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 纳瓦罗反全球化观点带来的危害
尽管纳瓦罗在反全球化议题上不代表美国经济学界的主流观点,其言行也不受诸多同行的欢迎,但他的言辞对美国很多普通民众有很大的吸引力,特别是那些在全球化中失掉了工作机会的工人。在特朗普竞选期间,纳瓦罗是其强硬经贸路线的设计者之一,包括废除自贸协定、对来自中国的进口商品征收高额关税、严惩海外设厂的美国公司等。如果说特朗普当选总统之前仅仅是有一点反全球化的意识,那么纳瓦罗就是把这个意识具象化、理论化的指导者。他被任命为白宫贸易委员会主席,预示着美国今后4年甚至8年的贸易政策将具有强烈的保护主义色彩,美国在贸易问题上会更加以美国利益至上。即便特朗普将纳瓦罗的一小部分思想付诸实施,全球化也将严重受阻。
第一,纳瓦罗的反全球化观点反映了强烈的逆历史潮流而动的保护主义思潮,它可能会导致全球贸易规则的破坏。纳瓦罗所秉持的强硬贸易政策不只是对中国,也会对美国所有贸易伙伴,甚至对全球贸易秩序产生破坏。纳瓦罗认为贸易谈判应当以扩大美国贸易额、减少美国贸易赤字为标准,但在一个市场和供应链高度全球一体化的世界中,关税政策以及非关税壁垒均会对就业、经济增长等产生负面影响。而对纳瓦罗的任命表明特朗普政府的贸易战略中要践行买美国产品、雇佣美国工人的诺言,推行更多贸易保护主义政策,并且与他国发生更多贸易摩擦的可能性增大。卡托研究所贸易政策研究负责人丹·伊肯森(Daniel Ikenson)担忧地认为,作为鹰派和民粹主义经济学家,纳瓦罗的贸易观点是“危险且极富误导性的全球经济零和看法”。《民主是如何死亡的》一书的两位作者丹尼尔·兹比拉天(Daniel Ziblatt)与史蒂夫·列维茨基(Steven Levitsky)认为美国目前处在一段需要警惕的历史时期,特朗普是一位独特的、前所未有的总统,他不停地打破规则,冲击着包括但不仅限于民主制度的美国基本制度。
特朗普认为美国的贸易逆差导致了失业,而这种逆差的产生是自由贸易导致的,因此特朗普政府威胁退出全球化,施行单边主义政策,要采取更为“激烈”的方式让其他国家为美国的产业打开一条“公平、互利的市场通道”。《2017总统贸易政策议程》中提出了四个优先事项:捍卫贸易政策上的国家主权、严格执行美国贸易法、使用杠杆撬开国外市场和重新谈判更好的贸易协议;而要实现这样的目标,对于在特朗普看来“违反了公平贸易原则”的国家,美国有可能会单方面加税。不难看出特朗普的贸易政策是在借公平贸易之名行贸易保护之实。《南德意志报》评论文章认为,特朗普和他的贸易委员会主任彼得·纳瓦罗“希望通过威胁对贸易伙伴施加重税,赢得更多的国家利益”“在他们幻想的世界里,所有对美国有贸易顺差的国家,都是魔鬼。贸易在他们看来,就是一场零和博弈。谁让美国有了逆差,就是依仗了不公平贸易条款”。但“特朗普绝对无法通过这条路,去完成一个平衡的进出口贸易成绩单,这是带领他的国家踏进了一个没有人熟悉的雷区”。[16]
第二,纳瓦罗孤立主义倾向强烈的反全球化观点会影响美国参与国际事务,使得美国逃避承担国际责任,在未来的一段时间内造成全球公共产品的供给不足。现在特朗普政府对多边主义持怀疑态度,认为多边体制只是让其他国家搭美国便车,而美国并没有从过去的那些多边体制中获得足够的利益。对于不符合美国意愿的多边组织,特朗普政府或试图改变原有规则,或干脆退出。[17]因此特朗普上台后呈现一种退出多边组织的惯性,接连退出《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PP)、《巴黎协定》、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以及伊朗核问题全面协议、联合国人权理事会等多个多边组织和协定。美国连番“退群”表明特朗普对多边机制的态度短期内不会回转,也让各国对特朗普政府“改弦更张”的外交政策更加不抱希望,美国已成为现有国际体系的“修正主义者”、国际关系的最大变数。
