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言
保罗·奥斯特(Paul Auster, 1947—2024)是美国当代最著名的犹太作家之一。他对空间的关注由来已久,大致可以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以成名作《纽约三部曲》为主,聚焦纽约等现实的日常生活空间。第二阶段,以《末世之城》和《偶然之音》为主,关注末世之城、庄园等虚实相间的权力空间。第三阶段,以《海怪》和《在地图结束的地方》为主,解读边界等无形的第三空间——关于差异与身份的新文化政治空间。第四阶段,以《布鲁克林的荒唐事》为主,回到现实的城市空间。奥斯特通过分析这四个阶段的空间,书写了当代美国犹太人的身份追寻、历史记忆、自由幻想、政治主张、边界观和共同体思想,指出空间不仅指代特定的场所与建筑意象,还包括美国犹太人在其中的行为活动,是地理位置和美国犹太人空间状态的双重结合。
奥斯特通过揭示空间的美国犹太属性,表现出第三代美国犹太作家的独特特征,即他们对建立在美国和犹太政治文化共通互补基础上的共同体的向往。这是其与聚焦犹太移民经历的第一代美国犹太作家和关注“同化”问题的第二代美国犹太作家的最大不同之处。这一创作特点表明当代美国犹太人的“犹太性”不能单纯地从犹太文化或宗教角度来考虑,还应包含其美国化的一面,融美国现代性与犹太民族性为一体,表现出混杂的特点。这一认知不仅为当代美国犹太人的身份建构提供参考,还为当代美国社会的跨种族家园形塑提供借鉴,体现了当代美国犹太作家的人文主义思想与关怀。
本专著囊括了从奥斯特早期的成名作《纽约三部曲》(1987)到21世纪的作品如《布鲁克林的荒唐事》(2005),几乎所有的获奖作品和代表作,探讨了在这段时间内表现在奥斯特小说中的美国犹太情感如何随着空间的变化而变化。本专著的出版既拓展了美国犹太文学中的核心概念“犹太性”的阐释维度,也为其他族裔文学研究提供了范式借鉴,对于我们理解流散时空背景下世界各族人民面临的文化定位、身份认同和寻找精神栖居家园等问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024年3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