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章 金桥银行瑞和支行
9月的柳州,像一个情绪多变的孩子,刚刚还是乌云密布,豆子大的雨点密密麻麻、噼里啪啦地砸落,不一会儿就有阳光穿透云层全力蒸烤大地,仿佛是大地也受不了这突然的热烈,于是开始大口的喘息,这让空气变得更加潮湿闷热起来。而在这闷热之中,分散在各个街巷的螺蛳粉店更是不甘示弱,一股子浓郁的酸辣香气开始肆意飘散,带着柳州的热情与豪爽异常霸道的钻进人们的鼻腔,成为这座城市独特的味觉标识。在柳江东岸的城中区瑞和大厦一楼,蓝底白字的“金桥银行”四个大字格外显眼,这里是金桥银行瑞和支行的营业网点,也是我上了一年班的地方。
瑞和大厦周边原来是棚户区,去年开始改造,要在这里盖一个临江的商业区,叫“龙城广场”。这段时间正在拆迁,路边到处都是砖头瓦块。以前住在这里的居民都拿到了拆迁款,腰包都鼓起来了,这也让瑞和支行的业绩增长飞快,员工的绩效越来越高。因为下雨稍微安静了一会儿的工地此刻又叮叮当当的响起来,伴随着各种施工车辆和机械的轰鸣声,我坐在相对密闭的柜台都听的清清楚楚。
我叫伍陆柒,起这个名字是因为我老爹年轻的时候在我老家县城的银行网点当过几年保安,后来据老伍说是因为一个客户在银行网点闹事,他去劝阻时候客户打了他一巴掌,他受不了这气于是给了客户一棍子,结果被开除了。回村里继续做农民的他总是会怀念起在城里工作的日子,觉得银行人不用风吹日晒、天天数钱、工资又高别提多爽。所以和我妈生下我这个小伍之后,便用人民币大写的方式给我取名伍陆柒,好记是好记,但就是笔画数太多,刚上学时候没少受罪。
老伍对我寄予厚望,希望我能考个好大学,毕业之后可以在县城的银行上班,一方面老伍认为他在那边认识人,他当保安时候在柜台的小伙子现在已经在县支行当行长了;另一方面老伍希望我进去后能当领导,也算弥补了他当年的遗憾。高中毕业之前,我很争气,小学考双百、初中是乡中学的前五、高中是县高中的前十,重点大学培养对象。高考的前一天老伍很高兴,已经在考虑我拿到重点大学录取通知书之后在县城哪个茶馆吃饭、请哪些亲戚朋友。我们在考场旁边的一家小旅馆入住后,老伍便带我去楼下的烤串准备犒劳我,这种东西村里定然是吃不到的。
事实证明“不要中场开香槟”这个道理是相当有道理的,考试当天的凌晨大约3点多,我因腹中一股子突然的绞痛醒来,意识到不对的我第一反应是往厕所冲。刚揭开马桶盖,一阵“咕噜咕噜”的肠鸣声在腹内响起,仿佛是一场可怕风暴的前奏。随后,那股势不可挡的腹泻感汹涌而至,排泄物以一种近乎失控的状态喷射而出,仿佛是一场失控的暴雨,无情地砸落在地面上……高考的两天里,我就是在这样的状态中度过,最难受的时候是考试期间,我肚子疼的冷汗直冒,笔都拿不稳,题也看不清,就这样稀里糊涂的考完了。奇怪的是最后一场考试考完后,不舒服的感觉立马消失。老伍看到我这几天的状态基本上已经预知了结果,考完试回家的路上,老伍很冷淡的对我说:“不是都考完了吗,把你的眼镜摘掉后面别戴了,考不好的话会被咱村人笑话……”我听了后心里有着深深的刺痛感。
考试结果出来后,果然成绩很不理想,但好歹是考上了,老伍问我要不要补习再考一次。我拒绝了,我觉得让我再回到高中,看到熟悉的老师和学弟是一件很丢人的事情。我在没有任何人帮助的情况下拿出中国地图画了几个离家远的区域的圈,然后选择这些区域内的大学填报志愿,最终被柳州财经大学这所我完全没有听过的二本院校录取了。2010年9月,我独自坐上了从大西北南下的绿皮火车开始求学,2014年6月,我从柳州财经大学毕业,并通过校招加入了金桥银行柳州分行后,被分配到了瑞和支行网点做柜员,虽然没有在老家县城做柜员,但也算是圆了老伍的梦。金桥银行是国有大行之一,在很多人看来,能考上就是端上了金饭碗,和公务员没什么区别,我也为此感到庆幸。
今天的网点和往常没有什么区别:早晨7:00开始接库车(银行网点的现金、印章、重要凭证在每天下班后装入库箱,由武装押运车送到当地的金库,第二天营业的时候再送回到各个网点),库箱入口后大概7:30开始开晨会。我们的网点经理李琳是二十年的老员工,她不是那种每天早晨让员工站两排不停PUA员工的人,当有重要事情的时候我们就认真开个会传达上级指示;只是日常工作没啥特别事项的话我们就一起拍个开会的照片发到管理群里,让领导看到我们开会了,然后大家可以坐下来一起吃吃早餐聊聊天,这在其他网点的人看来是很不可思议的事情。
