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编简介

姜冠潮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胸外科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教育处处长,临床能力培训中心主任。教育部临床实践教学指导分委员会委员,中华医学会医学教育分会委员,中国医师协会毕业后医学模拟教育专家委员会委员兼总干事,中国医药教育协会医学模拟教育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秘书长。
1992年于北京医科大学临床医学专业毕业后,从事临床和教学工作,临床专业上以肺癌的微创外科治疗为特长;在医学教育方面,长期担任一线教师兼教学管理工作。在模拟中心建设与管理、培训课程设计整合、考核认证等方面积累了较多经验。2014年带领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模拟中心团队通过了国际医学模拟协会(SSH)认证;多次担任全国高等医学院校大学生临床技能竞赛命题专家及分赛区裁判长;组织全国多名专家共同起草《医学模拟中心建设标准专家共识(2017)》。承担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基于生物仿真材料与增强现实技术的腔镜手术学习环境的建设”在内的多项教学研究课题;发表医学教育教学文章10余篇。荣获2012年“北京市优秀教师”称号;获得2013年国家科技成果奖二等奖和2014年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

黄钢
上海健康医学院原校长,医学博士,二级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教育部医学技术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教育部临床医学专业认证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模拟医学教学联盟理事长,全国医用电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第五届医用电子仪器标准化分技术委员会(SAC/TC10/SC5)主任委员,亚洲大洋洲核医学与生物学联盟主席,中华医学会核医学分会第九届主任委员,上海市医师协会副会长,上海市高等教育学会副会长,上海市生物医学工程学会副理事长,上海市医学会医学教育专科分会第五届主任委员,《中华核医学与分子影像学杂志》第九届主编。
从事医学临床及教学工作近40年,先后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及国家新药创制项目等科研课题30余项,以及承担10余项教学改革课题,发表教学与管理论文20余篇,主编《基于问题的学习(PBL)导论》等多本教学专著。先后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华夏医学科技奖一等奖、国家级教学成果奖特等奖及二等奖、上海市医学科技奖一等奖等10余项奖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