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上市公司并购重组实务与探索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导论

本章概要

并购重组,是世界资本市场永恒的主题,也是上市公司做大、做强、做优的重要途径。在我国,上市公司并购重组起步于20世纪80年代初期,加快发展于1994—1998年,1999—2005年进入规范运作阶段,股权分置改革以来进入市场主导阶段。随着并购重组的快速发展,相关法律规章也应运而生,以《上市公司收购管理办法》、《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管理办法》的出台和不断完善为标志,上市公司并购重组活动逐步走向规范化、制度化、市场化。通过实证分析,经过并购重组的上市公司虽然短期绩效不十分明显,但长期来看,整体盈利能力、营运能力、发展能力均有明显提高,资产负债结构得到改善,产业整合的协同效应得到发挥。但由于我国上市公司并购重组起步较晚,若干问题急需规范和完善。


并购重组,顾名思义,是一项买卖交易行为。这里要讲的买方多指上市公司,卖方多指非上市公司的股权或资产,前提是利用资本市场这个交易平台,公买公卖。既然是买卖交易,不可避免地要涉及各方利益和行为,涉及技术和核算,涉及理念和管理,因此,本书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就在于对这种行为整理出一个潜在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