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论孝
《论语》
【作者小传】
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人。孔子的思想核心是“仁”,政治上提倡“仁者爱人”、“克己复礼”,教育上主张“有教无类”、“因材施教”。曾周游列国十三年,终未见用。晚年整理《诗》、《书》等古代文献,并根据鲁史修《春秋》,对传播和保存我国古代文化有重大贡献,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论语》是我国先秦时期一部语录体散文集,共二十篇,主要记载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由孔子弟子或再传弟子记录编纂而成,是研究孔子学说及整个儒家思想的一部主要著作。《论语》的内容涉及哲学、政治、教育、伦理、文化等各个方面,文字简练,内涵深刻,对中国后代思想、政治、文化、学术等各方面都有长期深刻的影响。《论语》的语言简洁精练,含蓄隽永,意蕴深刻,其中有许多言论至今仍被世人视为至理;有的篇章,寥寥数语,人物情态及场景毕现。
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学而》)
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学而》)
子夏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日未学,吾必谓之学矣。”(《学而》)
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樊迟御,子告之曰:“孟孙问孝于我,我对曰:‘无违。'”樊迟曰:“何谓也?”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为政》)
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为政》)
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为政》)
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为政》)
子曰:“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里仁》)
子曰:“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里仁》)
子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里仁》)
【阅读导航】
古语有“百善孝为先”,《弟子规》中是“首孝弟”。“孝”,是中国古代思想文化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概念,在中国古代思想文化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对于今天的人来说,孝道仍然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孔子认为,孝是一切德行的根本,是教化产生的根源,是社会和谐稳定的基础,是实现其政治理想“仁”的出发点。首先,“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孔子认为,一个人,首先要孝敬父母,顺从兄长,然后才能够推广到仁爱社会大众,有闲暇时间才去学习文化知识,孝是德行的根本。其次,具有孝心的人,会推己及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具有孝心的人,一定是有责任心的人,一定是做事踏踏实实、认真负责的人,即“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先有孝,才有忠、才有信、才有仁,最终才能有社会的和谐稳定。因此,在中国历史上就有了“以孝治天下”。
怎么做才算是孝呢?只提供给父母饮食不是孝,因为那与饲养犬马无异。对父母的孝就是顺,就是和颜悦色,就是不让父母担心,就是以礼生养、死藏、祭奠;就是当父母不对时,温和地劝导,把道理明白地告诉他,即使是表达不满也要有个限度。
【思考阐释】
一、当父母身强体健时,子女的“孝”更多体现在体谅父母、尊重父母、爱护自己上;当父母年老体衰,就多一分关心、多一些忍让、多一些付出,切莫留下“子欲养而亲不待”的遗憾。孝,就在刷筷洗碗、捶背揉肩、好声好气的生活点滴中。