早晨8:00大家就要站在各自的岗位整理东西、检查设备准备营业了。我和另外两个柜员王三石、王胜利外加业务主管张薇需要进入高柜区,这里是办理如“存款”“取现”“办理银行卡”“修改密码”等银行基础业务的地方,四周被摄像头环绕,我们隔着特种玻璃为客户服务。按照金桥银行的考核方式,我们高柜区是赚不到什么钱的,所以在这里干活的要么是新人锻炼(比如我和王三石)、要么就是没有机会升职的老人(比如王胜利),算是网点地位最低的几个人,每次发工资只能等着外卖低柜区的同事赚了钱,网点经理再酌情分给我们。但高柜区又是每天办理业务频率最高的地方,都是客户的基础服务,也是客户对银行服务感知最强烈的地方,这种明明干了很多工作但不被认可的感觉让我和同样是新员工的王三石都觉得很憋屈。但我们内心还是有一点盼头,金桥银行每年都会招收新员工,今年的新员工据说已经招收完毕在培训了,等他们来了我们就有机会出去大堂低柜区办业务了。
低柜区其实也不轻松,因为他们背负了为网点赚钱的一些指标,瑞和支行的低柜区的客户经理是周星泽,山东大汉,主要负责个人贷款、商户收款、信用卡、保险这些指标;大堂经理杨逸云主要负责理财、贵金属、证券开户、信用卡这些指标,这种分工并不是说只能干这些活,仅代表工作的倾向性,他们之间也会相互配合。整个网点这个月能发多少绩效,基本上就是由他们的工作决定的。而网点经理李琳工作起来更是拼命,外人看来她是行长,实际上她要做的工作可不容易。不仅需要处理和上级行的沟通,还要维护大客户,有时候也要站大堂营销客户,有次李姐中午出去陪客户吃饭喝了酒,回来后发现网点人太多又开始站大堂分流,协助客户处理业务,结果被客户发现她喝酒了之后举报,为此被分行在内部网站上做通报批评,还写了检查在市分行会议上大声读完……
高柜区、低柜区、网点经理、外加一个50多岁的保安老何,便是我们金桥银行瑞和支行的所有人了。
午餐时间,也正是周围公司和工地下班的时候,往往会有不少人趁着这个时间段来网点办理业务,所以网点几个人要轮流换着吃饭,保安老何的家在附近,中午会回家吃饭。网点经理李琳一大早“开完会”就带着客户经理周星泽出门跑客户了,大厅和低柜业务由杨逸云一个人负责,等王胜利吃完饭后回来换她吃饭。此时高柜区剩我和王三石两个人,客户零零散散的来,大都是旁边工地的工人或拆迁户来取钱,要么三五成群让我们俩手忙脚乱,要么连续一二十分钟没有人。没有人的时候,我就和王三石通过金桥银行内部的聊天软件金桥通聊聊天,电脑上的一些隐秘角落还有老柜员们留下来的电子书,也可以用来打发时间,前提是不被摄像头拍到、不被主管张薇看到,否则就有大麻烦了。
自从”龙城广场“项目开始动工以来,好几个拿到拆迁款的人被骗,一时间闹的沸沸扬扬。为此LZ市政府联合金桥银行柳州分行出了一个政策:“拆迁款只能通过纸质存单发放,只能本人前来领取,领取时候都要向客户询问资金用途,并让客户填写《反诈骗知情同意书》”。为此我们没少遭受客户们的白眼,得到的回答大都是“我自己的钱怎么花关你屁事......”,遇到这种情况我们也只能微笑面对,耐心解释,客户骂完了之后往往也只能接受,“老实交代”,不然是取不出钱的。
“客户自己的钱,想怎么花就怎么花,被骗也是客户自己的选择判断,关我们什么事,这政策是哪个大聪明想出来的!”王三石在内部通讯软件金桥通上给我发了一条信息。
”领导怎么要求怎么干,尽职免责呗,等你老王当了行长再改政策“。
“切!”王三石在群里不可置否。
我有时候想,我们一个柜员每天要处理一两百笔业务,这些业务大都是取款、存款、开户、改密码这种服务性质的,不仅要受气,还学不到什么知识,和真正的金融工作还是有差距的。现在很多互联网公司的业务都能够在网上办理,什么时候银行也可以这样就好了,我们就可以在大厅做营销赚绩效或者出门跑业务,每天在这里就跟坐牢似的……
正和王三石有一搭没一搭的聊着,我透过柜台玻璃看到门口走进来一位男客户,头发湿漉漉的,脸部似乎被什么东西划破了,留下两道新鲜的血痕。穿着白色T恤被刚刚的雨水打湿了粘在身上,黑色短裤也因湿透了贴着大腿、脚踩一双被磨得黝黑的拖鞋。我对这人的第一印象很不好,但还是挺直了腰板,做出微笑的表情看着他走向了取号机,接下来的流程便是大堂经理杨逸云询问客户办理的业务类型,然后决定让客户取号来柜台办理业务还是带去自助柜员机办理业务。我看到客户从兜里掏出一个塑料袋,又从里面拿出了一张皱巴巴的存单,便知道是高柜柜台的活。
“不说了,来活了”,我在金桥通给王三石回了一句,便将鼠标移到了叫号按钮,等看到取号机吐出了打印的号单,我就准备点下去。
”不好意思先生,这张存单不是您的,按照要求只能让本人来取“。我听到了杨逸云的声音。
“这是我身份证!”
”这是我老婆身份证!“
“这是我家的户口本!”
”你,把我家的钱立马给我取出来!“
男人开始大声的说话,每说一句便从塑料袋中掏出一个东西重重拍在取号机旁边的桌子上。
“唉,又来一个闹事儿的......”我看到了电脑右下角小气泡弹出了王三石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