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越商学院的智慧:我从孩子身上学到的一切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4章 自序 生活不是电影

在和朋友或同事聊天的时候,他们总要问我一个问题:你没想过把自己的职业生涯和个人经历出版成书吗?我当时还不确定自己的经历有哪些新奇之处值得大书特书,为什么朋友们坚信我的人生经历值得与他人分享。直到有一天看到《裂痕》(Damages)这部电视剧时,我才恍然大悟,自己应该写些什么。

格伦·克洛斯(Glenn Close)在这部剧中饰演一个重要角色。她是我非常喜爱的一位女演员,说她近乎完美都不为过,尤其是在她这个年纪(相比社会上的其他职业女性,这个年纪的好莱坞女星早早就无戏可拍了),她依然能奉献精彩的表演。格伦在剧中饰演的帕蒂·休斯(Patty Hewes)是一位知名律师。帕蒂名利双收,但她成功的不二法门却是做个“坏人”。剧中的帕蒂缺乏同情心,不受道德约束,也不在乎价值准则。随着剧情的发展,我们一次又一次地看到,成功的事业和幸福的个人生活相互抵触,更不要妄想美满的家庭生活了。帕蒂·休斯有一个年轻的女学生,名叫艾伦·帕森斯(Ellen Parsons)。艾伦一直在努力平衡自己的事业和个人生活。这两人都是优雅而出色的律师,各自有着一段爱恨交织的故事。我不想剧透,但是剧情的走向已经再明显不过了:帕蒂·休斯最终失去了她的小家庭,成了一位专注于事业的职业女性;而艾伦·帕森斯则恰恰相反,她因为结婚生子而不得已放弃了自己的工作。

亲爱的读者,人生不是电影,我们没必要非得成为帕蒂·休斯或者艾伦·帕森斯。在这本书里,我会和你们分享我自己的经历。依我拙见,经营人生远没有我曾经担心、害怕的那么难。我不需要在职业生涯和家庭生活之间二选一,因为我一直思考的是如何使工作和生活相得益彰。

读者朋友们,为了和你们建立一段完全透明的关系,赢得你们的信任,和你们进行对话,请允许我先做个自我介绍,跟你们说说我的成长过程和生活经历。

1960年,我出生在巴塞罗那的一户富裕家庭,父母都是虔诚的宗教徒,或许是这个原因,他们一共生育了十四个孩子。因此,我有四个姐妹和九个兄弟,在十四个孩子中我排行第八,是家里的第二个女儿。大家庭也好,小家庭也罢,我觉得我们兄弟姐妹之间的关系并没有受到家庭规模的影响。虽然这是一个庞大的群体,但我和他们每个人的关系都是独一无二的。需要指出的是,我们兄弟姐妹之间的感情非常好,他们是我生命中最重要的人。生长在这样一个大家庭,时刻都有人围绕在你身边,这意味着子女和父母之间关系的基调是秩序、尊敬和权威。我的父母认为,教育是他们能给予孩子们的最重要的东西。有意思的是,教育也是我们兄弟姐妹被平等相待的唯一领域,男孩和女孩无一例外地都要接受教育。

我在巴塞罗那的一所宗教中学读书,于毕业前两年转学到了巴黎,那是我人生中第一次感受到了独立和自由。回到巴塞罗那后,我做了成年之后的第一个决定——选定心仪的大学。1984年,我拿到了ESADE商学院[1]的商科学位,也争取到了去纽约大学交换学习六个月的机会——多亏了两校之间的交换生项目。我在纽约一共待了两年,那段时光和经历值得我永远珍惜。我在巴塞罗那做了几份工作之后,就进入了一家大型广告公司。正是在那里,我偶然发现了一个帮助我成长和学习、令我感到充实和快乐的领域。几年之后,我成立了自己的公司——辛古拉(Singular),致力于提供优质的客户服务。这类业务在当时还不常见,在我看来,是因为那时的客户服务业务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