美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现在选择转向经济民族主义。特朗普政府以“美国优先”为政策基准,追求短期利益。查尔斯·金德尔伯格(Charles Kindleberger)认为20世纪30年代世界多灾多难的原因是,虽然美国已经取代英国成为世界大国,但却未能接替英国扮演为全球提供公共产品的角色,结果导致全球体系陷入衰退、种族灭绝和世界大战。约瑟夫·奈(Joseph Nye)将这种状况称之为“金德尔伯格陷阱”。此外,特朗普政府为维护美国霸权,采用规则修正主义,在降低多边机制的管控成本、提高控制效率的同时,不惜一切手段,打压、遏制新兴大国和任何可能挑战美国霸权地位的国家,着力减损竞争对手在规则体系中的收益,增加中国等新兴经济体在规则体系中获益的难度,企图以制度霸权维护自身在国际事务中的主导地位和既得利益。特朗普这一系列的做法导致国际规则之争加剧,大国竞争博弈上升,合作意识下降,地缘政治日趋复杂敏感,全球治理“无序”“碎片化”严重。
第三,纳瓦罗的反全球化观点可能会导致民粹主义在美泛滥,造成政治矛盾的升级。英国《金融时报》称纳瓦罗是一个“对华鹰派人物、民粹主义经济信息的制造者”,原本已被白宫边缘化的白宫贸易顾问纳瓦罗重新被特朗普“提拔”至白宫核心决策圈,白宫内部“民粹主义”“民族主义”势力“卷土重来”。反全球化和民粹主义在美国有深厚的基础,在美国全球主义和民族主义都得到了大量民众的支持,短期内一方不可能完全压倒另一方。但从民粹主义的角度来看,各国之间和一国内部贫富差距扩大,全球化利益分配不均,财富向少数人集中,美国许多白人的经济社会地位会继续恶化,市场效率与社会公平持续失衡。而纳瓦罗精通于传统媒介和社交媒体,深谙社交媒体的潜在影响力,他充分利用了中产阶级对于美国现状的不满,激发了美国民众民族主义和民粹主义情绪,并将二者结合起来。
除了《致命中国》一书,纳瓦罗还写了《卧虎:中国军国主义对世界意味着什么》(Crouching Tiger:What China’s Militarism Means for the World) 和 《即将到来的中国战争》(The Coming China War:Where They Will be Fought and How They Can be Won)两本书。这三本著作皆主打所谓的“中国威胁论”,从标题到封面设计都很耸动。洛杉矶时报都认为,《致命中国》“充满了仇外的歇斯底里和夸大事实,泛滥到分不清事情的因果关系”。当煽动性言辞以突破禁忌的方式给当事人带来了所期望的结果时,规范就变得支离破碎,其他煽动性的政客也会效仿而成为规则的破坏者。如果美国社会不能有效协调不同的群体、利益和价值观的冲突,在某些极端情况下右翼民粹主义不满的积累和发泄可能会给美国带来长期的动荡和混乱,导致民粹主义在美泛滥,贸易摩擦和贸易战接踵而来,将严重影响全球经济联动、协调发展,制约全球性挑战的解决,各领域全球治理也会更加困难。
2018年4月,美国前国务卿、乔治敦大学的奥尔布莱特发布新书《法西斯主义:一个警告》(Fascism:a Warning),她在书中警告说,“法西斯主义不是人类的一个例外,而是其中的一部分”,“特朗普是美国现代史上第一个反民主的总统”。在国内他的基础选民继续顽固支持他兑现竞选承诺,共和党议员也顺应民粹主义,绝大多数的美国大企业不敢对特朗普公开叫板,而是静观其变。在对外关系上,特朗普认为中国、欧盟、日本、加拿大都根本不敢和美国单挑打贸易战,而且因为军事安全和意识形态的原因,这些国家更不可能联手对付美国。特朗普相继退出不合心意的协议,如防止地球变暖的巴黎协定、伊朗核协议,甚至暗示退出世界贸易组织,似乎任何人都无法阻止特朗普式做法。如果特朗普滥用这些手段,谁都无法预知会不会催生出一个21世纪版的《斯穆特——霍利法案》,这很可能重蹈20世纪30年代的覆辙,即提高关税的连锁反应招致世界恐慌,甚至引发战争。
[1] 陈宗胜、康健:《反全球化的逆流与经济全球化的深化》,《全球化》2017年第6期。
