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三节 慢性肾小球肾炎
一 病因及发病机制
绝大多数慢性肾炎由不同病因的原发性肾小球疾病发展而来,仅有少数由急性肾炎发展所致。
二 临床表现

三 辅助检查

四 治疗要点
(一)限制食物中蛋白质及磷的摄入量
氮质血症的病人应予优质低蛋白、低磷饮食,可减轻肾小球内高压、高灌注及高滤过状态,延缓肾小球的硬化。
(二)避免加重肾损害的因素
如避免感染 、劳累、妊娠、血压增高、应用肾毒性药物(如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等)。
(三)降压
(1)利尿药如氢氯噻嗪、呋塞米,是水钠潴留的容量依赖性高血压首选的利尿药。
(2)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药如卡托普利及β受体拮抗药如普萘洛尔,以上两类药是肾素依赖性高血压的首选药物。
(四)血小板解聚药
大剂量双嘧达莫(300~400 mg/d),或小剂量阿司匹林(40~300 mg/d)有抗血小板聚集的作用,对系膜毛细血管性肾小球肾炎有一定降尿蛋白的作用。
五 护理措施
(一)饮食护理
(1)慢性肾炎病人一般给予低盐、适量蛋白质、高维生素饮食。
(2)根据肾功能状况限制蛋白质的摄入,一般为0.6~1.0 g/(kg·d)。向病人及家属解释低蛋白饮食的重要性,因摄入高蛋白饮食可使肾功能进一步恶化。宜给予优质动物蛋白,如牛奶、鸡蛋、鱼类等。
(3)血压高者限制钠盐摄入,水肿时限制水摄入。
(二)用药护理
嘱长期服用降压药者勿擅自改变药物剂量或停药,以确保满意的疗效。用血小板解聚药时观察有无出血倾向,监测出血、凝血时间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