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序言
徐嘉瑞先生是云南省的著名学者和作家,也是一位进步的政治活动家。20世纪40年代,他曾担任过云南大学文史系主任。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他先后担任过云南省人民政府委员、云南省教育厅厅长、云南省文联主席等职务。他是一位著作等身的学者,他的《中古文学概论》《近古文学概论》《云南农村戏曲史》《大理古代文化史》《金元戏曲方言考》等,在学术界都有较大影响。此外,他还十分关注对少数民族民间文学作品的收集、整理、研究工作,并为之做出了很大贡献。
我和徐嘉瑞先生可算是忘年之交。我在读大学时就喜爱文学创作,徐嘉瑞先生在筹组云南省文联时,我也经常去参加一些活动。徐嘉瑞先生对我们那一代年轻的文艺爱好者,非常爱护、扶持。1959年前后,我受命作为白族文学调查队的队长,带队去搜集、整理白族文学,最后主持编写了《白族文学史》初稿。我亲自送初稿到云南省文联审稿,徐嘉瑞先生亲自审读,还主持了几次讨论会。我和徐嘉瑞先生接触的机会较多,对他的学术思想尤其是“平民文学”思想也有一定了解。
当吴婉婷准备对徐嘉瑞先生的“平民文学”思想进行研究时,我非常赞成,鼓励她对老一代学者进行研究。经过两年多的勤奋努力,她已完成了全书的写作。她对徐嘉瑞的文学思想发展,作了“鸟瞰式”的全景扫描,把徐嘉瑞的“平民文学”思想,放在“五四”以来的中国文学嬗变的大背景下去考察,从理论上肯定了“平民文学”思想在近百年间中国各种文艺思潮中,保持了它的现实主义本色而占有的重要地位。无论是“五四”时期在“德先生”和“赛先生”影响下的新文学,还是抗日战争时期的爱国主义抗战文学;也无论是提倡为工农兵服务的大众文艺,还是徐嘉瑞先生提倡的“平民文学”,都是以“人民”为主体的“文学”。上述种种文艺思想,无疑都是在我国近百年间的社会现实生活土壤上形成的。今天,我们来研究徐嘉瑞的“平民文学”思想,不仅可以帮助我们认识“五四”运动以来我国文艺思想的变迁和传承,更有助于我们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更好地继承和发展我国优秀的文化传统,发扬老一代学者们留给我们的优秀文化遗产和“明道”“立德”的学风。我在这里借题发挥,简述浅见,如有不妥,请读者不吝赐教。
张文勋
2019年7月于云南大学龙泉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