[2] 盛斌、宗伟:《特朗普主义与反全球化迷思》,《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年第5期。
[3] 《致命中国》的另外一位合著者叫格里格·奥特里(中文名字安一鸣),曾是纳瓦罗的学生,是南加州大学马歇尔商学院研究企业家行为的助理教授,2017年被委任到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任职。
[4] 郑健雄:《纳瓦罗的新重商主义》,光明网,2017年1月13日,http://www.gmw.cn/xueshu/2017—01/13/content_23465729.htm。
[5] 《纳瓦罗:中国低估特朗普改变中方贸易行为决心》,《联合早报》2018年6月20日,http://www.zaobao.com/realtime/china/story201 80620—8 68687。
[6] 李伟:《美国乱贴“经济侵略”标签实属荒唐之举》,《人民网》2018年7月7日,http://world.people.com.cn/n1/2018/0707/c1002—3 0132330.html。
[7] 《纳瓦罗辩称,为什么白宫关注贸易逆差问题》,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网站,2017年3月15日,http://www.mofcom.gov.cn/article/i/jyjl/m/201703/20170302534703.shtml。
[8] 斯蒂芬·罗奇:《“致命纳瓦罗”有可能致命美国》,环球网,2018年7月12日,http://opinion.huanqiu.com/hqpl/2018—07/12469649.html。
[9] 斯蒂芬·罗奇:《“致命纳瓦罗”有可能致命美国》,环球网,2018年7月12日,http://opinion.huanqiu.com/hqpl/2018—07/12469649.html。
[10] 《特朗普或领导美国转向孤立主义引盟友担忧》,参考消息网,2016年11月11日,http://www.cankaoxiaoxi.com/world/20161111/1418587.shtml。
[11] 《美媒认为美挑起贸易战是站在世界对立面》,参考消息网,2018年7月16日,http://column.cankaoxiaoxi.com/2018/0716/2293680.shtml。
[12] 《联合国秘书长:美国不应放弃承担国际责任》,新华网,2017年6月22日,http://www.xinhuanet.com/world/2017—06/22/c_129637882.htm。
[13] 盛斌、宗伟:《特朗普主义与反全球化迷思》,《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年第5期。
[14] 付随鑫:《美国的逆全球化、民粹主义运动及民族主义的复兴》,《国际关系研究》2017年第5期。
[15] 《纳瓦罗辩称,为什么白宫关注贸易逆差问题》,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网站,2017年3月15日,http://www.mofcom.gov.cn/article/i/jyjl/m/201703/20170302534703.shtml。
[16] 《德媒:特朗普不可能赢得同中国的贸易战》,欧洲时报,2018年4月7日,http://www.oushinet.com/china/chinanews/20180407/288529.html。
[17] 《“退群”上瘾,美国的全球领导力正被自己耗尽》,参考消息网,2018年6月20日,http://column.cankaoxiaoxi.com/2018/0620/22 82610.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