在创立公司的这一年,我和伊尔德方索(Ildefonso)结了婚。我们两人是在上文提到的那家广告公司认识的。还没有成为恋人之前,我们已经在一起工作,其间有争执也有商量,还曾一起开怀大笑。这段共事的经历对于我们的关系至关重要。曾经如此,现在亦然。从我们相识的那天起,我丈夫就始终坚定不移地支持着我(我在后面的章节也会提到)。1995年,我们的女儿劳拉(Laura)出生,两年后我们又迎来了儿子奥斯卡(Oscar)。

我创办的辛古拉公司不断发展壮大。2001年,一家总部位于德国的跨国企业——塞勒拜特(Sellbytel)集团买下了辛古拉的大部分股份;2018年,另一家总部位于法国的跨国企业——韦伯赫普(Webhelp)集团收购了辛古拉。我目前担任韦伯赫普西班牙分公司的总裁,手下员工超过4000人。

我觉得在和读者分享我的经历之前,有必要对这本书做些介绍。在本书的第一版(西班牙语版)中,我希望能从女性的角度展开叙述。在准备第二版的过程中,我更加坚信这一点,主要是因为我收到的各种反馈信息大多来自女性读者。很多人说,这是她们生平第一次有机会了解自我,同时在书中描述的生活和职业场景中发现自我。我不打算提供某种直截了当的办法,即让女性去适应现行的管理模式,然后成为领导者。相反,我希望现行的由男性主导的管理模式能给女性打开一扇大门,便于她们走上领导岗位。我想看到的是,女性和男性都能找到新的工作方式和沟通方式,毕竟在如今这个时代,大家除了适应,并没有多少办法去实现自我成长。我不希望这本书只是一本职业指南,因为我遇到的难题不仅仅来源于工作。身为一名企业高管,我想和大家分享的是如何过好自己的生活——不管是私人生活还是职场生活,以及我如何向家人和周围人学习。这些对我来说行之有效的办法或许也能引起其他从业者的兴趣,让他们从中受益。不管这些人从事的是学术、艺术、教育、科学、管理、公共服务,还是体育事务等领域。

我本人是为数不多的女性高管中的一员。我有幸生于一个富足之家,人生经历虽然没有什么代表性,但也不乏值得分享的东西,而且我相信本书所写的故事能吸引更广泛的读者群。不管怎么说,正如下文所分享的,当务之急是把我们的声音传播出去,把有机会给大家带来积极影响的另一种领导模式分享出去。书中鼓舞人心的实例能引起女性读者的共鸣,当然也有男性读者,因为她们被现行的“男性模式”主导的管理体制排除在外。企业管理层中的女性占比不高,这个问题已然不容小觑。但我相信,通过推广一种兼收并蓄的领导模式——我们不妨称之为“女性模式”,可以为更多人开启成功之门。

这就是本书要告诉读者朋友们的:轻轻推开那扇门。现在,这扇门已经为你们打开了。

在这篇文章结束之前,我想补充一点,本书第一版(西班牙语版)的一些读者对“我从孩子那里学到的一切”这个标题感到惊讶,因为他们想知道孩子和商业世界是如何联系在一起的。孩子让我们有机会了解到他们看待世界的独特视角:天真无邪、不加评判。在这本书中,我谈到了发生在我家庭中的一些故事,它们又是如何启发我去处理职场中的情况,以及我的孩子们如何教会我同理心和灵活性,这反过来又帮助我更好地去理解他人。与孩子们的相处,还让我习得了一件事——为了能更好地与他们分享我每一天的经历,我必须要把想说的事情简明扼要地表述出来。也就是说,我必须专注于真正重要的事情,把重点拎出来。而在这个过程中,我的思路逐渐明朗起来,从而在职场和生活中找到了一条更简单清晰的前进之路,那是一条仅靠我的个人感受可能无法寻到的路。

希望你们能喜欢这些故事,希望它们能让你们会心一笑,希望它们能对你们经营个人生活和职场生活时有一点点帮助。

注释

[1]ESADE商学院,西班牙著名商学院,创建于1958年,隶属拉蒙鲁尔大学(Ramon Llull University),主校区位于巴塞罗那。——编者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