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6章 盛夏
夏至,迎着半夏的蝉鸣,踏着麦收的热浪,披着高考的余温,大步走来。至者,极也。陈希龄在其《恪遵宪度》解释说:“日北至,日长之至,日影短至,故曰夏至。”夏至之名由此而来。
夏至,用一捧阳光的炙热,迎来了草木最绚烂的时节。
“春至花如锦,夏近叶成帷。”此时虽不见入春时的繁花似锦,嫩绿润眼,但是,夏至到,盛夏始。在一年中白昼时光最长的这一天,掀开了盛夏的扉页。“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池塘里的荷喧闹起来了。万千荷叶高低错落,撑出一池的肥绿。在这些绿叶之上,耸立着红红粉粉的花儿。岁月极美,美在它的必然流逝。
杨绛先生说:人生,一岁有一岁的味道,一站有一站的风景。人到中年,终于明白人生就像草木,不过是一场花开花落的过程。你看,这满目葱茏,大自然处处皆是生命的律动,夏日的美不用找寻。不如坦然接受春之离去,欣然接受夏之盛开。
夏至,用一抹薰风,掀开了瓜果最香甜的时节。
“浮甘瓜于清泉,沉朱李于寒冰。”桃李成熟,瓜香菜肥,满口脆甜,是盛夏的味道。沙瓤西瓜、脆口甜瓜、甜润蜜桃、可口荔枝……源源不断,既能满足口腹之欲,又能消夏祛暑。作家汪曾祺曾说过:“西瓜以绳络悬之井中,下午剖食,一刀下去,咔嚓有声,凉气四溢,连眼睛都是凉的。”
外婆家屋后有一片菜园,种满了各种瓜果蔬菜。每年的夏至一过,外婆总是隔三差五地打电话,询问我什么时候有空回去,告诉我园子里有哪些瓜果可以吃了。她知道我喜欢吃用白糖腌制的西红柿,所以每次我回家,她总会提前腌制一盘放在哪,等着我回去吃。若是赶上我抽不出时间回家,她便会托舅舅给我捎到家里来。这是一位长辈对子孙爱的执念,抵过世间所有的甜。
夏至,用一帘月色,编织了夏夜的美好时光。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夏天的月色,最是活泼透明。夏已深了,树木葱茏,蝉鸣随深夏越发亢奋起来。从看不清蝉躲在哪片层叠的叶身后,只知它和三爷爷的声音伴我度过美好的童年。村口有棵大核桃树,树下便是对门三爷爷的主场。三爷爷一生酷爱读书,尤其爱看历史书,所以每当盛夏到来之时,地里的农活已忙得差不多了。酷暑难耐的夜晚,三爷爷便会召集村里的小孩子们到核桃树下纳凉,在月色下给孩子们讲历史故事,讲古老的“二十四节气”。
在那些蝉鸣半夏的月光下,我知道了智慧的古人,还将夏至分为三候:一候鹿角解,二候蝉始鸣,三候半夏生。到了夏至,阳气最盛的时节,鹿角就会自动脱落;在这时蝉鸣不绝于夏,夜夜可听到知了声声叫着夏天多美好;半夏是一味草药,在此时开始生长,也意味着夏已过半。我与夏天,仅隔一声蝉鸣的距离,又遥远地相距在三爷爷用月色编织的夏夜美好时光中。
花开半夏,时光葱茏。愿我们在这生动热闹的日子里,汲取向上的力量,如夏花般绚烂,如夏夜般浪漫,心存期待,满怀热爱,认真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