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管理与领导
将领导与管理分离,并认为领导高于管理,纯属无稽之谈。这种观点不仅对管理有害,对领导力更是有百害而无一利。
有一种流行的说法:领导者来做正确的事,管理者则去正确地做事。7这话听起来很有道理。不过,要是你努力去做正确的事,但没有把事做正确,就会知道远不是那么回事。
有一个关于加拿大皇家银行CEO约翰·克莱格霍恩(John Cleghorn)的故事:他在去机场的路上给公司打电话,报修一台出故障的ATM机(自动柜员机)。要知道,这家银行有上千台ATM机。他这么做算是微观管理吗?不,他是在以身作则,最好的领导总是能身体力行地参与管理工作。
你被不是领导的人管理过吗?肯定让你无比沮丧。那么,被一位不参与管理的人领导又会是什么感觉呢?这种领导做事肯定离谱得很:他们不知道公司下一步要做什么。斯坦福大学商学院的詹姆斯·马奇有句话说得好,“领导既要疏通水管,又要写诗。”8
所以,我们不要理睬那些领导与管理相分离的说法,而要认识到领导与管理是一项工作的两个方面。难道我们被那种除了讲“大格局”之外,什么都不管的遥控式领导害得还不够惨吗?实际上,再大的格局也要脚踏实地从小处着手,一笔一笔地去描绘。
你可能听过这样一种说法:我们已经被管理过度了,但领导却不足。事实恰恰相反,我们不乏高高在上的领导,却缺乏足够的参与式管理。下面是两者的对比,你自己来选择吧。
两种管理方式
高高在上的领导方式
①领导者是重要人物,他与开发产品和提供服务的员工的关系非常疏远
②职位升得越“高”,这些领导者就越重要。在公司“最高层”,CEO就是“组织”
③领导制定了清晰的、目的明确的大胆的战略,沿着层级结构传达下去。组织中的其他人只要“执行”就行了
④领导工作就是做决策、分配资源(包括人力资源)。因此,领导工作就意味着根据报告内容做出筹划
⑤有些人将自己的意志强加于他人。领导力就是要强加于这些人身上
参与式管理方式
①管理者的重要性在于他们能够帮助别人成为重要的人
②一个有效的组织是一个相互影响的网络,而不是一个垂直的层级结构。有效的管理者的工作涉及整个网络,而不会只是居高临下、发号施令
③在组织网络中浮现出战略。参与其中的人解决的小问题,会演变成大的战略
④管理是自然而然地与人发生联系。因此,管理工作意味着熟知情境,形成判断,积极参与其中
⑤领导力是一种神圣的信任,来自他人的尊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