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李瑁:请陛下殡天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11章 太湖祥瑞搅风云

接下来,李瑁天天声色犬马,白日里大张旗鼓外出游猎,搅得京郊怨声载道。

侯集自以为找到了把柄,天天往兴庆宫中送密报。

边令诚一看,二话不说,赶紧往上呈递,只是没成想全被高力士拦了下来。

与此同时,御史的奏章雪片般地飞到了李林甫手中,也全部被压了下来。

御史们没有办法,于是趁着面奏的机会,直接在圣人面前告了李瑁一状,说他扰民,浪费银钱,飞扬跋扈,踩坏了好多人家的青苗等等,一言难尽。

李隆基听完,对李瑁剩下的那一点疑心也消失得差不多了。

唐朝父子相残几成惯例,李隆基自己就是逼迫父亲退位的典型代表,自然对能威胁皇权的各位儿子们疑心甚深,生怕他们勾连朝官,广纳人才,收拢民心,形成尾大不掉的势力集团,变成第二个李世民。

像这样的纨绔草包,才是李隆基乐意见到的,更何况他确实忌惮武家和宁王,根本不会考虑立储李瑁,自然不会担心他不学无术。

前些时日,高力士已把边令诚带回来的杨玉瑶进献给了李隆基,让他终于又日日笙歌,好不快活。

于是,李隆基只是派高力士过去不痛不痒地训斥了一顿,同时按照李林甫的建议,也给了他一些政务处理,让他不要再游手好闲,四处乱逛。

李瑁不负厚望,将所有政务统统办砸。

李林甫只好派人帮他收拾残局,再美化修饰,文过饰非一番,夸赞李瑁长进极大,治国理政在众皇子之上。

殊不知,高力士布下的眼线早已将真实的情况全部打探清楚,并原原本本地告诉了圣人。

李隆基听了,更加放心,也不戳穿李林甫,照单全收,对寿王宅多番赏赐。

就这样扰攘了几个月后,武庆那边终于寻得了合适的人选:“有结拜的五兄弟,边境行伍出身,自小学过拳脚,战场上杀敌无数,本应积累军功升爵,不料被上头把功劳抢了,不忿杀之,犯了死罪,准备斩立决,现押在刑部大牢里,大王打算怎么办?”

李瑁一听,问道:“有会暗中潜伏的没有?”

武庆答道:“这五个人都做过斥候,曾摸到敌方大营,直接把吐蕃的千户长在睡梦中就割喉了。属下打探过,都是狠角色。”

李瑁很合心意,道:“你去找五个别的死囚,把他们替换出来,再暗中安置。”

几日之后,武庆来回话:“那五兄弟的事情已处置好了,他们知道是大王救的,一个个感激涕零,争相表示愿以死报效。现如今养在另外的宅子里,我吩咐了,务必要让他们吃好喝好。养兵千日用兵一时。大王要用他们的时候,他们就是锋利的刀。”

李瑁道:“好。李林甫最近要对三哥李亨下手了,手段还是老一套,但三哥谨小慎微,他未必能得手。我们得想办法助上他一把,添柴放火,给三哥送送温暖。”

自流放杨玄珪之后,李隆基并未放弃对杨玄璬的追捕,动用暗卫,四处查探,好几次差点摸到香积寺。

这使得李瑁烦不胜烦,他不喜欢这种被动防御的局面。

对他而言,进攻就是最好的防御。

他感觉李隆基实在是太闲了,得找点事情让他忙起来,这样他就不会老记挂杨家的事了,正好李林甫要出手,那他就干脆借机把事情搞得再大一些。

武庆忍不住出声道:“李林甫此人居心叵测,惠妃娘娘在时,亦曾多加防备,大王千万小心不要引火烧身。”

李瑁笑道:“不碍事,不碍事,我要做的事跟他不是一路的。”

见李瑁胸有成竹,武庆这才放下心来:“大王要怎么做?”

李瑁道:“他们能潜进少阳院吗?”(注7)

武庆悚然一惊,如今太子所处的东内少阳院,虽比不上以前的西内东宫,有十率府兵层层把守,但毕竟是天子巡幸之所,照样守卫森严,外围是金吾卫,内里还有太子亲兵,不由得讷讷道:“您不会是要直接……”

他嗫嚅了半天,那个“杀”字还是没有说出口。

直接杀太子,朝野震动,这不仅是挑战皇权,更是动摇国本,李隆基一定会倾力追查,那与自寻死路有什么区别?

李瑁白了他一眼:“我还没蠢到要直接动三哥,李林甫也不敢这么干。你就说行不行吧?我自有妙计。”

武庆不敢再隐瞒,道:“右金吾卫的右郎将曹宇是我们的人,里应外合放那五个人过去是没问题的。至于少阳院的亲兵,更不是对手,摸进去问题不大。”

李瑁有点不放心:“那个什么曹宇可靠吗?”

武庆肯定地道:“绝对可靠,他家三代都受过武家的大恩典,就是他本人,惠妃娘娘也曾庇荫于他。”

说完,他像是想起了什么,赶忙补充道:“娘娘都是私下接济,因此他与我们的关系并不为外人知,王宅里也就我一人知道。娘娘以前也曾秘密说与大王听,想是您忘了,没想起他来。”

李瑁轻松地道:“可靠就行,我们等消息吧。”

大唐开元二十九年十月丁亥,阴。(公元741年11月22日)

经过数月筹谋,李林甫终于出手了。

他深知李隆基忌惮什么,便唆使苏州刺史上奏,称太湖深夜波光粼粼,有银光冲天而起,搅动鱼虾浪中翻飞。

天明之后,在湖底捞得巨龟一只,其龟壳上的花纹组成了八个字“元亨利贞、天下大兴”。

苏州视为祥瑞,奏请把这神龟护送入京。

李隆基看到贺表,不但没有一点欣喜,反而脸色乌沉。

常朝散后,他在紫宸殿单独留下李林甫问及此事。

李林甫一脸欣慰地道:“这乃天大的吉兆,说明陛下选太子选得没错,您看,这上面不是刚好有一个‘亨’字吗?太子殿下即位后,一定会励精图治,天下大兴。”

李隆基在喉咙里哼笑一声,他还没死呢,再说,李亨是要超过他统治下的盛世吗?

但太子的确是自己选的,而且太子能振兴天下,于李家亦是莫大的福分,李隆基不好明面上表示反对。

李隆基虽然号称崇尚道家,骨子里却是不把这些神鬼玄学当回事的,要是祥瑞对他本人有利,那就认,可要是对别人有利,那就不好说了。

此次太湖神龟一事,他更倾向于是人为的祥瑞,至于是谁干的,那就要看谁受益了。

得知消息的李亨则吓得魂不附体,是夜,少阳院灯火通明,无人入睡。

——————————————

以下考据可跳过,谨供书友参考

——————————————

『注7:关于太子居所少阳院』

因玄宗自己是李唐宗室旁支,靠政变帮老爸上台(与太平公主一起杀韦后),再靠政变使自己上位(杀太平公主,逼老爸让位),故特别顾忌宗室力量。不但不再让皇子开府就藩,全部安置到永福坊十六王宅内,更让东宫体制虚化,连太子都不能入主东宫,只能居于皇帝乘舆所幸之别院,即大明宫内的少阳院。——《旧唐书·卷一百七·列传第五十七》、《新唐书·卷八十二·列传第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