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世界的莎士比亚研究:新材料与新视域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四 国内莎士比亚生平研究特征

通过较为详尽地梳理莎士比亚进入中国以来的生平研究可以发现,国内莎士比亚生平研究主要呈现出以下特征。

第一,20世纪国内学界关于莎士比亚生平研究主要呈现两个阶段性特征:1900—1949年国内学界有关莎士比亚生平研究主要以译介、介绍为主;1950—1999年,或者更准确地说,自20世纪80年代起,国内学者大多将莎士比亚问题、莎士比亚之谜当作严肃学术问题进行探讨。国内莎士比亚生平研究呈现出繁荣的景象,相继出现了研究莎士比亚生平或传记的重要著作,如梁实秋的《名人伟人传记全集——莎士比亚》(1980),赵澧的《莎士比亚传论》(1991),刘丽霞、曾繁亭的《世界十大文学家:艾汶河畔的天鹅》(1999)等著作,还出现了一批探讨莎士比亚问题与莎士比亚之谜的学术论文,如孙家琇的《所谓“莎士比亚问题”纯系无事生非》(1986)、李伟民的《莎士比亚之谜》(1998)等文章。可以说,20世纪80年代是莎士比亚生平研究在国内学界的转折点。

第二,进入21世纪以后,国内莎士比亚生平研究仍在继续,虽然数量不多,但也出版了一些专门的莎士比亚传记作品,如周姚萍编写的《世界伟人传记:莎士比亚》。相较于20世纪莎士比亚生平研究的两个阶段, 21世纪莎士比亚生平研究最为显著的特征恐怕便是对英美学界莎士比亚传记的评论,其中国内学界评论最多的当属格林布拉特的那本《俗世威尔:莎士比亚何以成为莎士比亚》[20]一书。

第三,总体而言,国内莎士比亚生平研究尽管对莎士比亚之谜、莎士比亚问题有所探讨,也出现了几部重量级莎士比亚传记,为我国莎学研究做出贡献,但国内莎士比亚生平研究,诸如传记,大多是在对莎士比亚的一生进行梳理的基础上有所阐述。这是一种生平研究的常见方法,英语世界中也多有运用此种方法进行生平研究的著作。

本研究以梳理与研究英语世界莎士比亚研究新材料与新视域为宗旨,鉴于国内已有传统莎士比亚传记书写(如梁实秋的《名人伟人传记全集——莎士比亚》,刘丽霞、曾繁亭的《世界十大文学家:艾汶河畔的天鹅》,周姚萍的《世界伟人传记:莎士比亚》)、结合作品分析来考察莎士比亚一生的生平研究(如赵澧的《莎士比亚传论》),笔者便不再赘述,仅梳理和研究国内有关莎士比亚生平研究不曾涉及或尚未引起充分关注的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