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信托业发展报告(2018)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八、脱虚向实不断深化,实体经济投入持续增加

十九大报告对我国经济发展现状与阶段进行了充分的论述。十九大报告指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要贯彻新发展理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因此,2017年信托业也进行了诸多转型与调整,以符合当前经济和金融的发展需要。一方面,信托业积极谋划去通道、去嵌套,通过业务转型和产品创新降低实体企业融资成本,优化产业结构。同时,加快布局消费金融市场,在供给侧和需求侧同步发力,提高我国经济增长内生动力。另一方面,经济的可持续增长需要金融安全作为保障,信托业通过完善金融监管体系、健全监管法规,坚定执行十九大报告中要求金融机构“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的要求。

具体而言,随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持续深入,我国实体经济转型升级步伐开始加快。信托业积极响应国家重大战略号召,增加对实体经济的投入。2017年第三季度资金信托中投向金融机构的资金规模占比为18.93%,自2016年末以来持续下降;投向工商企业的资金规模则展现相反的变动趋势,规模占比由2017年第一季度的25.28%持续上升至第三季度的26.95%。这一现象表明信托公司正逐步脱虚向实,对实体经济的投入持续增加。

从资金信托的投向行业来看,2017年第三季度资金信托投向金融业的资金规模为90274.5亿元,较上一季度下降5.49%,信托资金热衷金融业的趋势得到改变。在实体行业投入方面,投向农、林、牧、渔业的资金规模为1167.8亿元,较上一季度下降1.84%;投向制造业的资金规模为5557.7亿元,较上一季度上升3.87%;投向批发和零售业的资金规模为9334.4亿元,较上一季度上升12.60%;投向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的资金规模为20494.3亿元,较上一季度上升1.06%;投向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的资金规模为1924.9亿元,较上一季度上升4.71%;投向教育的资金规模为260.0亿元,较上一季度上升8.69%;投向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的资金规模为395.95亿元,较上一季度上升7.83%;投向文化、体育和娱乐业的资金规模为1164.5亿元,较上一季度下降0.86%。总体上看,2017年第三季度资金信托投入规模增速最快的前三个行业分别为:批发和零售业、教育、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表明信托业对商业领域、民生领域的支持力度快速上升。

另一方面,2016年第三季度以来,不同行业资金信托投资规模环比增速的季度数据表明:无论是生产环节、销售环节还是民生领域,资金信托的投资规模持续增加,教育领域和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领域在2017年成为资金信托重点关注领域。如图1-23所示。

信托服务实体经济,核心就是向实体企业靠近,了解实体企业的金融需求,放弃层层嵌套和产品包装。2017年多家信托公司的高管人员赴地方政府、企业进行考察。信托公司在充分了解区位优势和企业特征后,设计的信托产品针对性更强,指向性更加精准,对实体经济的服务效率明显提升。

深耕服务实体经济领域的一个重要方向是引导产业转型,实现经济结构优化。宏观数据表明信托公司脱虚向实服务实体。而微观层面,信托公司也通过投贷联动、债转股等产品设计帮助实体经济降低融资成本和财务杠杆比率;同时,通过并购重组业务,发挥好资源整合和协调能力,助力淘汰落后产能,促进产业升级。

图1-23 2016—2017年不同行业资金信托投资规模环比增速

例如,陕国投信托利用“一带一路”起点的区位优势,在全国银行间债券市场发行“芙蓉2017年第一期信贷资产支持证券”,为信贷资产提供流动性,降低实体企业的融资成本。2017年,信托公司在回归本源业务的同时,积极为优质企业提供融资便利,不断优化产业结构和区域结构,助力区域经济和“一带一路”建设,服务实体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