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不要叫我林小猪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15章 云海诗心

假日里的黄山人山人海,黄山脚下被一层薄纱般的薄雾温柔笼罩。

湿润的空气中,泥土与草木交织的芬芳,宛如大自然精心调配的馥郁香水,悠悠沁入心肺。

林潇竹伫立在登山口,目光沿着蜿蜒的山路向上延伸,试图穿透人群的遮挡和厚重的云雾,看清山峰的全貌。然而,高耸入云的山峰在云雾中若隐若现,宛如神秘的巨人,更显巍峨磅礴。他下意识地反复紧了紧鞋带,可小腿肚子还是不受控制地微微颤抖。雨后的石阶泛着青黑色的光,湿漉漉的,仿佛一条蛰伏的巨蟒,随时准备吞噬每一个前来挑战的人。

“要不......”他艰难地咽了咽口水,喉结上下滚动,声音中带着难以掩饰的怯意,“你们三个上去?我在山下等,顺便看着三轮车。”此时,那辆三轮车就像一座坚固的堡垒,给了他逃避未知挑战的借口。

方雪晴推了推眼镜,镜片闪过一道冷光,将她内心的坚定与理智藏于其后:“车已经锁好了。”她的语气斩钉截铁,毫无商量的余地。

乔墨溪摇晃着手中的登山杖,杖身上雕刻的鹤纹栩栩如生,每一根羽毛都仿佛在风中飘动,顶端系着的红绳铃铛,随着她的动作发出清脆悦耳的声响,宛如山间灵动的鸟鸣:“我特意准备了四根,这根最轻的给你。”这根登山杖仿佛承载着希望,召唤着林潇竹迈出第一步。

齐铮默默打开背包,里面四套雨衣码放得整整齐齐,雨衣的材质轻便且防水:“气象预报说午后有阵雨。”她的声音轻柔却笃定,让人莫名安心。

三双眼睛同时聚焦在他身上,林潇竹似乎听到自己膝盖发出的抗议声。在三人炽热的目光下,他犹豫片刻,最终无奈地接过登山杖,迈出了攀登黄山的第一步。

登山道上,青苔像一层滑腻的油脂,覆盖在石阶上。林潇竹拄着登山杖,每走五十步,便不得不停下来大口喘气。汗水如决堤的洪水,顺着额头源源不断地滑进眼睛,带来火辣辣的刺痛,他抬手胡乱擦拭,在脸上留下一道泥印。乔墨溪像一只灵动的云雀,银发上别着的鹤形发卡在雨雾中闪烁着耀眼的光芒,她时不时从前方的拐角处探出头来,清脆的声音在山间回荡:“林小猪,快点!”

“请、不、要、叫、我......”林潇竹的话被一阵急促的喘息声打断。他双手撑着膝盖,胸脯剧烈起伏,感觉肺部仿佛被火烧一般难受。

方雪晴走在队伍的最后,时不时停下脚步,记录岩壁上的地质构造。她的笔记本上,各种岩石剖面图密密麻麻,每一幅图的线条都精准无误,标注详细清晰。偶尔,她还会添上几笔写意的远山轮廓,为这些严谨的科学记录增添了几分浪漫的艺术气息。