二、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确立,内心世界的充实和涵养,都与亲情有关。推行孝悌之道,对提高个人的人格理念,稳定社会人心,进而使政治清明、天下太平,都有无法取代的作用。请认真体味。
三、孔子论孝中认为对父母不仅做到生养,还要做到以礼安葬和守丧,你如何评价?
四、有一篇在网上转载很广的文章《当我们老的时候》,是年老的父母对儿女的“乞求”,读来让人动容。自己查找阅读,谈谈感受。
【相关链接】
孝经
《孝经》以孝为中心,比较集中地阐发了儒家的伦理思想。它肯定“孝”是上天所定的规范,“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人之行也”;孝是诸德之本,“人之行,莫大于孝”,“罪莫大于不孝”;主张把“孝”贯串于人的一切行为之中,“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至始也,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国君可以用孝治理国家,“爱敬尽于事亲,而德孝加于百姓,刑于四海”,臣民能够用孝立身理家,保禄位,守祭祀,“谨身节用,以养父母”。《孝经》在中国伦理思想中,首次将孝亲与忠君联系起来,主张“孝”要“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认为“忠”是“孝”的发展和扩大,并把“孝”的社会作用推而广之,认为“孝悌之至”就能够“通于神明,光于四海,无所不通”。《孝经》在唐代被尊为经书,南宋以后被列为《十三经》之一。在中国自汉代至清代的漫长社会历史进程中,它被看做是“孔子述作,垂范将来”的经典,对传播和维护社会纲常、社会太平起了很大作用。
孝亲故事
孝闻天下
舜,有虞氏首领,又称虞舜。母亲早亡,继母生子名象。继母与弟象对舜心怀嫉恨。舜的父亲眼瞎,又不辨善恶,偏听偏信,对舜虐待,以至加害于舜。有一次,他们要舜去修仓,待舜登上仓顶,他们却抽去梯子,放火焚烧。舜挟着两个斗笠,从仓顶飘然而落,毫发无损。又一次,他们要舜去淘井,舜刚下到井中,便有土石滚落,舜从井下的地道中不慌不忙走出,使继母及弟象十分惊恐。尽管他们对舜屡次加害,舜对父母孝敬如初,对弟象依然友好。帝尧知舜至孝,又见他德才兼备,便把治理天下的大位禅让给他。舜“兼爱百姓,务利天下”,后世尊为“远古圣王”。诗赞:“瞽叟昏聩象害兄,修仓淘井见奇行。虞舜大孝传天下,唐尧重孝禅贤能。”
芦衣谏亲
闵损,宇子骞,春秋末年鲁国人,孔门弟子。幼年丧母,后母生下两个儿子,对他十分冷落,好饭给亲生儿子吃,暖衣给亲生儿子穿,但闵子骞从无怨言。一年冬天,全家外出,别人不惧寒冷,唯有闵子骞冻得两手发抖,缰绳落地,引起父亲恼怒,挥鞭抽打。皮鞭打破棉衣,露出的不是棉絮,却是荒野中采来的芦花,父亲这才知道闵子骞遭受虐待的真相,要将后母休去。闵子骞长跪在地,苦苦哀求:“母在一子单,母去三子寒”,要求饶恕后母。父亲受到感动,放弃休妻。后母羞愧改过,从此对三个儿子一样疼爱。闵子骞以孝行促使一家人和睦的事迹,受到孔子赞许:“孝哉,闵子骞!人不间于其父母昆弟之言。”其实闵子骞绝不单单是孝顺,这其中还包含了善良、宽容和仁爱。
缇萦救父
淳于意,齐国临淄(今山东淄博临淄区)人,西汉初年名医。淳于意医术高明,救死扶伤,远近闻名。汉文帝四年(前176),当地豪强诬告他致人死命,官吏判他切断肢体的“肉刑”,押解长安。离家前,望着5个女儿叹气,说:“可惜,你们都不是男子,家中出了这么大的事,你们谁也救不了我。”小女儿缇萦却说:“女儿虽小,甘愿为父解忧。”于是,她跟随押解父亲的囚车到了京师,冒死向皇帝上书,申诉父亲冤情。汉文帝接到奏章,知道上书的是个小姑娘,倒很重视。奏章上写着:“我父亲给国家当差的时候,齐国的人都说他廉洁正直。现在他犯法获罪,按律当处以肉刑。我不但为父亲难过,也为所有受肉刑的人伤心。一个人砍去脚就成了残废,以后就是想改过自新,也没有办法了。我情愿没为官奴,替父赎罪。”汉文帝被感动了,赦免了对淳于意的刑罚,并接受缇萦建议,下令废除肉刑。诗赞:“弱女缇萦意志坚,远走京师申父冤。冒死上书救亲人,废除肉刑惠人间。”
孟子言不孝
世俗所谓不孝者五:惰其四支(肢),不顾父母之养,一不孝也;博弈好饮酒,不顾父母之养,二不孝也;好货财,私妻子,不顾父母之养,三不孝也;从(纵)耳目之欲,以为父母戮(羞辱),四不孝也;好勇斗很(狠),以危父母,五不孝也。
——《孟子·离娄下》
二十四孝图(节选)
鲁迅
……
