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看浙江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荻港村:梦里水乡是归处

费丽芳[1]

内容提要:荻港村以“修复优雅传统建筑、弘扬悠久传统文化、打造优美人居环境、营造悠闲生活方式”为特色,努力挖掘本村文化资源,传承传统文化精神,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实现了“产业特色鲜明、丝绸魅力彰显、旅游功能完备、生态环境优美”的目标,在“高手林立”的江南水乡走出了一条独特的乡村振兴之路。

关键词:荻港村 桑基鱼塘 耕读文化 荻港渔庄

浙江省湖州市南浔区和孚镇荻港村是杭嘉湖平原一个典型的江南水乡,是一个具有千年历史的古村落。荻港地处南浔区的西南面,四面环水,河港纵横,溪水相抱,因水而得名,自然风景资源和人文历史资源丰富,自古就有“苕溪渔隐”之称。宋朝诗人王质的一首《夜泊荻港》:“倚港结村落,荻苇满溪生,黄昏渔火光,不见一人行”,就是荻港古时秀美景色和建筑风格的真实写照。

荻港全村区域面积6.3平方公里,农户1146户,总人口4126人,耕地、鱼塘有4946亩(1平方公里=1500亩,全书同)。全村农业产业以渔业、蚕业为主,个私企业以纺织、板制为主,三产以荻港渔庄带动的旅游业和服务业为主。村集体可支配资金从2007年的125万元增长到2018年的203.34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从2007年的12621元增长到2018年的33754元。

据历史文献记载,荻港始建于汉代,自北宋年间形成村落形态,在历史鼎盛时期曾产生2位状元,57名进士,100多名贡生、太学生。110位诗人留下1600余首诗,荻港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但是到了20世纪80年代,荻港村为了经济的快速发展,在村里兴建了油脂、化工等企业30多家,成为全国知名的油脂、化工加工基地和交易市场。但无序发展导致环境被污染破坏、村落文化逐渐消失。面对这种严重危机,荻港村“两委”意识到原先的发展方式已经不可持续,亟须转变发展方式,经过充分调查研究,提出了“修复优雅传统建筑、弘扬悠久传统文化、打造优美人居环境、营造悠闲生活方式”的发展目标。自2001年开始组织村民挖掘本村文化资源,复兴农村优秀传统文化精神,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实现了“产业特色鲜明、丝绸魅力彰显、旅游功能完备、生态环境优美”的目标。该村先后被授予“全国文明村”“中国历史文化名村”“中国传统古村落”“中国最美休闲乡村”“全国特色景观旅游名村”“国家级美丽宜居示范村”等近50项荣誉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