齐铮始终跟在林潇竹身后半步的距离,每当他身体摇晃,即将滑倒时,总能感觉到一双有力的手稳稳地扶住自己的背包。这双手虽然纤细,却充满了力量,给了林潇竹极大的安全感。

“歇......歇会儿......”爬到半山亭时,林潇竹像一滩烂泥般瘫倒在石凳上,胸膛剧烈起伏,汗水湿透的衣衫紧紧贴在身上,仿佛第二层皮肤。

乔墨溪像变魔术一样从包里掏出保温杯:“参茶,加了蜂蜜。”热气腾腾的参茶散发出诱人的香气,瞬间驱散了林潇竹身体的疲惫,温暖了他的身心。

方雪晴递来毛巾:“先擦汗,小心着凉。”毛巾柔软而温暖,带着淡淡的洗衣液香味,让人倍感温馨。

齐铮撑开一把靛青色的油纸伞,伞面上疏落的梅枝仿佛在雨中绽放,正好为林潇竹遮挡风雨。雨水打在伞面上,发出淅淅沥沥的声音,宛如一首悠扬的山间小曲。

雨丝突然变得密集起来,远处的山峰在云雾中若隐若现,宛如一幅正在晕染的水墨长卷。林潇竹突然站起身,眼睛里闪烁着兴奋的光芒:“太美了!”他的声音中充满了惊叹与激动。

三个女孩交换了一个眼神——那个对美有着偏执般敏感的林潇竹,终于回来了。

半山亭里,游客们纷纷投来好奇的目光。四个身着古装的年轻人正在石桌上铺纸研墨。乔墨溪从登山包里掏出四个包袱,里面是她精心准备的汉服。

林潇竹身着靛青色直裰,衣襟上的竹纹若隐若现,丝线的光泽随着他的动作流转,仿佛将整片竹林穿在了身上,尽显儒雅气质;方雪晴穿着月白色褙子,领口别着枚梅花形状的胸针,梅花的花蕊由细碎的珍珠镶嵌而成,淡雅高洁,宛如雪中的寒梅;乔墨溪自己身着银纹短袄,袖口缀着细密的鹤羽纹样,每一片羽翎都用银线勾勒,灵动飘逸,仿佛随时都会翩翩起舞;齐铮则穿着一袭天水碧的襦裙,腰间系着青铜色的丝绦,丝绦上雕刻着古朴的云纹,宛如从画中走来的仙子,美得让人移不开眼。

“快看那边!”有游客小声惊呼,“像不像从古画里走出来的?”周围的游客纷纷投来好奇的目光,有的掏出手机拍照留念,有的则小声议论,对他们的装扮和行为充满了好奇。

林潇竹已经完全沉浸其中,顾不得害羞。他执笔的手微微颤抖,墨迹在宣纸上晕开,化作连绵起伏的远山轮廓:“这雨中的黄山,比晴日更有一番韵味!”他的眼神专注而炽热,仿佛整个世界都只剩下眼前的山水。

方雪晴在画旁题诗:「云海沉浮千峰隐,墨痕深浅一纸秋」她的字笔锋刚劲有力,与林潇竹的画相得益彰,宛如一对默契十足的搭档。

齐铮从琴囊中取出随身携带的焦尾琴,指尖轻轻拨动琴弦,清越的琴音在山谷间回荡。琴音时而悠扬舒缓,如潺潺的溪流;时而激昂澎湃,如汹涌的瀑布,仿佛在诉说着黄山的千年变迁。

乔墨溪则取出绣绷,银针在素绢上如灵动的鱼儿般穿梭,将眼前的云海绣成实景。她的手法娴熟,每一针每一线都饱含着对自然的热爱与敬畏。

“四位是专业演员吗?”举着自拍杆的年轻姑娘凑过来,手机镜头对准他们,眼中充满了好奇。

“不,”林潇竹蘸了蘸墨,“我们是......”“同学。”三个女孩异口同声。简单的两个字,却充满了默契与自豪,仿佛在宣告着他们独特的友谊。

傍晚的白鹅岭上,帐篷在山风中轻轻摇晃,帐篷里透出的温暖灯光,宛如夜空中闪烁的星辰,给人以安心的感觉。林潇竹盘腿坐在防潮垫上,速写本摊在膝头,怎么也不肯放手:“再画一张,就一张!”他的眼神中透着执着与痴迷,仿佛被黄山的美景深深吸引,无法自拔。

方雪晴一把夺过本子:“凌晨三点要起来看日出。”她的语气不容置疑,却小心翼翼地将画稿收进防水画筒。

乔墨溪正在整理睡袋:“我带了四套羽绒内胆,零下五度都能保暖。”她抖开一件绣着梅枝的睡袋,“这件给你,里面缝了暖宝宝。”睡袋蓬松柔软,散发着淡淡的阳光味道,让人仿佛置身于温暖的春日。

齐铮忽然掀开帐篷帘子:“云散了。”三人挤出去一看,顿时被眼前的美景震撼得屏住了呼吸——星河如瀑布般倾泻而下,仿佛触手可及。云海在脚下翻涌,像一片波涛汹涌的海洋,不断变幻着形状。远处的莲花峰在月光的照耀下,宛如一艘航行在云海中的巨舰,神秘而壮观。林潇竹情不自禁地吟道:「手可摘星辰,不敢高声语——」

“恐惊天上人。”三个女孩轻声接上。她们的声音在夜空中交织,宛如一首优美的乐章,与这壮丽的景色融为一体。

夜风掠过山巅,带来阵阵松涛声。林潇竹回头望着三个被星光笼罩的女孩,忽然觉得腿不酸了,腰不疼了,连心脏都跳得格外有力。这一刻,他深刻感受到了友情的温暖与美好,仿佛世间所有的疲惫都在这一瞬间烟消云散。

