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21章 李宅
听着韩石的汇报,明晟眸光微亮。
这家伙还当真给了他一个惊喜。
实力不俗便罢了,还颇有手段。
办起事来竟这般干净利落,思虑妥帖。
要知道这铺子本在薛梅名下,铺子里也多是薛梅的人。
想要顺利接手,其中必有波折。
但这韩石却没有将过程中的艰难提上半句,只是将结果摆在他面前。
这样有能力又会办事的手下,若是忠心,完全可以当作真正心腹来用。
他直接从盒子中抓住一把银票递了过去,约莫三百多两的样子。
“做的不错,这些银子你拿去。”
见韩石略有迟疑,他便强行将银票塞到了韩石手中。
“我让你拿你便拿,我若连赏罚分明都不做到,又凭什么当你的主子?”
韩石当即拱手道:“卑下明白,多谢主子赏赐。”
又随意的聊了几句过后,明晟便将韩石送走。
重新回到院中,他看着盒子中的银票,心头也是起了思量。
如今他名下有了自己的产业,可以源源不断的产生财源。
虽说不大,但有些事情倒也可以开始着手了。
至少能收罗些孤儿孤女,将他所要建立的势力雏形先搭建起来。
若是收敛着些,控制规模,短期内倒也费不了什么银子。
另外,他也打听过了。
十年前,京都发生巨变。
有大批家族覆灭。
就连当今皇后的母族也在那一场大变中被尽数诛灭。
他很清楚那一场大变究竟发生了什么。
别的不提,至少能够让他明确如今的时间线。
不出意外,此刻年仅十岁的范闲应当还正在澹州虽五竹练武,虽费介学毒。
这意味着,等范闲十六岁入京都,十八岁下江南接管内库,一手覆灭明家的时间还有足足八年。
如此,倒也不必操之过急。
……
次日。
明晟又唤来了韩石,吩咐他在苏州城寻些便宜的院落租下,再四处搜罗些便宜又资质尚可的孤儿养在院中。
暂时能够提供温饱即可。
至于人数,自是按照如今他手上头的银子来。
除此之外,他还去寻了自己的老师杨修则帮忙,寻了一个才学不必过高,但品性尚可的夫子去院中教授那些孩子们读书识字。
杨修则虽有几分诧异,倒也并未拒绝。
一切安排妥当之后,明晟便又过起了两点一线,深居简出的日子。
八日后。
九点灵机耗尽,将诗词歌赋的水平提升到了驾轻就熟。
七日后。
消耗七点灵机,书法提升至驾轻就熟。
二十二日日后。
消耗二十二点灵机,策论和数术两道从未入门直接提升至驾轻就熟。
刹那间,大量的信息充斥脑海,让明晟浑身上下都散发着一股浓浓的书卷气息。
漆黑的眸子中透着一股洞察世事的清明,仿佛天上地下再无一物可逃过他的眼睛。
令无数人畏之如虎的院试在他心中已经再难泛起丝毫波澜。
可以说,只是驾轻就熟的文学水平,他就可以轻松碾压无数应试学子。
便是当朝翰林,怕是也少有人能及。
若能更进一步,便是世间罕有的大儒。
若是再进一步,便可与古之圣贤相提并论。
而且,最恐怖的是,任何一道的提升都极度全面,囊括了所有,没有任何短板和缺憾可言。
海量的知识加身,让他即便战力水平未曾提升,却也拥有了往日曾没有过的莫大底气。
这是完全来自于心态上的蜕变。
一种心灵和精神上的强大。
他大致算了一下。
距离院试还剩下二十日左右。
便没有继续待在明家。
向杨修则夫子告了个假,便让韩石带着他去看看这一个多月的成果。
城西李宅。
这是一片荒废了十年之久的大宅子。
足有上千平米。
韩石找了关系,又打着明家的旗号,用每月一百两的价格从官府处租下了这座宅院。
说起来,这宅院曾经的主人来头也不小。
可惜,与当年京都一事有所牵连。
乃是当年被血洗一族的远房族亲。
亦是落得个抄家灭族的下场。
因为地处偏远,加上宅内死了许多人,又有传闻风水不盛,以至于十年过去,官府也没有脱手。
刚租到手,韩石就带他来这宅子看过。
因为疏于打理,院内杂草丛生,屋宅亦是破败不堪。
四处搜罗来的孩子到了此处,第一件事便是清理杂草,打扫宅院。
如今一个月过后,他再来此处,简直是焕然一新。
院内被清理的干干净净,依稀露出了当年这李宅辉煌时的模样。
随着读书声响起,竟还颇有几分世外桃源的意思。
明晟循声而去,很快便到了主院。
他发现其中最大的一间屋子已经被改成了学堂。
堂内小至七岁,大到十三岁的孩子足足超过三十。
其中有一多半都是女孩。
这自然不是明晟刻意的吩咐。
而是在这个年代,即便是抛儿弃女,女孩的价格都要远低于男孩。
甚至很多被遗弃的,也多是女孩。
此刻,不论大小,所有的孩子都十分认真的朗诵着千字文。
没有一人偷懒懈怠。
吃过许多苦头甚至被遗弃的他们十分珍稀如今的生活。
即便每日要做事,念书。
但饭食却是管饱。
还有能够安寝之处。
还无人苛责打骂他们。
这样的日子,曾经他们哪怕做梦都不敢梦到。
尤其是其中的女孩。
她们更早熟,过去的遭遇也更让她们清楚,如今的一切是何等的来之不易。
所以她们也更加珍惜如今的生活。
堂首,一个须发皆白的老先生正摇头晃脑的听着这些孩子的诵读声,显得十分享受。
此人名为苏青,性子极其孤僻。
明晟很清楚的记得当日他老师杨修则带他前去拜访此人时,他那高傲和冷漠的态度。
也不知他老师是不是救了这苏青的命,竟直接答应免费教授这些孩子们读书认字。
但对他却依旧是不假辞色。
看到眼下这一幕,他倒也不在乎这苏青对他的态度。
显然,孩子们念书固然用心,但这位夫子也必定废了不小的心力。
随着孩子们的读书声落下,韩石轻轻敲了敲门,带着明晟走了进去。
苏青瞥了一眼二人,收起书,淡淡道:“今日的课就上到这里。”
说罢,他便自顾自的起身离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