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信托业发展报告(2018)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六、业务转型步伐坚定,回归本源成为焦点

2017年信托资产规模虽然稳步上升,但不同类型信托资产规模结构展现出新的变化特征,表明信托公司在主动管理能力、回归本源业务、业务模式创新等方面加快业务转型。

(一)主动投资管理能力提升助推信托业务转型

2017年,各类金融机构间竞争日趋加剧,这一趋势在泛资管领域尤为明显。与券商和基金子公司等金融机构相比,信托公司并不具备比较优势,在竞争中被动管理类信托业务的报酬率正被持续压缩。另一方面,行业监管新规也要求信托业不能依靠通道类业务盲目扩张,要提高资产的主动管理能力。与此同时,从行业发展视角看,信托公司也要提高主动管理能力,以丰富和差异化的项目资源帮助投资者进行财富管理。主动管理能力强的信托公司能够更好地适应市场的发展,提高盈利能力。

2017年信托公司主动管理能力得到提升,信托业逐步加快向投资类业务转型步伐。前三季度,投资类信托余额环比增速由第一季度的1.47%上升至第三季度的3.11%,环比增速持续走强;而融资类信托余额则由第一季度的5.91%下降至-0.69%,环比增速持续走弱,甚至在第三季度出现负增长。投资类信托余额和融资类信托余额环比增速在2017年的反向变化,说明信托公司在结构调整、去杠杆、利率市场化的背景下,开始由受托人发起逐步向由委托人发起转型,通过培育自身的主动投资管理能力拓展主动管理类业务。

(二)本源业务成为转型的焦点

2017年第三季度,信托公司信托业务收入占经营收入比重(后文简称“信托业务收入占比”)为70.06%,虽然较第二季度有所回落,但对比2015年和2016年全年核算的信托业务收入占比(分别为58.61%和67.16%),2017年信托公司信托业务收入超过利息收入和投资收益成为行业主要利润点。

信托业务收入占比的大幅增加为信托回归本源业务提供了基础和保障,而信托的本源业务就是坚持以信托本业为主体,聚焦资产管理、财富管理和受托服务三大领域。其中,财产权信托、家族信托、慈善信托等本源业务成为2017年信托业务转型的焦点。

1.财产权信托

财产权信托是一种非资金形态的信托,信托业协会2017年12月26日发布《行业发展报告:业务篇之财产权信托》明确财产权信托是信托本源业务之一。《信托公司管理办法》采用列举的方式对财产权进行定义,因此财产权信托分为动产信托、不动产信托、有价证券信托以及其他财产或财产权信托四种类型。目前,财产权信托的具体业务类型包括私募资产证券化业务、土地流转信托业务及家族信托中的房屋/股权代持业务等。

截至2017年第三季度,管理财产信托余额3.76万亿元,管理财产权信托规模环比上升7.09%,高于同期信托资产规模环比增速1.62个百分点;管理财产权信托规模占信托资产总额的15.42%,同比提高3.56个百分点。如图1-18所示,管理财产权信托资产规模自2016年第四季度跳跃式增加后,2017年各季度环比增速均超过信托资产,业务规模占比在2017年持续上升。

图1-18 管理财产权信托规模环比增速(2016Q1—2017Q3)

对于财产权信托的发展,信托业要保持审慎的态度,对于此类业务规模的快速增长不能盲目乐观。一方面,财产权信托能够带动市场流动性,有利于财产权的非标转标,成为信托公司业务创新越发重要的着力点。虽然财产权信托业务在近几年保持了较快的增速,但与其他类信托业务相比总体规模占比依旧偏小,还存在较大发展空间。另一方面,信托公司在开展财产权信托业务的同时,要避免财产管理通道化,尤其在与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的合作中注重利用主动管理能力提高产品设计中的话语权和附加值。

2.家族信托

家族信托成为2017年信托公司业务转型的又一个发力点。《2017中国私人财富报告》(后文简称《财富报告》)披露,预计到2017年底,高净值人群持有的可投资资产规模将达58万亿元人民币(较2016年增加9万亿元人民币),可投资资产1千万元人民币以上的中国高净值人士数量达到187万人(较2016年增加29万人)。但《财富报告》同时披露,2017年中国高净值人群可投资资产境外配置比例将近30%,境外配置资产的原因主要是为了分散风险和寻找投资机会。另外,调查超过50%的中国高净值人群财富传承主要需求是家族财富保障与财富传承和家族资产配置管理。

与其他金融资产相比,信托资产具有独立性和隔离风险的比较优势,信托制度优势使信托业务不仅具有财产管理功能,还具有财产转移和服务功能。近年来,信托公司纷纷结合自身特点开展财富管理业务,推动财富管理从以产品为中心向以客户为中心转型,聚焦客户的个性化需求,加快家族信托业务布局。

一方面,传统的家族信托发展动力依然强劲。2017年上半年,除已经深耕细作家族信托领域多年的中信信托、平安信托、外贸信托之外,中原信托、中航信托、大业信托、华润信托分别推出“恒业系列”家族信托、迷你家族信托、“传承系列”家族信托、“润泽世家”家族信托。

另一方面,保险金类家族信托(即“保险金信托”)悄然兴起。保险金信托指以保险金或保单受益权作为信托财产,由委托人和信托机构签订信托合同,当达到保险合同约定的赔偿或给付条件时,保险公司将保险金交付于受托人,由受托人依信托合同约定的方式管理、运用信托财产,并于信托期间终止时,将信托资产及运作收益交付信托受益人。与传统家族信托相比,保险金信托使家族信托走进中等收入家庭,更容易被市场接受。

