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约健康百科丛书:居家康养康复怎么办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一章 居家康养康复

一 正确认识疾病与健康

1.为什么说人人都是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

关键词:健康影响因素 健康行为

责任具有法律和伦理双重意义,它指的是分内必做之事或因承诺必须履行的义务。责任人就是承担义务的个人或社会组织。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就是对自己的健康水平、健康状况负首要责任的人。按照大卫生、大健康的观念,我们每个正常的成年人都对自己的健康负首要责任,都是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

健康术语

健康:世界卫生组织对健康的定义——健康不仅为疾病或羸弱之消除,而系体格、精神与社会之完全健康状态。自1948年以来,该定义未经修订。

专家说

疾病对于人类的挑战从未停止过,不生病始终只能是一个美好的愿望而已。

世界卫生组织研究发现,影响健康的主要因素包括遗传因素、自然和社会环境、医疗卫生条件、个人行为和生活方式。而在这些因素中,唯独行为与生活方式是把握在个人手中的主要可控因素。所以,建立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关爱自己的健康,就是对自己的生命负责。健康既是自己生活、学习、工作卓有成效的基础,也关乎爱人、父母、子女及整个家庭的和睦幸福,更是对国家、对社会的应尽之责。以居家的生活常态进行康养康复,是每个人主动参与全面提升全社会健康水准最具性价比的方式。

《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倡导每个人都是自己健康第一责任人的理念。树立和践行对自己健康负责的健康管理理念,主动学习健康知识,提高健康素养,加强健康管理。家庭成员应相互关爱,培养形成适合家庭特点和自身实际的健康生活方式。尊重他人的健康权利,避免损害他人健康和社会公共利益。

健康加油站

2020年6月1日起《中华人民共和国基本医疗卫生与健康促进法》正式施行,以立法的形式规定了“公民是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标志着以“健康中国战略”为顶层设计,以《“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为行动纲领,以“健康中国行动”为推进抓手的国民健康保护体系全面形成。

(许志生 陈作兵)

2.为什么从疾病到健康是一个连续的动态过程

关键词:亚健康状态 生活方式

疾病与健康之间有一段灰色的地带,被称为亚健康状态。亚健康的发生可能与行为和生活方式因素、环境因素、生物因素等相关。在这一状态下,尽管我们没有疾病的症状,但也不是完全健康的状态。只有经过持续地、积极地康复,才能够恢复到健康状态。这是一个连续的动态过程。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健康和疾病是这个动态平衡的两端。

健康术语

亚健康:又称为次优健康状态,指持续3个月以上的慢性疲劳、生理功能减退(如循环系统、消化系统、免疫系统及神经系统等表现出的不适),以及对外界的适应能力下降。

专家说

疾病到健康是一个连续的动态过程

人体因其生理和结构特征,以及对疾病的易感水平和复原力,得以维持正常生理功能,不断适应外在环境。因此,人体始终处于某种动态平衡状态,而且这种平衡随时发生着变化。也就是说,任何人某一时刻其身体状况都是健康和疾病连续过程中的某一节点,而且这个节点在不断地变化着。当人体长时间处于损害健康的危险因素中时,平衡状态会被打破,进而身体可能会向疾病转化。

居家康养康复可持续促进健康状态

出院之后,虽然疾病已经得到医治,但在居家康养康复过程中,身体仍处于亚健康状态,表现为器官功能减退,免疫力下降。如果个体不加以注意,不进行积极康复,身体功能可能再次失衡,转而疾病复发并发展出各种并发症,或难以完全恢复健康。相反,如果采取适当的干预措施和康复手段,个体可以恢复健康。这个过程可能会受到许多因素影响,如遗传、行为、生活方式和环境因素等。为了促进病后康复,我们需要关注自己的健康状况,及时采取措施调整我们的行为和生活方式,包括戒烟、戒酒,多吃蔬菜、水果、富含蛋白质的食物,做到合理饮食和均衡营养,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选择合适的体育锻炼方式、循序渐进运动,主动寻求途径缓解心理压力、保证充足的睡眠等,最终促使生理功能全面恢复、生活能力提高、正常人际交往改善,并能重返工作岗位或校园学习生活。

(吴丹冬 陈作兵)

3.为什么无病≠健康

关键词:健康 亚健康 健康自我管理

受到传统观念和世俗文化的影响,大众往往会认为无病就是健康,健康与疾病是非此即彼的关系,容易简单地把健康理解为无病、无残、无伤。然而,世界卫生组织提出:健康包括躯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和道德健康,而不仅是指没有疾病和虚弱。因此,我们现在提倡的健康是整体健康,仅仅无病并不能说明就是健康的状态。

健康术语

功能障碍:指本应具有的生理功能不能正常发挥的状态。

老化:即衰老变化的过程,是人在生命过程中随年龄增长而产生的、削弱机体适应能力的生物过程的总和,也是机体或某个器官由幼嫩到衰老的生理功能和形态上的变化。

专家说

健康包括身体、心理和社会三个方面的良好适应及自我管理能力。健康使我们能够正常参与到日常生活、学习及工作中,并能积极应对周围环境改变,这一过程使得人们生活更快乐、满意,获得幸福感。

亚健康是介于健康与疾病之间的中间状态,具有向健康或疾病转化的特征。亚健康状态可能与个体行为和生活方式(不良饮食习惯、长期睡眠时间减少/睡眠质量差、运动减少、精神压力过大等)、近期经历过生活应激事件、经济水平、健康管理水平及其重视程度有关,可表现为某种程度的功能障碍。老年个体由于老化的影响,机体新陈代谢减缓、抵抗力下降,更容易出现亚健康状态。如果积极调整影响健康的个体行为和生活方式,做好自我管理,则可以促进机体向健康状态发展;相反,如果放任危险因素的发展,则机体可能逐渐恶化至疾病状态。处于亚健康状态的个体可能出现生理、心理或社会交往不适的症状,严重时影响个体学习、工作或生活。因此,即使无病也应该关注自身功能,提高健康水平,达到并保持最佳健康状况。

(吴丹冬 陈作兵)

4.为什么居家康养康复是回归健康的必经之路

关键词:居家康养康复 康复指导

居家康养康复是患者回归生活、重返健康的必经之路。患者在出院之后,即便疾病得以控制或治愈,但生理功能往往还未完全恢复。此时可以在居家环境中进行各种康复训练,包括日常生活能力训练、运动锻炼、心理调适等。

专家说

生理功能恢复往往需要很长时间

以脑卒中、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简称慢阻肺)等为例,虽然短时间内疾病症状能够得到有效控制,但患者生理功能恢复时间很长。这些患者在住院治疗的过程中往往向往暌违已久的家庭生活,最终会回归家庭,但此时仍有很多患者尚未完全恢复,甚至还有一大部分人无法独立生活。

居家康养康复能有效促进患者重返生活

患者离开医院后,居家进行持续康养康复能更好地促进生理功能恢复,不仅可以避免因外出治疗而产生的不便和压力,还可以从患者的实际生活需求出发进行个性化设计、调整,患者在熟悉且舒适的环境中接受规范的康复指导,通过持续的康复训练促进健康。

健康术语

居家康复:是指有一定专业水平的康复人员,到病、伤、残者家里提供上门康复服务,使康复对象在家中就可以延续既往在康复机构内享受的康复服务,减少患者患病后失能的发生,提升自我康复能力。

健康云课堂

如何实现居家康养康复

(吴丹冬 陈作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