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4章 水火披挂
“咦?”
“等等--”
木桩上,王力依照段火舟指示,考较顾黎。只是,渐渐地,他感到事情似有了些不对。
他拜入段火舟门下,习武三年有余,已小有所成。对于这野马八门桩,在平日训练中,也已走了不知几百趟,对于呼吸气息、步法,及身体的协调、控制,早已融入武学之中,无比娴熟。
一棍在手,王力自问,对付八九位寻常人等,不成问题。
同时,他意识到--
顾黎似正在学习他的呼吸、步法,身体掌控,乃至他所习武学。
王力开始感到,他正在失去掌控。
在顾黎面前--
他好像变得根本没有秘密可言。
“怎么可能?”王力有些不敢置信。
这到底--
谁在考较谁?
“小心了!”
眼神微沉,王力双脚一踏,立在桩上,手中长棍一转一拧,传出嗡鸣之音,旋而右手握棍,持棍如枪,对着顾黎胸口,一棍指出。
嗡--
鸣音不止。
“哦?”
眼看长棍袭至,顾黎眉毛轻挑。他身子微伏,吸气吐出,与王力呼吸吐纳如出一辙,又与五禽拳融合,右脚踏出,跨立在木桩上,身躯随之屈展,如虎猿展身,与长棍交错,右臂探出,一拳击向王力面门。
“好了,时间到了。”
正在此时,段火舟声音响起。
此时,段火舟也早已从椅中站起,看着顾黎,神情凝然,又有着一丝期许。
顾黎右拳停在了王力面门前。
“承让。”
收拳踏立,顾黎向王力抱拳道。
怔立了顷刻,王力才收回长棍,向顾黎抱拳回礼:“不敢,顾兄弟客气了。”
直到此时--
他也才感觉到,他后背衣袍,已被汗水浸湿。
顾黎从木桩踏落。
四周众人有些安静。
顾黎的表现,让人感觉有些不真实。
“你,可愿做我弟子?”
看向顾黎,段火舟道。
“嗯,什么?”
“段师要收顾小兄弟为弟子,亲自教导?”
“这是成为段师亲传了吗?”
……
闻言,众人一怔,旋而不由低呼议论。
段氏武馆收徒,交纳入门费之后,只是普通弟子,平日由段火舟弟子或外聘武师负责教导。若习武三五年后,有所小成,才可能成为内院弟子,得到段火舟更多的指导,及传授,如王力等人。至于亲传,更是需考察品性、根骨,悟性,及长时间观察后,才有可能,纳入考虑中。
而如今,顾黎才只是入门考验,就被收为亲传,足以看出,段火舟对其何等重视。
“弟子顾黎,愿为段师传人。”顾黎拜道
身怀满级悟性--
从接受段火舟考验之时起,这个结果,其实也已在预想之中。
……
滴答--
露水滴落。
段氏武馆,内宅中。
“武学之道,贵在坚持。你虽有着不错的根骨、悟性,但人外有人,天外有天,一山终比一山高。习武,需戒骄戒躁,循序渐进,不仅是跟他人比,更重要的,乃是与自己比,才能在这条道路上,走得更高,走得更远……”
厅堂中,段火舟与顾黎相对而坐,训诫道。
经过拜师仪式之后,顾黎已正式成为段火舟亲传弟子。
“我本是一位普通兵卒,能有今日,这些许成就,说起来,都来自我早年间,偶然得到的一本武学秘籍。”
“得此秘籍之后,又经过数十年军伍生涯,摸爬滚打,与武习同道交流、验证,总算对于武学一道,有了些理解、感悟。如今,你既已为我亲传,也当从修习、领会这本武学秘籍开始……”
言语间,段火舟取出一本书籍。
书本封面上,印着四字:
【水火披挂】
顾黎翻阅书籍。
这是门武学秘籍,包括练法,及战法。
“你先修习练法,等到何日达到体内血气共鸣,水火交融,内外相合,到时,我再为你讲解战法之义。修习中,若有什么困惑、不解之处,可向我询问,若我暂时有事,不及解答,也可与你几位师兄姐求教、探讨。”
段火舟道。
“是。”顾黎应道。
……
时间推移。
昼夜交替。
屋舍里,烛火摇曳,顾黎就地而坐,正在看着秘籍。
水火披挂之心法,乃是通过特定呼吸吐纳、姿态、立桩,乃至拳术习练,感应、引导体内血气,以人身铸炉,血气为火,周转如川,达到血气共鸣,锤炼、改造身躯,迎来人身蜕变,及层次进化。
对人身的锤炼、改造,又有几个阶段:
双臂,及四肢指节。
胸腹,乃至面门七窍。
五藏六府--
直至人身百骸,如披水火仙衣,诸邪不侵。
“感受血气。”
“引导血气,水火交融……”
顾黎盘膝而坐,开始习练心法。
呼吸。
姿态。
……
乃至身体状态,一动一静之间,似有着规律,隐隐形成某种融合,及共鸣。
“这就是血气……”
数刻后,顾黎感受到身躯之中,一种神秘气息周转,如若火气,又周行似水,在人体经脉、窍穴,及百骸间,周转游行,生生不息。
此时此刻,顾黎人身如炉,随着血气周转,身躯也随之迎来锤炼、改造。
……
一个多月后。
又一天。
段氏武馆内宅厅堂里,茶香热气弥漫。
“师父,听说您又收了位亲传弟子,而且,在入门当天,就收将之收为亲传,想必这位顾小师弟,必有非凡之处。”
段火舟与几位亲传弟子围坐,正品茶叙谈。
段氏武馆设立授武十余年,段火舟也先后收了几位亲传,涉足白水县各行各业,都是有所成就。此时的言语者傅七阳,是位身着蓝袍皂服的大汉,人高马大,他既是段火舟亲传,也是县巡捕司副司长,之前,因外出办案,未能见证段火舟收徒仪式,因而言道。
“当然,总之不像你这么惫懒便是了。自从进了巡捕司之后,你习武的时间,可还比得上呼朋唤友,与一帮狐朋狗友饮酒作乐,来得勤快?”看了傅七阳一眼,段火舟道。
“师父冤枉呀!我那不都是为了办案,收集信息,查找线索么。再说,学武如逆水行舟,一日不练,倒退三年,师父的教诲我又怎敢忘,就算再忙,也必日日习练,不敢懈怠。”傅七阳叫屈,又道:
“如此看来,师父对顾小师弟真得很看重,有机会,我还真想见识见识呢!”
“咦,话说顾师弟人呢,怎么没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