2017年,家族信托、保险金信托得到进一步发展。家族信托模式更为多样,既有传统的定制型、套餐型等产品,又有联合家族办公室等多元化模式。家族信托业务能力建设也更为深入,部分信托公司与银行系统对接,并根据实际需要研发上线专属的家族信托信息服务系统,大大提升了家族信托的服务水平。

随着《2017中国私人财富报告》的披露以及家族信托产品进入门槛的降低,2017年家族信托的潜在市场规模和发展前景较为乐观,但高净值人群的财富管理要求也在不断提高,对于信托公司开展家族信托业务中的分散风险和捕捉投资机会的要求也十分鲜明。可见,综合资产管理能力突出、业务涉足领域全面的信托公司将在开展家族信托业务的过程中抢得先机。

3.慈善信托

随着《慈善法》和《慈善信托管理办法》的颁布,开展慈善信托成为信托公司业务转型的新亮点。截至2017年底,全国慈善信息公开平台共有56条慈善信托的备案信息,财产总规模共8.83亿元。其中,2017年慈善信托备案34项,比2016年多12项;2017年慈善信托管理资产规模为6.84亿元,几乎为2016年备案信托资产规模的3.5倍。无论是数量还是规模,较2016年相比均有大规模上升。信托业在强监管模式成为新常态后,慈善信托成为新的业务转型方向。

具体来看,2017年备案慈善信托的机构包括:昆仑信托、中航信托、百瑞信托、大业信托、紫金信托、对外经济贸易信托、新华信托、金谷信托、四川信托、中江信托、天津信托、长安信托、华能信托、国投泰康信托、北京国际信托、中信信托、万向信托、山东信托、国元信托、中铁信托、陕国投信托等21家信托公司和瑞华慈善基金会。其中,百瑞信托、昆仑信托、中航信托备案数量最多,均为3项;中信信托、中航信托、国元信托为受托人的慈善信托资产规模位居前三,分别为49200万元、10000万元、1300万元。

另外,2017年1—12月,慈善信托备案数量呈现波动上升趋势,按季度表现出明显的周期性变化;同时,慈善信托平均财产规模则展现上半年高于下半年的特征。如表1-15所示。

表1-15 2017年慈善信托备案情况

资料来源:全国慈善信息公开平台,经总结整理得到。

(三)资产证券化模式深层创新,线下线上相互融合

宏观层面,信托业务的转型体现为信托资金来源和用途的结构性变化,包括回归本源业务、缩减通道业务、加大对实体经济的支持等等;除此之外,信托业务在微观层面也存在转型,主要体现为产品设计、承销、流通等过程中的新技术的应用,而资产证券化正是这些新技术中的一种。

资产证券化有利于盘活项目存量资产,拓宽基础设施建设融资渠道,降低融资成本,能够更好地吸引社会资本。2017年,信托业更加注重提高信托产品流动性和标准化设计,越来越多的信托公司开始试水资产证券化业务,主要包括银行贷款证券化(CLO)、企业资产支持证券(ABS)、交易商协会资产支持票据(ABN)三个领域。

首先,在CLO领域,2017年信托公司作为受托人共发行134款产品。其中,华润深国投信托(发行23项)、中信信托(发行18项)和上海信托(发行18项)发行数量位居前三位。23家信托公司共发行产品总额为5977.3亿元,较2016年增加2109.4亿元。自2012年以来,CLO发行的总额和数量经历了先缓慢增长再迅速爆发的趋势,其中2014年为转折点,2017年这一增长趋势进一步被放大。如图1-19所示。

图1-19 信托公司发行银行CLO产品规模(2012—2017年)

资料来源:Wind资讯,经整理得到。

其次,在ABS领域,2017年以信托受益权为基础资产共发行企业ABS产品67款,与2016年基本持平;产品发行总额1658.95亿元,较2016年同比增长26.8%。据Wind资讯披露,具体2017年各月份新发行产品数量和规模波动较大,其中发行数量展现周期特征(3月、7月、11月发行产品数量较多),规模呈现波动上升趋势。如图1-20所示。

图1-20 信托受益权ABS发行情况(2017M1—2017M12)

资料来源:Wind资讯,经整理得到。

最后,在ABN领域,2017年信托公司作为发行人共发行33款产品。其中,2017年新发行产品27款。发行产品总额为573.67亿元,较2016年底同比增加422.09亿元。截至2017年,信托公司发行交易商协会ABN产品的数量最多的前两位是华润信托(7款产品)和云南信托(4款产品)。同时,发行总额也位居前两位,分别为84.85亿元和81.53亿元。如表1-16所示。

表1-16 信托公司发行ABN产品数量及规模分布

续表

资料来源:Wind资讯,经整理得到。

另外,伴随互联网移动支付技术的成熟和发展规模的逐渐壮大,不少信托公司开始利用互联网大数据和人工智能布局线上业务。

2017年9月,平安信托开始用人工智能手段对其客户进行分层。通过资金量、投资风险偏好、资金来源以及不同的服务场景对客户进行具体分类。同时,利用金融平台的大数据体系,对其客户的当前价值和未来的潜在价值进行评估,并据此为不同类型的客户提供差异化的服务和产品。另外,在渠道方面,平安财富宝APP的应用使平安信托为客户提供24小时线上实时服务,实现O2O线上、线下服务无缝衔接。

2017年11月,中信信托发布了财富管理专属APP“中信信托?传家宝”,用于获取客户信息、办理标准版保险金信托业务、生成电子合同、推送信息,有效改善现行服务模式中面临的问题,减少人工操作环节,提升业务效率和客户满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