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天:从庆余年明家庶子开始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21章 李宅

听着韩石的汇报,明晟眸光微亮。

这家伙还当真给了他一个惊喜。

实力不俗便罢了,还颇有手段。

办起事来竟这般干净利落,思虑妥帖。

要知道这铺子本在薛梅名下,铺子里也多是薛梅的人。

想要顺利接手,其中必有波折。

但这韩石却没有将过程中的艰难提上半句,只是将结果摆在他面前。

这样有能力又会办事的手下,若是忠心,完全可以当作真正心腹来用。

他直接从盒子中抓住一把银票递了过去,约莫三百多两的样子。

“做的不错,这些银子你拿去。”

见韩石略有迟疑,他便强行将银票塞到了韩石手中。

“我让你拿你便拿,我若连赏罚分明都不做到,又凭什么当你的主子?”

韩石当即拱手道:“卑下明白,多谢主子赏赐。”

又随意的聊了几句过后,明晟便将韩石送走。

重新回到院中,他看着盒子中的银票,心头也是起了思量。

如今他名下有了自己的产业,可以源源不断的产生财源。

虽说不大,但有些事情倒也可以开始着手了。

至少能收罗些孤儿孤女,将他所要建立的势力雏形先搭建起来。

若是收敛着些,控制规模,短期内倒也费不了什么银子。

另外,他也打听过了。

十年前,京都发生巨变。

有大批家族覆灭。

就连当今皇后的母族也在那一场大变中被尽数诛灭。

他很清楚那一场大变究竟发生了什么。

别的不提,至少能够让他明确如今的时间线。

不出意外,此刻年仅十岁的范闲应当还正在澹州虽五竹练武,虽费介学毒。

这意味着,等范闲十六岁入京都,十八岁下江南接管内库,一手覆灭明家的时间还有足足八年。

如此,倒也不必操之过急。

……

次日。

明晟又唤来了韩石,吩咐他在苏州城寻些便宜的院落租下,再四处搜罗些便宜又资质尚可的孤儿养在院中。

暂时能够提供温饱即可。

至于人数,自是按照如今他手上头的银子来。

除此之外,他还去寻了自己的老师杨修则帮忙,寻了一个才学不必过高,但品性尚可的夫子去院中教授那些孩子们读书识字。

杨修则虽有几分诧异,倒也并未拒绝。

一切安排妥当之后,明晟便又过起了两点一线,深居简出的日子。

八日后。

九点灵机耗尽,将诗词歌赋的水平提升到了驾轻就熟。

七日后。

消耗七点灵机,书法提升至驾轻就熟。

二十二日日后。

消耗二十二点灵机,策论和数术两道从未入门直接提升至驾轻就熟。

刹那间,大量的信息充斥脑海,让明晟浑身上下都散发着一股浓浓的书卷气息。

漆黑的眸子中透着一股洞察世事的清明,仿佛天上地下再无一物可逃过他的眼睛。

令无数人畏之如虎的院试在他心中已经再难泛起丝毫波澜。

可以说,只是驾轻就熟的文学水平,他就可以轻松碾压无数应试学子。

便是当朝翰林,怕是也少有人能及。

若能更进一步,便是世间罕有的大儒。

若是再进一步,便可与古之圣贤相提并论。

而且,最恐怖的是,任何一道的提升都极度全面,囊括了所有,没有任何短板和缺憾可言。

海量的知识加身,让他即便战力水平未曾提升,却也拥有了往日曾没有过的莫大底气。

这是完全来自于心态上的蜕变。

一种心灵和精神上的强大。

他大致算了一下。

距离院试还剩下二十日左右。

便没有继续待在明家。

向杨修则夫子告了个假,便让韩石带着他去看看这一个多月的成果。

城西李宅。

这是一片荒废了十年之久的大宅子。

足有上千平米。

韩石找了关系,又打着明家的旗号,用每月一百两的价格从官府处租下了这座宅院。

说起来,这宅院曾经的主人来头也不小。

可惜,与当年京都一事有所牵连。

乃是当年被血洗一族的远房族亲。

亦是落得个抄家灭族的下场。

因为地处偏远,加上宅内死了许多人,又有传闻风水不盛,以至于十年过去,官府也没有脱手。

刚租到手,韩石就带他来这宅子看过。

因为疏于打理,院内杂草丛生,屋宅亦是破败不堪。

四处搜罗来的孩子到了此处,第一件事便是清理杂草,打扫宅院。

如今一个月过后,他再来此处,简直是焕然一新。

院内被清理的干干净净,依稀露出了当年这李宅辉煌时的模样。

随着读书声响起,竟还颇有几分世外桃源的意思。

明晟循声而去,很快便到了主院。

他发现其中最大的一间屋子已经被改成了学堂。

堂内小至七岁,大到十三岁的孩子足足超过三十。

其中有一多半都是女孩。

这自然不是明晟刻意的吩咐。

而是在这个年代,即便是抛儿弃女,女孩的价格都要远低于男孩。

甚至很多被遗弃的,也多是女孩。

此刻,不论大小,所有的孩子都十分认真的朗诵着千字文。

没有一人偷懒懈怠。

吃过许多苦头甚至被遗弃的他们十分珍稀如今的生活。

即便每日要做事,念书。

但饭食却是管饱。

还有能够安寝之处。

还无人苛责打骂他们。

这样的日子,曾经他们哪怕做梦都不敢梦到。

尤其是其中的女孩。

她们更早熟,过去的遭遇也更让她们清楚,如今的一切是何等的来之不易。

所以她们也更加珍惜如今的生活。

堂首,一个须发皆白的老先生正摇头晃脑的听着这些孩子的诵读声,显得十分享受。

此人名为苏青,性子极其孤僻。

明晟很清楚的记得当日他老师杨修则带他前去拜访此人时,他那高傲和冷漠的态度。

也不知他老师是不是救了这苏青的命,竟直接答应免费教授这些孩子们读书认字。

但对他却依旧是不假辞色。

看到眼下这一幕,他倒也不在乎这苏青对他的态度。

显然,孩子们念书固然用心,但这位夫子也必定废了不小的心力。

随着孩子们的读书声落下,韩石轻轻敲了敲门,带着明晟走了进去。

苏青瞥了一眼二人,收起书,淡淡道:“今日的课就上到这里。”

说罢,他便自顾自的起身离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