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导论:追问和追寻政治“是其所是”的三种方式
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只要有人类存在,只要人们愿意生活下去并意欲过上整体性的好生活,政治事实就必然存在。而在诸种学科或学问中,有关政治事实的理论研究似乎与其他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同样长久,甚至可以说,有关政治事实的学问乃是有关人和社会之最根本问题的学问。亚里士多德在《尼各马可伦理学》《政治学》和《论灵魂》中,在讨论伦理学与政治学的关系时,曾明确指出政治学乃是“考察高尚〔高贵〕与公正的行为”的科学。“如果在我们活动的目的中有的是因其自身之故而被当作目的,我们以别的事物为目的都是为了它,如果我们并非选择所有的事物都为着某一别的事物,那么显然就存在着善或最高善。那么关于这种善的知识岂不对生活有重大的影响?如若这样,我们就应当至少概略地弄清这个最高善是什么,以及哪一种科学与能力是以它为对象的。看起来,它是最权威的科学或最大的技艺的对象;而政治学似乎就是这门最权威的科学。因为正是这门科学规定了在城邦中应当研究哪门科学,哪部分公民应当学习哪部分知识,以及学到何种程度。我们也可看到,那些最受尊重的能力,如战术、理财术和修辞术,都隶属于政治学。既然政治学使其他科学为自己服务,既然政治学制定着人们应该做什么和不该做什么的法律,它的目的就包含着其他学科的目的。所以这种目的必定是属人的善。尽管这种善于个人和于城邦是同样的,城邦的善却是所要获得和保持的更重要、更完满的善。因为一个人获得这种善诚然可喜,为一个城邦获得这种善则更高尚,更神圣。”[1]那么,什么才是政治的“是其所是”呢?约有三种提问方式和追问方式:政治学、政治伦理学和政治哲学。预先标划出三种追问方式的异同,继而规定出政治“是其所是的东西”,最后对当代政治事实作出学科高度上的沉思和问题深度上的发掘,则是我们“直面政治事实自身”的理论旨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