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9章 红日(存目)
吴强
吴强(1910—1990),原名汪大同,江苏涟水县人。著有短篇小说《电报杆》《激流下》,中篇小说《三战三捷》《养马的人》,长篇小说《红日》《堡垒》,散文集《咆哮的烟苇港》,独幕剧《一条战线》《激变》,长篇报告文学《英雄的业绩》,文学评论集《文艺生活》等。
《红日》自1957年3月连载于《延河》,同年由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年出版修订本。小说主要描写了1946年秋末到1947年夏初,陈毅、粟裕统率的华东野战军转战南北,粉碎国民党进攻,为解放全中国开辟了一条胜利的道路。作品以华东战场沈振新、梁波率领的部队为中心线索,以涟水、莱芜、孟良崮三场战役为主要情节,通过涟水战役失利、莱芜战役大捷以及孟良崮战役这三场有着不同结果的重大战役,反映了我军由弱到强、由战略防御到战略反攻的胜利进程,歌颂了毛泽东的军事思想和人民战争的巨大威力。
作品成功塑造了我军各级指战员的英雄形象。军长沈振新、副军长梁波都是我军高级将领,沈振新经历了长期革命战争,复杂的战争环境造成了他果断、威严的性格;梁波性格比较外向,他平易近人,更善于做思想工作。团长刘胜、连长石冬根则是我军中下层干部的形象,他们都出身于农民,对党和革命事业无限忠诚,对敌人有着刻骨的仇恨。但刘胜爽直、果断,却又脾气暴躁,想法片面;石冬根勇毅、刚强,却简单幼稚,容易上当受骗,中了敌人的假投降计谋。他们二人都是在战争和生活中不断克服狭隘的农民意识,逐渐成长成熟起来的,这使得作品更加真实可信。此外,小说还成功刻画了国民党高级将领张灵甫,真实地写出了这一反面人物深谙韬略、骄横狂妄、刚愎自用的性格特征,展示了他复杂的内心世界,为当代文坛提供了有益借鉴。
在艺术方面,《红日》在不违背生活真实的基础上,大胆开拓题材领域,一方面真实描写了涟水战役失利后我军的沮丧情绪,干部战士大都是成长中的英雄,反面人物也没有概念化、脸谱化;另一方面,作者把笔墨集中在战场的拼杀格斗上,极为震撼,同时穿插描写后方生活,尤其是对沈振新与黎青、梁波与华静等家庭与爱情生活的描绘,不仅打破了战争题材不能写爱情的清规戒律,也使作品更加接近生活的真实。
(王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