我所看的那些阴间的图画,都是家藏的老书,并非我所专有。我所收得的最先的画图本子,是一位长辈的赠品:《二十四孝图》。这虽然不过薄薄的一本书,但是下图上说,鬼少人多,又为我一人所独有,使我高兴极了。那里面的故事,似乎是谁都知道的;便是不识字的人,例如阿长,也只要一看图画便能够慆慆地讲出这一段的事迹。但是,我于高兴之余,接着就是扫兴,因为我请人讲完了二十四个故事之后,才知道“孝”有如此之难,对于先前痴心妄想,想做孝子的计划,完全绝望了。
“人之初,性本善”么?这并非现在要加研究的问题。但我还依稀记得,我幼小时候实未尝蓄意忤逆,对于父母,倒是极愿意孝顺的。不过年幼无知,只用了私见来解释“孝顺”的做法,以为无非是“听话”,“从命”,以及长大之后,给年老的父母好好地吃饭罢了。自从得了这一本孝子的教科书以后,才知道并不然,而且还要难到几十几百倍。其中自然也有可以勉力仿效的,如“子路负米”,“黄香扇枕”之类。“陆绩怀桔”也并不难,只要有阔人请我吃饭。“鲁迅先生作宾客而怀橘乎?”我便跪答云,“吾母性之所爱,欲归以遗母。”阔人大佩服,于是孝子就做稳了,也非常省事。“哭竹生笋”就可疑,怕我的精诚未必会这样感动天地。但是哭不出笋来,还不过抛脸而已,到“卧冰求鲤”,可就有性命之虞了。我乡的天气是温和的,严冬中,水面也只结一层薄冰,即使孩子的重量怎样小,躺上去,也一定哗喇一声,冰破落水,鲤鱼还不及游过来。自然,必须不顾性命,这才孝感神明,会有出乎意料之外的奇迹,但那时我还小,实在不明白这些。
其中最使我不解,甚至于发生反感的,是“老莱娱亲”和“郭巨埋儿”两件事。
我至今还记得,一个躺在父母跟前的老头子,一个抱在母亲手上的小孩子,是怎样地使我发生不同的感想呵。他们一手都拿着“摇咕咚”。这玩意儿确是可爱的,北京称为小鼓,盖即鼗也,朱熹曰:“鼗,小鼓,两旁有耳;持其柄而摇之,则旁耳还自击,”咕咚咕咚地响起来。然而这东西是不该拿在老莱子手里的,他应该扶一枝拐杖。现在这模样,简直是装佯,侮辱了孩子。我没有再看第二回,一到这一叶,便急速地翻过去了。
那时的《二十四孝图》,早已不知去向了,目下所有的只是一本日本小田海儇所画的本子,叙老莱子事云:“行年七十,言不称老,常著五色斑斓之衣,为婴儿戏于亲侧。又常取水上堂,诈跌仆地,作婴儿啼,以娱亲意。”大约旧本也差不多,而招我反感的便是“诈跌”。无论忤逆,无论孝顺,小孩子多不愿意“诈”作,听故事也不喜欢是谣言,这是凡有稍稍留心儿童心理的都知道的。
然而在较古的书上一查,却还不至于如此虚伪。师觉授《孝子传》云,“老莱子……常衣斑斓之衣,为亲取饮,上堂脚跌,恐伤父母之心,僵仆为婴儿啼。”(《太平御览》四百十三引)较之今说,似稍近于人情。不知怎地,后之君子却一定要改得他“诈”起来,心里才能舒服。邓伯道弃子救侄,想来也不过“弃”而已矣,昏妄人也必须说他将儿子捆在树上,使他追不上来才肯歇手。正如将“肉麻当作有趣”一般,以不情为伦纪,诬蔑了古人,教坏了后人。老莱子即是一例,道学先生以为他白璧无瑕时,他却已在孩子的心中死掉了。
至于玩着“摇咕咚”的郭巨的儿子,却实在值得同情。他被抱在他母亲的臂膊上,高高兴兴地笑着;他的父亲却正在掘窟窿,要将他埋掉了。说明云,“汉郭巨家贫,有子三岁,母尝减食与之。巨谓妻曰,贫乏不能供母,子又分母之食。盍埋此子?”但是刘向《孝子传》所说,却又有些不同:巨家是富的,他都给了两弟;孩子是才生的,并没有到三岁。结末又大略相象了,“及掘坑二尺,得黄金一釜,上云:天赐郭巨,官不得取,民不得夺!”
我最初实在替这孩子捏一把汗,待到掘出黄金一釜,这才觉得轻松。然而我已经不但自己不敢再想做孝子,并且怕我父亲去做孝子了。家境正在坏下去,常听到父母愁柴米;祖母又老了,倘使我的父亲竟学了郭巨,那么,该埋的不正是我么?如果一丝不走样,也掘出一釜黄金来,那自然是如天之福,但是,那时我虽然年纪小,似乎也明白天下未必有这样的巧事。
现在想起来,实在很觉得傻气。这是因为现在已经知道了这些老玩意,本来谁也不实行。整饬伦纪的文电是常有的,却很少见绅士赤条条地躺在冰上面,将军跳下汽车去负米。何况现在早长大了,看过几部古书,买过几本新书,什么《太平御览》咧,《古孝子传》咧,《人口问题》咧,《节制生育》咧,《二十世纪是儿童的世界》咧,可以抵抗被埋的理由多得很。不过彼一时,此一时,彼时我委实有点害怕:掘好深坑,不见黄金,连“摇咕咚”一同埋下去,盖上土,踏得实实的,又有什么法子可想呢。我想,事情虽然未必实现,但我从此总怕听到我的父母愁穷,怕看见我的白发的祖母,总觉得她是和我不两立,至少,也是一个和我的生命有些妨碍的人。后来这印象日见其淡了,但总有一些留遗,一直到她去世——这大概是送给《二十四孝图》的儒者所万料不到的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