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簪断三生缘](https://wfqqreader-1252317822.image.myqcloud.com/cover/871/53526871/b_53526871.jpg)
第1章 分:紫玉劫(宋代篇) 玉魄惊鸿
临安城苏家玉坊,月光如水,洒在古老的玉雕作坊上,透过窗棂,映照在堆满玉石的架子上。夜幕下,空气中弥漫着一股清新的湿气,偶尔传来几声虫鸣。作坊内,玉屑与雕刻工具散乱地堆放在桌案上,每一块玉石都经历了雕刻师无数次的打磨与雕刻,仿佛每一块玉都有着自己独特的生命与故事。
年方十六的少女苏绾端坐在雕刻台前,手指轻触着一块紫玉原石,眉头微蹙。她的目光锐利,眼中闪过一丝难以掩饰的疑虑。那块紫玉原石表面看似完美,洁白的玉体上镶嵌着几道细腻的纹理,温润如玉,温和的紫色如同幽深的夜空,令人不禁沉迷其中。然而,在仔细的观察下,她发现其中竟隐约可见一道如血丝般的裂纹。
苏绾心中一紧,这块玉石无论从颜色还是纹理上都堪称上品,若裂纹深入,恐怕会毁了整块玉的价值。她小心翼翼地用手轻轻摩挲裂纹,感受到其中微弱的震动,像是预示着某种不祥的征兆。那种微妙的震动仿佛并非来自玉石的物理性质,而是某种更深层的情感,仿佛玉石本身也在为自己无法修复的伤口而哀悼。
她的思绪一度被这道裂纹吸引,竟在其中迷失了片刻。直到耳边传来熟悉的脚步声,她才猛然回神。
“这块玉石,难道是...?”沈砚之的声音低沉,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震惊与好奇。声音传来时,他已经走到了她的身边,目光紧锁在那块紫玉原石上。
沈砚之,沈氏玉雕世家的传人,是苏家玉坊的常客。虽然二人年龄相差不大,但在技艺上,他却是无可争议的导师,而她,始终是那个敢于挑战传统的年轻雕刻师。
苏绾抬起头,眼中掠过一丝冷静与坚定,语气平稳:“是的,沈大师。我在细心检查时,发现了这块紫玉中的裂纹,恐怕这道裂痕会影响到玉石的整体价值。”
沈砚之低头细看,皱了皱眉头,神情变得愈加凝重。他的眼神游离在紫玉原石上,沉默片刻后,终于开口:“若是寻常玉石,裂纹便已是致命的瑕疵,然此玉色泽上乘,难得一见,莫非你有何妙法可以修复?”
苏绾静静看着他,嘴角微微扬起一抹淡笑,眼中却没有丝毫轻松:“裂纹虽难修复,但若能找到合适的雕刻技法,仍可将其掩盖。即使如此,这块玉石的价值已远不如预期。”她的语气坚定而清晰,但她心中深知,这块玉石的价值不仅仅是经济上的,更代表着她与这块玉之间某种难以割舍的联系。
沈砚之听到苏绾的回答,眼神微微一沉。他并不急于发表意见,而是凝视着那道裂纹。片刻后,他抬起头,语气带着一丝讥讽:“技法不同,成品也必然不同。你这所谓的创新,真能成就它的价值吗?”
苏绾听到沈砚之的话,心中微微一震,但面上依旧平静。她轻轻放下玉石,起身与沈砚之对视,语气渐冷:“不守陈规,才能超越。我从这道裂纹中看到了不同于传统的可能,为什么要束缚自己在那些已被时间验证的框架内?玉石自有其生命,何须拘泥于古老的技法?”
两人之间的气氛瞬间凝固。沈砚之的眼中闪过一丝不悦,他步伐微停,沉声道:“创新无可厚非,但过于激进反而会失去玉石本身的魂魄。玉雕技艺的精髓,不在于对抗传统,而是在于尊重与传承。”
苏绾的眼神没有退缩,语气逐渐升高:“传承固然重要,但如果永远止步不前,我们又怎能突破限制,发现更广阔的天地?”她深知,沈砚之所强调的“精髓”,正是她所渴望挣脱的束缚。而她所追求的,是一种全新的突破,哪怕这条路充满荆棘与挑战。
沈砚之的脸色一变,他不再争辩,而是转身走向墙上的玉雕作品,目光沉默不语。两人之间的气氛愈发紧张,周围的空气仿佛都凝固了,整个玉坊陷入了一种尴尬的沉默中。月光透过窗棂,洒在一旁的玉石上,悄然流淌,而窗外的世界依旧安静,仿佛在等着这场争论的最终结果。
“你认为这道裂纹,能够成为这块玉石的灵魂吗?”沈砚之终于开口,语气平静而深沉,仿佛已不再为刚才的争论而愤怒。他转过身,目光依旧投向那道裂纹,眼中闪过一丝复杂的情感。
苏绾没有立刻回答,而是低头看向玉石。她的指尖再次轻触裂纹,感受到其中微弱的震动,那股来自紫玉的力量,仿佛在与她进行某种无声的对话。她闭上眼,仿佛能够感知到玉石的脉动,静静地回答道:“裂纹不是瑕疵,而是一段未完的故事。我相信,这块玉石本身便有着无法言喻的灵性,它的裂纹,可能正是它生命的一部分。”
沈砚之听着她的话,眼中掠过一丝复杂的光芒。他知道,苏绾所说的“裂纹”远非单纯的外观瑕疵,而是与她对玉石本质的理解息息相关。两人对于玉雕艺术的见解截然不同,而这道裂纹,便成了他们分歧的象征。
“技法不同,成品自然也会不同。”沈砚之再次重复着这句话,但语气中已少了几分严苛,多了一丝理解。他不再说话,而是默默转身,目光再次落在那块紫玉原石上。
苏绾的心中愈发坚定。她知道,这场与沈砚之的争执,或许不仅仅是为了玉石本身,更是她对玉雕艺术的理解与追求的试炼。她不仅要为这块玉石找到最完美的处理方式,更要为自己的信念而战。
就在这时,一阵轻风吹过,月光洒在作坊中,玉石的光芒仿佛被点亮,微弱的裂纹在光线下愈加清晰。苏绾深吸一口气,轻声说道:“也许,正因为这道裂纹的存在,才让这块玉石更加独特。它的价值,并不因裂纹的存在而降低,而是因为它本身的灵性和生命,才值得被雕刻与传承。”
沈砚之的眼中闪过一丝动容,但他依旧没有回应。两人相对而立,空气中弥漫着一股凝重的气氛,仿佛这场关于传统与创新的碰撞,才刚刚开始。
窗外的月光依旧洒在地上,悄然流淌,仿佛在见证着这场关于命运与艺术的对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