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一章 牧野的地理区位与历史沿革
第一节 牧野的地理区位
牧野地区即新乡地区,位于河南省北部,包括红旗区、卫滨区、牧野区、凤泉区4个城区和辉县市、卫辉市、延津县、封丘县、长垣县、原阳县、新乡县、获嘉县8个县市,总面积8249平方千米。
一 自然地理位置
自然地理位置分为绝对地理位置和相对地理位置。从绝对地理位置即经纬度位置看,牧野地区位于东经113°30′—115°30′和北纬34°55′—35°50′,跨越最大直线距离,东西长约149.25千米,南北长约106.5千米。从经度位置看,牧野地区属于东八区;从纬度位置看,牧野属于中纬度地区。从相对地理位置看,牧野地区地处东部季风区腹地、华北平原中部、华中地区北部和河南省北部,北依太行山,南傍黄河;北与安阳、鹤壁、濮阳三市相邻,东与山东菏泽市隔黄河相望,南与开封市、郑州市隔黄河相望,西与焦作市、山西晋城市相接。
二 政治地理位置
1949年8月,平原省宣告成立,下辖新乡、濮阳、安阳、菏泽、聊城、湖西6个专区,新乡市为平原省省会。1952年,平原省宣告撤销。虽然平原省只存在了三年,但它奠定了牧野地区在豫北地区重要的政治地位,使牧野地区成为豫北地区的政治中心。
三 经济地理位置
牧野地区具有非常优越的经济地理位置。它地处中部经济地带和中原经济区腹地、中原城市群和郑洛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核心区,是豫北地区的经济中心,可辐射安阳、鹤壁、濮阳、开封、焦作及山西晋城、山东菏泽等周边地区。牧野地区地处几大方位区的交会处,东联华东地区,西通西北地区,南连华中地区,北接华北地区;南距河南省省会郑州市约80千米,距华中地区区域中心武汉约600千米,北距首都北京约600千米。
四 文化地理位置
历史上,牧野地区地处黄河流域,是中国古代文明的发祥地。按文化区划分,它属于中原文化区,四周邻近燕赵文化区、齐鲁文化区、荆楚文化区、关陕文化区、三晋文化区,文化地理位置优越,五千年来一直承担着向四周地域传播中原文化、黄河文明的重任。今天,牧野地区拥有河南师范大学、河南科技学院、河南工学院、新乡医学院、新乡学院、新乡职业技术学院等10所高等院校,其高等院校数量在全省名列第二;拥有中国农田灌溉研究所、中国电波传播研究所、中国精密铜管工程研究中心3所国家级科研单位,其国家级科研单位数量在全省名列第二;它还拥有河南省第二大博物馆—— 平原博物院。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发达的教育与科技,使牧野地区成为豫北地区的文化中心。
五 交通地理位置
牧野地区是国家重要的铁路运输枢纽城市,京广铁路和新焦、新荷铁路在此交会[1],京广高铁纵贯全境。牧野地区还是国家重要的公路运输枢纽城市,南北方向有京港澳高速、大广(黑龙江大庆—广东广州)高速、107国道纵贯境域,东西方向有晋新(山西晋城—河南新乡)高速、长济(河南长垣—河南济源)高速横穿而过。优越的地理位置,便捷的交通,使牧野地区成为豫北地区的交通枢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