凌晨的曙光峰上挤满了等待日出的游客。人们翘首以盼,眼神中充满了期待,不时交头接耳,分享着内心的激动。当第一缕阳光刺破云海时,人群中爆发出一阵欢呼。

金色的阳光洒在大地上,给整个黄山披上了一层金色的外衣,让这座名山焕发出新的生机。林潇竹却安静地站着,目光专注地看着金光为三个女孩的侧脸镀上金边——方雪晴的睫毛在晨光中根根分明,像细密的扇骨,随着她的眨眼轻轻颤动;乔墨溪的银发染成了蜜糖色,发间的鹤形发卡熠熠生辉,仿佛即将展翅高飞;齐铮的青玉簪折射出七彩光斑,映在她琥珀色的瞳孔里,美得如梦如幻。她们美得如同梦幻中的仙子,让林潇竹陶醉其中,仿佛时间都在这一刻静止。

“像不像......”乔墨溪突然小声说。“嗯。”方雪晴点头,唇角微微上扬,露出一丝会心的微笑。齐铮的指尖轻轻碰了碰林潇竹的手背。他们都知道那个未尽的比喻——就像千年前,林逋带着他的梅、鹤与琴,在这片山水间写下的诗篇。

下山时,不断有游客追着要合影。林潇竹红着脸躲到三个女孩身后,却听见乔墨溪爽快地答应:“可以呀!不过要收费,一张照片换一个黄山烧饼!”她的话逗得大家哈哈大笑,气氛轻松而愉快,让这次黄山之行又多了一份美好的回忆。

下山途中恰遇一片清幽竹海。当四人手牵手踏入这片竹海时,仿佛进入了一个与世隔绝的仙境。

修长的翠竹遮天蔽日,在微风中轻轻摇曳,发出沙沙的声响,宛如一首轻柔的乐章。脚下厚厚的竹叶铺成了柔软的地毯,空气中弥漫着竹子特有的清新气息,混合着泥土和青草的芬芳,令人心旷神怡。

沿着蜿蜒的小路前行,不远处传来潺潺的溪流声。四人循声而去,只见一条清澈见底的小溪在竹海中穿梭而过。溪水在月光下闪烁着银色的光芒,水底的石头和沙砾清晰可见,偶尔还能看到几条小鱼在水中自由自在地游弋。

乔墨溪兴奋地欢呼起来:“哇,这里简直太美了!我们就在这儿来一场曲水流觞吧!”众人纷纷响应。他们找来一些干净的竹筒,当作酒杯,放置在溪水中。竹筒顺着水流缓缓而下,在弯曲的河道中时隐时现。

林潇竹从背包里拿出笔墨纸砚,放在溪边的一块平整的大石头上笑着说:“今日如此良辰美景,我们可不能辜负,每人都要吟诗作赋,以助雅兴。”

方雪晴轻轻蹲下身子,手指在溪水中划过,感受着溪水的清凉。她率先开口吟道:“竹海清幽月色明,溪流婉转韵如筝。风摇翠影诗心起,坐对青山梦亦清。”众人听后,纷纷鼓掌称赞。

轮到乔墨溪了,她歪着头想了想,然后大声念道:“翠竹千竿映月辉,溪流送酒韵依依。欢声笑语林间绕,忘却人间万事非。”她的诗句充满了活泼俏皮之感,引得大家一阵欢笑。

齐铮站起身来,望向远处连绵的竹海,眼中透着宁静与深邃,缓缓吟道:“月照幽篁意自闲,溪流无语绕青山。尘心洗净诗潮涌,醉卧清风梦亦安。”她的诗意境深远,让众人沉浸其中。

最后轮到林潇竹,他略作思索,提笔在纸上写下:“黄山脚下竹千重,月色溪声入画中。曲水流觞情未尽,茶香四溢韵无穷。”

吟完诗后,大家兴致愈发高涨。方雪晴从包里拿出一套精致的茶具,准备煮茶。四人围坐在溪边,一边品尝着香茗,一边欣赏着月色。月光洒在他们身上,映出淡淡的影子。天空中繁星闪烁,与明月相互辉映,仿佛一幅美丽的画卷。

此时,竹林中偶尔传来几声虫鸣,与溪流声、风吹竹叶声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曲大自然的交响乐。他们静静地坐着,享受着这难得的宁静与美好,仿佛时间都为这一刻停留。三女眼神交汇相视而笑“当年的林逋又回来了!”一切尽在不言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