逻辑汉语.语法篇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三节 句子

逻辑的本质就是要解决思维的准确性问题。而思维包括内容和形式两个方面。思维的内容就是反映在意识(头脑)中的客观现实;思维的形式就是思维的内容各部分间联系的方式。逻辑从形式方面掌握思维,通过思维形式所反映的客观规律性来准确地把握客观世界。句子是表达一个完整的思维的最基本的单位。句子结构的完整性是构成逻辑从形式方面准确地掌握思维进而把握客观世界的最基本的思维表达形式。因此,逻辑汉语的句子在结构上首先要满足逻辑的思维形式的最基本要求,即构成逻辑的思维形式的每个部分(即每个句子)的结构应合乎逻辑的基本要求。例如,按照逻辑,一个简单判断要有主项和谓项(包括联项和量项),判断的形式是固定的。但在我们现在的思维表达中(即在现代汉语中),主项和联项被省略的现象是非常普遍的。如“今天很热。”这个判断就缺乏主项和联项,因为“今天”只是个时间概念,无“冷”或“热”属性,所以它不能成为该判断的主项,从语言角度说,不能成为该句子的主语。这个判断的真正主项是“天气”;而主项“天气”与构成谓项的一部分“很热”之间缺乏联项,就句子而言,就是缺乏连系动词,所以这一判断是不准确和不完整的。构成形式整体的某些成分的缺失会造成内容各部分之间联系变得不够紧密牢靠。内容要完整,因为内容决定形式,但形式反作用于内容,对外在的形式性要求就是对内在含义的强化过程,即形式可以强化内容各部分之间的联系。思维的准确性正是依赖于思维内容与思维形式的相辅相成。因此,就语言自身而言,逻辑汉语的句子,相对于现代汉语的句子,力求形式上的完整性,构成句子的各个成分都不可或缺。句子的完整性就是思维的完整性,只有完整的句子才能表达完整的思维。

逻辑汉语的句子由词和短语按照特定的法则组成。如果违反这些法则,思想就不能得到正确且精微的表达。每个句子都有一定的语调,表示陈述、疑问、祈使或感叹;在连续说话时,句子与句子之间有一个停顿。在书面上,每个句子的末尾用句号、问号或感叹号。例如:

(1)<中国>人民是勤劳勇敢的。(中国人民是勤劳勇敢的。)

(2)今天是星期天。(今天星期天。)

(3)你已经吃了吗?(你吃了吗?)

(4)我下午将去那机场去接(个)朋友(们)。(我下午去机场接朋友。)

(5)他急了得满头大汗。(他急得满头大汗。)

(6)他总是努力地学习。

(7)我的头疼。(我头疼。)

(8)山上那些红旗儿正在飘扬。(山上红旗飘扬。)

(9)他是个高个子,有一双大眼睛。(他高个子,大眼睛。)

(10)小刘是二十多岁。(小刘二十多岁。)

(11)下雨啦。(下雨了。)

(12)小心那火车!(小心火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