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凡例
凡例对《指南》的总体框架、共性要求、体例等内容进行解释和说明。
一、总体要求
《指南》根据医保结算清单的结构,针对193项数据指标逐一进行填写指导。其中,基本信息部分31项、门诊慢特病诊疗信息部分6项、住院诊疗信息部分58项、医疗收费信息部分98项。
数据指标填写遵循各项国家标准及行业标准。《指南》共涉及《医保疾病诊断分类与代码》《医保手术操作分类与代码》等20余项标准。
二、体例介绍
《指南》除凡例外,分为清单介绍、正文、附录及索引四个部分。
(一)清单介绍
本部分简单介绍清单的功能、布局与样式。其中,清单功能介绍医保结算清单的政策定位;清单布局介绍医保结算清单的构成情况;清单样式展示医保结算清单的具体结构及全部数据指标。
(二)正文
本部分对医保结算清单的193项数据指标进行描述,分为“基本信息”“门诊慢特病诊疗信息”“住院诊疗信息”与“医疗收费信息”四个模块。
每个模块先通过“总体说明”介绍功能定位及数据参考标准等信息;此后按统一的内容结构,依次展开介绍模块内的数据指标,包括数据指标的定义、填写要求、采集标准(涉及数据类型及定义如表1所示)。为帮助填报机构理解并规范填写,在填写要求部分还列明了填写标准,并添加模拟临床案例进行示例。
表1 采集标准参数介绍

(三)附录
本部分展示了三位不同情形患者医保结算清单案例,收录了其他需要进一步补充说明的内容,以及医保结算清单推进过程中发布的相关政策文件。
(四)索引
以医保结算清单数据指标结构为基础形成,根据索引可快速查询获取每一个数据指标的填写指南。
三、使用说明
(一)指标名称
为便于实际医保结算填写工作人员区分不同数据指标,编撰《指南》时对部分数据指标名称做出调整,具体如下:
1.原“关系”调整为“与患者关系”;
2.原“地址”调整为“联系人地址”;
3.原“电话”调整为“联系人电话”;
4.原“门(急)诊诊断(西医诊断)”调整为“门(急)诊西医诊断”,与之对应的“疾病代码”调整为“门(急)诊西医诊断疾病代码”;
5.原“门(急)诊诊断(中医诊断)”调整为“门(急)诊中医诊断”,与之对应的“疾病代码”调整为“门(急)诊中医诊断疾病代码”;
6.原重症监护病房相关的“合计”调整为“合计(重症监护时长)”。
(二)填写说明示意图
以“0001 清单流水号”为例,应用指南填写说明的结构组成如下(图1)。

图1 填写说明示意图
(三)使用方法
步骤一:根据索引“数据指标序号及名称”实现快速定位;
步骤二:通过“数据指标定义”了解数据指标的特征与内涵;
步骤三:根据“填写要求”及“填写示例”掌握数据指标填写规则与方法;
步骤四:利用“采集标准”强化数据指标的信息化收集,提高数据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