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涂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27章 笔友

第二天一早,“特仑苏”还是来了,这次没有人提醒她,应该是没有和上次一样经过别人的手放进抽屉。

虽然不是她想要的毫无交集,好歹也没别人知道。

“算那小子有点识相。”诸葛玘心想,“也算好聚好散了。”

然而,立刻,她就改变了想法。

贴在牛奶上的纸条写着:“你可以试试看。”还是那样赤裸裸的威胁。

诸葛玘轻蔑一笑:“试试就试试,跟我有毛关系。我都自身难保了。”

对,她已经下定决心不管了。

效应来得很快,就是她不送牛奶的第二天,郑绮莉又开始找她,说严正平又突然冷淡。诸葛玘也不再惯着,劝她分手。

诸葛玘:“天下男人有的是。”

郑绮莉:“但他只有一个。”

诸葛玘:“他不好。”

郑绮莉:“你根本不了解他。”

诸葛玘:“不爱了,就不要勉强。”

郑绮莉:“怎么就不爱了?他……”后面会列举很多他对她好的表现。

两人的对话的基调就是一个苦言相劝,一个油盐不进。

她们的对话最终结束在……

诸葛玘:“分开吧,还有我呢!”

郑绮莉:“你和他有可比性吗?”

诸葛玘心里一滞。

郑绮莉也觉得说得直白了:“我是说,你是好朋友是闺蜜,他是我爱的人。不是同一个概念。”

对于郑绮莉的这种想法和态度,诸葛玘已经习以为常了。其实很多次,对于参与他们感情这件事,她也会迷茫,也会怀疑自己,也会反思在别人的感情里做“纽带”究竟做得对不对。

于是,她没有拿牛奶,直接在严正平的抽屉了扔了张纸条:“为什么你们之间的事情,一定要牵扯我呢?爱不爱,说清楚。是个男人就自己解决好好自己的问题。”

一样的方式,第二天,诸葛玘抽屉里出现了特仑苏加纸条,上面写着:“可是,这,本身就是我们之间的交易。你发起的交易。”

这样又过了几天,郑绮莉口中的严正平越来越无情越来越冷漠。诸葛玘突然觉得,送牛奶比听郑绮莉哭诉要省时省力得多,大不了就再送一年多牛奶就好了。用“牛奶钱”能解决的问题,为什么要花时间花精力呢。

再者,只不过就是每天最后一个走而已。因为要给严正平送牛奶,诸葛玘每天要等到两个班都没有人。开始她用这段时间做作业复习,只不过她的效率本身就很高,所以也不是每天晚上都有这么多学习的事情是非做不可的。

于是她又用这段时间开发出一个新的事。她想到刚上初中的时候,收到过一封信。那时候写信的人很多,诸葛玘身边的同学里也有很多写信的。

这封信怪就怪在寄件人写的是叫“风”,收件人写的是“XX初中,初一四班班长。”诸葛玘起初拿到信看信封的时候,也很疑惑,这“风”明显是个假名字,这收件人感觉是给她的,但实际上,也是很随机的。后来信的内容印证了这点,上面大致是想交个笔友,有些和身边人不能倾诉的事情,可以在信上说。

上初中以来,因为小学那所谓的“金花姐妹”的影响,她根本不敢交其他朋友;从前也只知道学习,有没有朋友对她来说也不重要;更何况,朋友不在多,她已经有郑绮莉了。直到解决她们的情感问题成了她的烦恼,她才感觉没有人倾诉。

终于有一次,她尝试着写信,把最近发生的事写到信里,尝试着按照上面的地址寄过去。她怕被骗,留了个心眼,没有写得很真实,模糊了一些事,更多的是问询,如果是他,会怎么办。

令人惊喜的是,寄出去的信居然真的有回应,并且文笔斐然。

几次以后,诸葛玘不仅能敞开心扉,还会经常摘抄笔友的信中的词句。毕竟她笔友寄回来的信里的句子,不是光说优美,文笔好,而是很有这里。那种意境上的美,让诸葛玘很死喜欢。

在那段时间里这绝对是她一个很棒的解压方式。而“风”确实成了她心里的春风,温暖和煦,还吹散了她心里许多的阴霾。

诸葛玘开始也会幻想,在不同城市的那个人,会是谁,多大了,在什么学校,一定是个大诗人,至少是个学霸。

她拼凑不出他的模样,却产生了一种心安。

而“牛奶钱计划”确实换来了诸葛玘的安生。

至于那些小混混,她只要自己保持本心,也可以做到哪怕他们尽力影响,她还是可以不受影响的。

她已经调整好状态,准备好迎接初中一来第一次很正式的学科竞赛了。

竞赛热仿佛也加快了学校的教学节奏和学习氛围。

学校的阅读竞赛,英语竞赛,奥数竞赛……一大波竞赛像是僵尸一样“前仆后继”。

每个竞赛每个班都会有五六个学生参加。学校又会为这些学生专门再开一个班,每天抽晚自习放学的时间,多上一节课,集中特训。每一门竞赛都是班里单科成绩最好的学生参加。

这些竞赛初一的时候,还没有。尽管期中期末考试,她基本都在前三,但诸葛玘的单科成绩除了语文每次不是第一就是第二,其他的课程老师似乎也没有经常说过她是第一名,也基本在前五。至于数学,是她的弱项,每次考不了前三前五的,都是数学拖后腿。

但是说来也怪,数学考试没那么突出,但做这种竞赛题却很拿手。诸葛玘知道,这得感谢黄苍染给他打下的好基础。

之前和黄苍染一起做作业的时候,那些初中题目,他经常是炫耀着和她说的,但是他还送给她了一些秘籍——他初三复习时做的卷子。东西说多不多,但那些卷子对她的帮助特别大。毕竟他上的初中是市里最好的,和镇上的学校在师资上还是有明显优势的。里面有些解题思路,比她在学校学的相对单一的方式要清晰明了。在有些题的难度和深度上,确实是黄苍染学校的更加具体细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