能获得更长的停留观看时间。用户观看时间越长,意味着完播率越高。
图文类平台的热门文章大多具备如下特征:
• 文章段落字数不太多,否则会降低用户的阅读冲动。在段落之间加上加粗显示的标题,更有层次感,用户也会下意识地按照标题把文章看完。
• 在每个标题下面加上一两句有争议性的句子,埋下伏笔,引导用户往下阅读。
• 多一些配图,缓解用户阅读文字的压力。文章排版也要讲究对齐、重复、对比、留白等设计原则。
在视频的创作中,如果是脱口秀类纯文字的内容输出,则可以设置一些图片或视频素材。混剪类视频也要考虑对齐、重复、对比、留白等设计原则,让这类视频看起来更专业、整洁。
这里说的自媒体博主,一般有较强的文字输出能力。但如果缺乏视频思维,也没有较好的镜头感或表现力,那么在视频号中容易感觉无所适从。
对于这种情况,可以做两个简单的调整:
第一,放大文字功底好的优势,或者和视频结合起来,从文字思维过渡到视频思维。
文字思维的重点是把事情写清楚;视频思维是把事情说得有趣,让人听着爽。前者更多地需要用户理性思考,后者更多地借助画面和情绪,让用户去感受。比如学英语,用文字思维可以全面、具体、深入浅出、引经据典;用视频思维则要借助声音、说话的表情和神态,在内容中融入现实生活中的元素,或者影视片段,让用户听得爽,激发他们学习英语的强烈冲动。
文字思维可以抽象出一些概念,视频思维则需要把抽象的内容实物化。比如有软、硬两种不同材质的雕刻,如果在视频中只是提到“软”和“硬”两个词,这是文字思维,对于用户来说,软和硬是抽象的概念。如果拿个棍子分别敲击它们,通过发出不同的声响,就能直观感受到软和硬的差异。这就是视频思维。
文字思维只能在单一的文字上下功夫(在文字中也可以配图),但视频思维可以把文字、声音、节奏、画面感等多种元素调动起来,且不同的元素之间可以串联,比如文字、声音和画面都可以有节奏感;也可以让无形的东西有形化,比如风看不见,但通过水或树这些媒介,我们可以感受到风的存在,以及它或柔或刚的力量。
第二,选一种自己喜欢或擅长的视频形式。现在还不擅长没关系,可以通过练习慢慢变得专业。那么,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视频形式呢?第8章“常见的视频形式:从策划到热门”中有详细的讲解。
如果选择脱口秀类视频形式,但感觉自己的气质、颜值、表现力等不够出众,则可以自己提供文案,请上镜模特来拍摄。在有文案的情况下,一天可以拍数十条,按1000元/天的成本计算,平均到每条视频上,成本仅几十块钱。如果能找到传媒专业的学生,则不但价格便宜,而且拍出来的视频整体感觉也很好。
如果是混剪类视频,则可以找好合适的素材(关注作者个人公众号,并回复关键词“素材”,免费领取高清视频素材),学习“剪映”,自己尝试。李笑来(在视频号中直接搜索“笑来”,即可找到李笑来老师的视频号)老师就是这么做的,他的视频号平均每条视频点赞数1000+,视频制作得非常专业,一点也不比真人上镜的视频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