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5-03-27 18:43:25
封面
版权页
献给
导论
第一部分 架构与生产
第一章 互联网架构的非法兴起
一、引子
二、互联网“非法兴起”的过程与实质
三、浮现中的法律问题与后果
四、框架的扩展适用
五、结语
第二章 赛博空间架构的构成及其法律
二、架构演进的逻辑
三、架构横向与纵向的基本维度
四、架构的衍生维度
第三章 当架构变得智能
二、架构理论中的人工智能
三、人工智能与我们:从游乐场/商场到工厂
四、人工智能如何(不正当)竞争
五、智能架构的生长与法律保障
六、结语
第四章 主权如何塑造网络架构
一、主权与信息基础权力
二、电信基础设施发展简史
三、域名与IP地址备案
第二部分 架构的微观结构
第五章 架构中的微观控制/生产机制
二、连接点:账户、认证与识别
三、作为生产资料的数据:生产与利用
四、作为黑箱的算法
五、规训:行为评分机制
六、围绕四要素开展的控制权博弈
七、结语
第六章 塑造数字身份:通过账户的认证与识别
二、数字账户的多重性质
三、基础身份认证的政治逻辑
四、商业导向的数字身份识别
第七章 商业模式视角下的“信息/数据”产权
二、“信息/数据”所有权与商业模式的关系
三、形式法治:两权分离如何发生
四、新经济如何要求对传统信息保护模式进行改造
五、两类数据资源池
第八章 从“治理软件”到“通过软件的治理”
二、软件架构与互联网架构
三、软件保护的政治经济学
四、计算机病毒与信息安全:创生性的后果
第九章 作为规则的算法
二、生产方式对算法责任形态变化的影响
三、算法如何变成规则
四、平台发包制下的算法规则
第十章 数字社会权力的来源:评分、算法与规范的再生产
二、理论分析框架:架构理论
三、评分的商业起源:从市场到平台
四、社会信用建设:作为平台的政府
五、评分对其他权力机制的整合性影响
第十一章 在线声誉系统:演进与问题
二、在线声誉机制的演进
三、声誉系统的失灵:炒信与歧视
四、结语
第十二章 架构理论下的脑机接口技术
二、从单一技术到生产方式变革
三、脑机接口架构的微观机制
四、反思技术规制的研究路径
第三部分 架构的未来
第十三章 网络安全、隐私与互联网的未来
二、谁保护赛博空间?
三、谁保护用户桌面?
四、主要的法律争议
五、互联网“入口”与新经济的商业模式
六、互联网的两种未来
第十四章 “3Q大战”的遗产
二、空间与数字圈地运动
三、干扰、不兼容与竞争秩序
四、用户主体性的削弱与重建
第十五章 架构的开放与封闭及其法律回应
二、互联网架构的生成和转变
三、法律如何回应架构的开放—封闭
四、架构之间的互联互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