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一章 地域景观
如前文所言,人们在追求心灵栖所时,往往首先给自己划定一个地方范围,罗宾逊为自己的小说人物划定的范围是美国西部(含中西部)。她出生在远西部的爱达荷州,并以自己的出生地为背景创作了她的小说处女作《管家》。在《我的西部之根》一文中,罗宾逊曾经对《管家》的区域性特点给予了明确的解释:“我开始写作《管家》时,确信这将是一本关于西部的书,那是我幼时和家人生活的地方,也是人们由于代代误读并不了解的地方。”(Robinson,1993: 165)。她在讲习和接受采访的时候,也每每为西部传统辩护,为听众阐述这一区域的历史、文化和教育等。但与此同时,我们看到她的核心代表作——基列系列作品(《基列家书》《家园》《莱拉》《杰克》)都围绕中西部展开。其中,前三部作品将目光投射至爱荷华州的基列小镇,而《杰克》则将关注点转移至中西部重要的交通港口城市——圣路易斯。也正因为罗宾逊作品对中西部区域的持续关注和塑造,她被2016年版的《中西部文学辞典》(Greasley,2016)收录其中,并被评论界称为“中西部伦理学家”(O'Rourke,2004: 63)。2020年冬,在就最新力作《杰克》的出版所接受的采访中,罗宾逊这样解释她在文学创作中对区域的关注:“我非常希望我的创作主题能在某个时候回到爱荷华州,我在这里(指《杰克》的空间背景圣路易斯)感觉有点疏远。坦率地说,如果我的小说偏离了中西部地域,我自己都会感到惊讶,因为我已经思考了这么多年,研究了这么多年,直到越来越喜欢它。”(Zhang,2020)罗宾逊如此坦诚的表述把自己创作中的地域关怀表露无遗,可以说,地域关怀是她创作的核心动机之一。[1]就罗宾逊小说的地域关怀,我们需要理解的是:她所关注的地域既包括远西部的出生地,也包括她长期工作和生活的中西部,在多数采访中,作家泛用西部指代那片土地。依据创作重点来看,中西部是她重点书写的区域。基于这样的理解,我们对罗宾逊小说的讨论将以其重点关注的中西部区域为核心,但不囿于简单的行政地理学划分,时常会随着她的笔,触及远西部的文化疆域,自由地游走于作家所勾勒的西部图景中。
当人们把目光投射到某一地域的时候,景观是他们所观察到的显在之物。关于景观定义,《中国大百科全书》(1990: 434—436)对此进行了概括:①某一区域的综合特征,包括自然、经济、人文诸方面;②一般自然综合体;③区域单位,相当于综合自然区划等级系统中最小一级的自然区;④任何区域分类单位。当然,这种基于地理学概念的景观定义是不足够支撑文学阐释的。这里,我们从词源发展的角度来梳理这一概念的衍变。景观(Landscape)是一个美丽而难以说清的概念,是一个看似简单实则含义丰富的概念(俞孔坚,2002: 15)。“景观”一词最早出现在希伯来文的《圣经·旧约全书》中,用于对圣城耶路撒冷瑰丽景色的总体描述,与犹太文化有关。在欧洲,8世纪末古日耳曼语中出现了“Landschaft”一词,意指地区、地域。约于16与17世纪之交,荷兰语“Landschap”作为描述自然景色特别是田园景色的绘画术语引入英语中,演变成现代英语的“Landscape”一词,泛指陆地自然风景(转引自黄清平、王晓俊,1999: 74)。在古汉语中并没有“景观”一词,这一词汇由日本留学生引进中国,最早于1930年出现在陈植先生的著作《观赏树木》中(转引自林广思,2006: 22)。从景观概念的直观意义来看,视觉、听觉、嗅觉和触觉所观察到的物体都可以称之为“景观”。其中,涉及视觉属性的景观较多,也更容易被大众接受和理解,如在特定地点,位于我们视域范围内的地球表面和天空就是景观。这样的定义界定鲜明,但容易造成景观一元化,即物化的误解。事实上,景观是具有审美功能的景物,其内含包括人对客观事物的一种心理感知。可以说,景观不是物体的本身,而是“景”与“观”的结合,同时“景观”作为一个“知觉”的名词,由自然和文化两个维度组成,也就是说景观不只是物理实体,也是一种心理社会和文化(吴明霞等,2016: 86)。
从如上景观概念的不断演变中,我们认为:这一概念包含物理实体和心理感知两个维度,物理实体是景观的起点,往往与人们生活和所处的地方相关,是人们存在的基础。当然,物理实体性景观并不能被理解为客观的、等待被填充的空白的地理空间。地理空间并不是统一和同质的,它总是会有着自己的名字,总会被赋予直接而深刻的体验,即心理感知:孤寂的、抚慰的,或是危险的。从这个角度来说,任何地域都不可避免地会在存在中被延展。人们记忆中的地方,加之人类对这一地域改造、施予作用而形成的人文印记都深深地渗入景观的塑造中,成为景观研究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所以,对景观的研究不仅应该包括对在某一地域的山川河流、草木花卉、花鸟鱼虫、日月星辰等自然元素的考查,也应该含有对建于这一区域范围内的道路交通、房屋设计、室内陈设等人文元素的研究。本章将立足于中西部地域,围绕景观所囊括的自然元素和人文元素进行深入分析,汲取自然养分,获得精神滋养,发现生命真谛,开启地域心灵探索之门。第一节将以自然基本元素为基点,深入探讨小说中的多样自然景观,回归自然,在自然中达致圆满和充实,并发现心灵的依托。第二节透过人们居家生活和百年交通发展的景观痕迹,更深入地解读栖息之所的内涵和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