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海涛《中国税制》(第9版)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2.2 课后习题详解

1如何理解增值额?

答:增值额是指纳税人从事生产经营或者提供劳务,在购入的商品或者取得劳务的价值基础上新增加的价值额,分为理论增值额和法定增值额。

(1)理论增值额

理论增值额是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新创造的价值,即货物或劳务价值中的v+m部分,在我国相当于净产值或国民收入的部分。从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来看,就是商品价值总额(c+v+m)扣除在生产上消耗掉的生产资料的转移价值(c)之后的余额(v+m)。其中,c包括固定资产项目(土地、房屋、机器、设备等)和非固定资产项目(原材料、燃料、动力、低值易耗品等)。增值额主要包括工资、利润、利息和其他属于增值性的费用。还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理解:

就某个生产经营单位而言,增值额就是其商品销售额扣除规定的非增值项目后的余额,这个余额大体上相当于该经营单位活劳动创造的价值。

就商品生产的全过程而言,一个商品从生产到流通各个经营环节的增值额之和,相当于该商品进入最终消费的销售总值。

(2)法定增值额

法定增值额就是指各国根据实际情况和所选用的增值税类型,对作为增值税计税依据的增值额计算范围作出具体的税法规定,根据税法规定计算确定的增值额。法定增值额与理论增值额没有质的区别,但一般有量的差别,法定增值额可以大于或小于理论增值额。法定增值额的意义在于:

体现本国的经济政策。有些国家出于鼓励扩大投资的考虑,规定外购的固定资产不论是否消耗掉,都可以一次性扣除;有些国家出于财政收入的考虑,规定外购的固定资产全部不予扣除。

统一计算税额的需要。只有从法律上规定增值额,才能保证增值税税额计算的统一性和一致性。

2增值税的三种类型是什么?

答:根据对购入固定资产已纳税款处理的不同,可以将增值税分为不同的类型。依据实行增值税的各个国家允许抵扣已纳税款的扣除项目范围的大小,增值税可分为消费型增值税、收入型增值税和生产型增值税三种类型。

(1)消费型增值税

消费型增值税在计算增值税时,允许纳税人将当期购入固定资产的已纳税金一次性全部扣除。税基为纳税人当期的销售收入总额扣除外购的全部生产资料(包括流动资产和固定资产)价款后的余额。虽然固定资产在原生产经营单位作为商品于出售时都已征税,但当购置者将其作为固定资产购进使用时,其已纳税金在购置当期已经全部扣除。从整个国民经济来看,相当于对生产资料不征税,课税基础仅限于消费资料,因此称为消费型增值税。消费型增值税的优点有:

从经济的角度看,有利于鼓励投资,特别是民间投资,有利于促进产业结构的调整和技术升级,有利于提高我国产品的竞争力。

从财政的角度看,短期内将导致税基的减少,不过有利于消除重复征税;从长远看将刺激投资,促进产业结构的调整,对经济的增长将会起到重要的拉动作用,财政收入总量也会随之逐渐增长。

从管理的角度看,实行消费型增值税将使非抵扣项目大为减少,征收和缴纳将变得相对简便易行,从而有助于减少偷逃税行为的发生,有利于降低税收管理成本,提高征收管理的效率。

(2)收入型增值税

收入型增值税是指在计算增值税时,对于购置用于生产、经营用的固定资产,允许将已提折旧的价值额予以扣除。税基为纳税人当期的销售收入总额扣除用于生产的外购中间产品和劳务以及固定资产折旧数额后的余额。从整个国民经济来看,该种类型增值税的税基相当于国民收入,因此称为收入型增值税。

收入型增值税的法定计税额等于理论增值额,从理论上讲,这是一种标准的增值税,可以在固定资产的折旧期内逐步解决重复征税的问题。对外购固定资产价款以折旧方式分期转入产品价值部分因无法提供合法的外购凭证,不利于规范凭票扣税的计征方式。

(3)生产型增值税

生产型增值税是以纳税人的销售收入(或劳务收入)减去用于生产、经营的外购原材料、燃料、动力等物质资料价值后的余额作为法定的增值额,但对购入的固定资产及其折旧均不予扣除。既不允许扣除购入固定资产的价值,也不考虑生产经营过程中固定资产磨损的那部分转移价值(即折旧)。由于这个法定增值额等于工资、租金、利息、利润和折旧之和,其内容从整个社会来说相当于国民生产总值,所以称为生产型增值税。

生产型增值税的税基中包含了外购固定资产的价款,因而存在着对固定资产价值重复征税的问题,不利于鼓励企业扩大投资,不利于高新技术企业、基础设施企业以及其他高投资企业,也不利于提高我国产品的国际竞争力。但是,由于生产型增值税的法定增值额大于理论上的增值额,因而有利于扩大财政收入。

(4)三种税制类型的比较

计税基数:生产型>收入型>消费型。

财政收入角度(假设税率相同):生产型>收入型>消费型。

鼓励投资角度:消费型>收入型>生产型。

3如何区别一般纳税人和小规模纳税人?

答:(1)小规模纳税人的认定标准

自2018年5月1日起,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标准为年应征增值税销售额500万元及以下。

(2)一般纳税人的认定标准

一般纳税人是指年应税销售额超过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规定的小规模纳税人标准的企业和企业性单位。年应税销售额未超过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规定的小规模纳税人标准以及新开业的纳税人,可以向主管税务机关申请一般纳税人资格认定。下列纳税人不属于一般纳税人:

按照政策规定,选择按照小规模纳税人纳税的;

年应税销售额超过小规模纳税人标准的其他个人。

4一般纳税人计算增值税的方法是什么?

答:增值税是以增值额作为计税依据征收的一种商品劳务税,所以从定义来看应纳增值税额等于增值额乘以适用税率。这只是增值税计算的基本方法。从理论上讲,为实现对增值额征税的目的,增值税的计税方法可以分为直接计税法和间接计税法。

(1)直接计税法。直接计税法是按照规定直接计算出应税货物或劳务的增值额,然后以此为依据乘以适用税率,计算出应纳税额的一种计税方法。

(2)间接计税法。间接计税法分为加法和减法。间接加法是将各增值项目分别乘以适用税率,再相加求得应纳增值税额;间接减法是指不直接计算增值额,而是以纳税人在纳税期内销售应税货物(或劳务)的销售额乘以适用税率,求出销售应税货物(或劳务)的整体税金(销项税额),然后扣除非增值项目,即企业购进货物或者应税劳务已纳税额(进项税额)的方法,其余额即为纳税人应纳的增值税额。

我国目前所采用的增值税计算方法被称为购进扣税法,即在计算进项税额时,按当期购进商品已纳税额计算。实际征收中,采用凭增值税专用发票或其他合法扣税凭证注明税款进行抵扣的办法计算应纳税款。具体各项计算方法如下:

销项税额的计算

销项税额是指纳税人销售货物和提供应税劳务时,按照销售额和规定的适用税率计算并向购买方收取的增值税税额。区分并确定一般销售方式下、特殊销售方式下、含税情况下的销售额。根据公式计算销项税额。

计算公式为:销项税额=销售额×适用税率。

进项税额的计算

进项税额是指纳税人购进货物或接受应税劳务所支付的增值税税额,即销售方收取的销项税额就是购买方支付的进项税额。包括准予从销项税额中抵扣的进项税额以及不准予从销项税额中抵扣的进项税额。

应纳税额的计算

计算一般纳税人当期应纳税额的基本公式为:应纳税额=当期销项税额-当期进项税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