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回八一小山村,日常过日子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5章 进县城1

第5章进县城1

余坤安与余坤清各自背着背篓,出发去县城。从余坤安他们村步行至县城,可以抄小路,但是即便是脚程快大约也需要五个小时。此刻,约莫下午两点,他们必须赶时间,赶在收购站关门之前抵达县城。于是,两人计划先前往镇上搭乘班车,以节省时间。

他们沿着蜿蜒的小径前行,不久便来到了蒙河之上那座横跨两岸的石拱桥前。石拱桥桥身呈优美的弧线,桥下河水潺潺,昼夜不息。

这座石拱桥,名为“虹渡桥”,以青石板铺就桥面,三孔相连,全长七十六米,宽三点五米,横跨于余湾村与田坝村之间,是余湾村通往外界的必经之路。历经二百余年的风雨沧桑,它依旧坚固如初,每年村里都会组织人力进行修缮。或许是因为桥名取了“洪渡”的谐音,在余坤安的记忆里,蒙河始终温柔流淌,即便暴雨倾盆,河水也只是变得浑浊,从未泛滥成灾,淹没沿岸的庄稼。村里还开凿了数条水渠,引蒙河的水灌溉农田,可以说,蒙河就是两岸村庄的母亲河,滋养着这片土地上的生灵。

过了石拱桥,再走走就是相对地势比较平坦的田坝村了,田坝村名副其实,就是一个平坝子。这里地势开阔,道路平坦。田坝村因村委的远见卓识,不仅种植水稻,还大力发展烤烟等经济作物,因此村民生活较为富足,村中甚至拥有两台拖拉机,而余湾村至今仍依赖人力或马车进行运输。就连孩子们上学,余湾村的孩子也要步行四十来分钟,前往田坝村的村小学就读。

余坤安与余坤清走过石拱桥,行至田坝村的烤烟房时,恰逢村里的拖拉机正在装载打包好的烤烟。余坤安上前询问,得知这批烤烟正是要运往县城的烤烟收购点,而且还是今年的最后一批。两人喜出望外,便搭上了这趟顺风车,一同前往县城。他俩也和司机熟悉起来,知道司机叫赵前进。

一路上,余坤安俩人与司机赵前进闲聊起来,同时欣赏着窗外不断变换的风景,讲眼前的景象和后世做对比,心中不禁感慨万千。

约莫一个小时后,他们抵达了县城。县城与乡村的景象截然不同,有楼房,街道又宽又干净,其中不乏六层之高的建筑,街道中心还有街心花园,为这座小县城增添了几分雅致。赵前进将他们放在街心花园后,还贴心地询问了他们的返程时间,表示时间出入不大的话可以顺路接上他们。

余坤安俩人对现在的县城尚属陌生,阿清是平时都是和余坤安在镇上混,而余坤安虽曾踏足此地,但时隔多年,记忆已有些模糊不清。于是,余坤安大致估算了一下时间,觉得大约六点左右,他们可以在街心花园等候赵前进。赵前进此行是将烤烟运往烟厂旁的专门收购点,到时候还需等待检验人员为整车烤烟评定等级,因此会有点耗时间。

赵前进离开前还特意为他们指了方向,告知供销社的收购点就设在物资市场大楼旁。余坤安二人谢过赵前进后,便朝着不远处的物资市场走去。他们直奔收购站,只见柜台后坐着一位戴眼镜的中年男子,态度很和蔼。见他们走近,男子便主动开口问道:“老乡,你们是要卖些什么?”

余坤安将背篓递到男子眼前,说道:“同志,我们上山挖了些黄精和松菇,想问问现在收购站还收不收这些?”

中年男子仔细看了看背篓里的货物,赞道:“哟,你们带来的黄精和松菇个头都不小嘛。现在都收的。”

“同志,那收购价是多少呢?”余坤安问道。

中年男子温和地回答:“你们这是新鲜黄精,一等黄精三块二一斤,二等两块六一斤,三等一块二一斤。你们带来的黄精等下还得分拣一下。松菇的话,一等货一块二一斤,二等货六毛一斤,太小的我们现在不收了。”

余坤安说:“那麻烦同志帮我们看看该怎么分拣吧。”

中年男子从柜台下抽出两张旧报纸铺好,示意他们将黄精和松菇分别拿出来。

自打进了收购站就沉默不语的余坤清,这时忙不迭地帮着把黄精一个个捡出来放在报纸上。

黄精和松菇全摆出来后,松菇看起来还挺多的。

中年男子看了看松菇,因为之前是看着余坤安从背篓里一个个拿出来放在报纸上的,所以直接说道:“你们的松菇个头都挺大,就都算一等货吧。”

接着,他开始分拣旁边的黄精。

等黄精分拣完,余坤安看了看,大致是十五到二十年的算二等品,二十年以上的算一等品。

等中年男子称完松菇和黄精,报出数量:“松菇五斤六两,二等黄精四斤二两,一等黄精六斤四两。”

然后他拨弄了几下算盘,对他们说:“一共三十八块一毛二分,你们也算算对不对得上数。”

余坤安刚才在心里已经算过一遍了,大数额没错,便直接回答:“同志,我们相信你,肯定没错。”

中年男子笑了笑,开了张收购单给余坤安,写上货物名称、价格后,让他签字。然后递给旁边小窗口里的中年妇女,让余坤安找她领钱。余坤安拿到三张十元大团结、一张五元纸币、三张一元纸币、一个一毛硬币和两个一分硬币。他对着窗口里的中年妇女笑笑:“谢谢姐。”中年妇女见他一个年轻俊朗的小伙子叫自己姐,也笑着回应:“你数好钱哈。”

“好的。”余坤安回了中年妇女一句,然后对着中年男子笑着说:“同志,谢谢你了。”

他顺便看了眼挂在墙上的钟表,才四点刚过,时间还充裕,便背上背篓招呼余坤清向外走去。

“安子,咱们这回发财了,整整38块钱呐,好多钱!”余坤清好似刚刚从一场美梦中惊醒,跟在余坤安身后走了几步,突然猛地一把抓住余坤安的手臂,情绪激动得声音都有些颤抖。

余坤安轻轻甩开余坤清的手,脸上挂着几分得意的笑容,说道:“这才哪到哪呀,就38块钱,瞧把你乐成这样。”

“安子,你就别在这儿装模作样啦!城里那些工人,一个月工资才21块,咱这一趟赚的钱,比他们一个月工资还多出不少呢,哈哈,这下咱可真是发了!!!”余坤清很兴奋。

紧接着,他又兴致勃勃地提议道:“安子,咱明天还去山里,以后就多往山里跑,照这么下去,咱指定能发大财,哈哈,要发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