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整理凡例
一、本书收录陆征祥与各方友朋往来书简700余通,主要来源于比利时布鲁日圣安德肋修道院所藏陆征祥档案、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藏陆征祥致刘符诚手札,并增补中国历史研究院图书档案馆藏“顾维钧档案”中所存往来书信,以及《本笃会修士陆征祥最近言论集》、罗光著《台北七年述往》等部分旧书刊中所收录的陆征祥往来书信。末尾还附录了陆征祥纪念其父陆云峰、其师许景澄以及徐光启的部分文字。
二、陆征祥本人及其相关文献资料存世数量相当不少,除公文档案史料外,私人日记、与中外各方往来书信也颇为可观。本书所收录的往来书简,仅为陆征祥与中国友朋间的通信,其中多为政治、外交及宗教界的知名人士,尤以与其契弟刘符诚往来手札最多,一般宗教团体或教友的书信等则较少收入。
三、所收书简按人系录,以姓氏字母次序排列。一人多函者,不分往来,一律按时间顺序编号排列,时间无法确定者置于最后。
四、书信中夹杂有外国人名、地名等,以页下注方式标注译文。原信中已标注译文者均仍照录。同一人名、地名,原函中前后译文不同者,均保持原样,望使用中注意。
五、书信中中文人名、地名的异写亦保留原貌。
六、整理工作包括识别、句读、校订、补正等事项。标点根据古籍整理标点通例,结合现行新的标点用法。原文阙失或未能识别者以“□”表示(确知缺几字者,以相应个数“□”表示;不确知缺几字者,用若干“□”表示,同时页下注明)。[]内为原错别字今修订者。【】内为原脱漏字今增补者。
七、原件中有一些字的写法与今天通用者不一致,如伸(申)、念(廿)、流(浏)览、购致(置)、措词(辞)、冒(贸)然,等等,为呈现史料原貌,均予保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