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瑞麟针灸经验集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前言

1990年,人事部、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发出《关于采取紧急措施做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的决定》,有如中天之日,光照杏林大地。笔者(宋南昌、宗重阳)有幸忝列第一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之一宗瑞麟教授门墙,每周3次随侍师侧,耳濡目染,白天应诊于病室之中,夜晚挑灯于黄卷之前,将宗瑞麟教授的学术思想和宝贵临床经验加以整理、总结,基合师意。

本书编排的内容主要为笔者结业时所整理宗瑞麟老师的临证医案、医话,以及先生的学术论文。

毫针的针刺手法是本书的重点之一。针刺手法历来为医家所重视,认为其是针灸临床处方不可忽视的一个环节。宗瑞麟教授在针刺手法上长于轻灵取胜,进针之技主张以稳、轻、直、匀、小为要,擅用徐捻轻压之轻刺激法治疗,其轻柔无痛或微痛的操作术,让人无恐针灸之感。本手法尤适用于老年人、儿童及体质虚弱、体形瘦小、畏针者,临床亦多用于虚寒证或慢性病患者。

宗瑞麟教授善用耳诊耳压法,这是在耳针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治病方法。耳与机体及经络脏腑有着密切联系,当机体患病时,往往会在耳郭的相应部位上出现各种反应点,由于个体差异,出现的反应点也各不相同。

为精确找准耳穴,宗瑞麟教授自制了金属(铜、铝)点耳棒,即探棒。用探棒在患者的耳郭上进行探测,选取最敏感的阳性反应点(多为出现刺痛的点,也可能为出现耳郭充血、发红、发胀或灼热、出汗、放射感的部位)稍加压,使皮肤出现一个小凹陷,即压痕,作为耳压点的标志,然后行贴压术。书中所录医案、医话几乎都记载有耳诊耳压方面的内容,为本书特色之一。

宗瑞麟教授自20世纪60年代始,潜心研究子午流注理论,认为按时取穴类针法乃是利用人体气血应时盛于某经某穴的原理,以顺水推舟,因势利导,促进气血流注,从而达到调理气血、调和阴阳、驱逐病邪的目的。宗瑞麟教授不仅将子午流注理论应用于毫针取穴,按时选择气血旺盛经穴而刺之,而且也将此理论应用于指导耳压取穴,依不同时辰进行贴压,用于治疗一些久病顽疾,尤其对于按时、定时发作或加重,表现出很强时间规律的病症效果较好,如定时发作的腰痛、坐骨神经痛、头痛、腹痛、泄泻、奇痒等。

本书稿成之后,承蒙江西中医药大学原针骨系名誉主任、江西省针灸学会原会长魏稼教授题字,江西中医药大学原针骨系主任、江西省针灸学会原副会长兼秘书长黄延龄教授赐序,在此一并表示感谢!

编 者

2021年1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