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长江中游地区的仓储和地方社会:以社仓为中心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三 研究理论和方法

学科间的交叉是近年来学术的发展潮流,就历史学而言,与社会学、人类学、地理学、灾害学、经济学、法学、管理学等交叉,产生了新的研究领域,如社会史、灾荒史、社会经济史、法律史等,本书的研究既继承了历史学的传统理论和方法,又融合了其他学科的理论和方法。

1.实证主义的治史方法

实证主义是史学研究的传统方法,也是史学研究之根本,正如吴承明先生所说:“历史研究首先是求实,无证不信,故实证主义可说是史学的第一原则。”他在谈到对经济史理论和方法的看法时,提出了“史无定法”的观点,指出:“‘史无定法’有一个中心点是 ‘实证’,实证主义是永远不能推翻的。我同时把一切理论都看成是方法,作为方法的经济理论,并不能适用于所有场合。”[77]这段话道出了史学交叉学科研究关于理论和方法的真谛。本书坚持以史料为基础,在撰写过程中不仅查阅了大量地方资料,还收录了北京故宫第一历史档案馆所藏以及整理出版的有关档案资料,同时参阅并利用了部分文集、笔记、谱牒资料等,力求使得出的结论尽量建立在深厚的史料基础之上。

2.借鉴社会学、经济学等学科研究理论和方法

本书主要是一项区域社会经济史研究。社会经济史主要是历史学和社会学的交叉学科,已成为史学研究的重要方向。社会经济史研究由法国年鉴学派首先倡导,并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西方史学的主要发展趋势。它的主要特点是强调“总体史观”,有别于过去以政治史、军事史、外交史为主要研究对象,过分渲染英雄人物及事件的“旧史学”,主张研究除了政治、军事、事件及英雄人物之外的社会,即人民大众的历史。具体而言,就是要关注人口、婚姻、家庭、社会组织、社会生活、社会心态、区域社会等问题,通过对社会方方面面的研究揭示特定历史时期社会运行及其发展规律。在社会经济史的研究中利用了社会学中的一些概念,如社会控制、社会组织、社区等阐述相关问题。本书以社仓与地方社会为研究对象,以长江中游地区为研究区域,揭示清代仓储与地方社会相关问题。而历史学和经济学交叉产生的经济史学科理论和方法,同样是颇受重视的领域,广泛用于相关经济问题研究。本书利用量化分析、对比分析等方法,力求对清代长江中游地区的社仓与地方社会相关问题作出更加精确的阐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