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26章 邀请入伙
“处理了烂鱼肉,还剩一副鱼骨架子,大伙都不敢擅动,害怕龙王爷怪罪。”
“就在这个时候,来了一个外乡人,自称是做生意的,但却很有一些神神叨叨的门道。他出了一些钱,在离县城三十里外的龙岭,修建了一座鱼骨庙,以保附近风调雨顺。”
“那座鱼骨庙落成后,我也曾凑热闹去看过,但却大失所望。”
王凯旋好奇问道:“为啥失望?”
老刘头道:“因为那庙修得太糙,完全就是个草台班子。我听说,有不少人去上过香,但从来没有灵验过,久而久之便再没人去了。”
胡八一忽然插嘴问道:“那个商人呢?”
老刘头道:“鱼骨庙修好之后,他就再没有出现过了。”
正在这时,厨上忽然有人叫,说是来了新的客人,让老刘头去炒菜,老刘头只好向四人告了个罪,脚下踩着棉花,蹒跚回了厨上。
老刘头刚走,胡八一便凝肃问道:“老陈,你怎么看?”
陈四象眉头一挑,反问:“听出来了?”
Shirley杨、王凯旋、大金牙三人却都云里雾里,不明所以。
王凯旋连忙追问:“不是,老陈,老胡,你俩在打啥机锋?”
陈四象老神在在地道:“这不是打机锋,而是捡舌漏,乃问字诀之法,也就是运用谈话技巧,套出对方所知的信息。通过刚才这通闲聊,我已然从老刘头话中,得到了两条极为重要的信息。”
王凯旋又问:“啥重要的信息?”
陈四象道:“其一,自然是关于另一块龙骨天书的信息。其二,则是关于那鱼骨庙的信息。如我所料不错,那鱼骨庙只怕是为了掩人耳目。”
胡八一笃定地道:“绝对没跑了,就是为了掩人耳目。”
“老刘头刚才说了,那商人是为了过河平安才修鱼骨庙,可既然是为了过河平安,为什么不修在河边,偏偏修在龙岭的深山大壑里?这一点本身就很可疑。”
“再一个,那座鱼骨庙修得很不正规,就像个草台班子,连个像样的神像都没有。那商人大费周章,出钱又出力,难道就是为了修个没有香火的草台班子?”
“单是这两点,就可以看出很多问题。”
“结合这一带古墓众多的客观因素来看,那商人的举动就不足为奇了。我料定,那商人就是咱们的同行,修庙不过是为了掩人耳目,方便在庙下挖盗洞取宝才是他的真正意图。”
听到这里,王凯旋顿时浑身一震,旋即变得兴奋起来。
“啥?老胡你是说,那鱼骨庙下面有座大墓?”
“八九不离十,但具体情况还需实地勘测过才知道。”
“测,肯定要测,明天一早咱们就去寻那破庙。”
“你丫别想多了,咱们手里的货还没处理呢。而且,老陈才是咱们团队的首领,这事儿要怎么办,还得老陈来拍板。”
陈四象略作沉吟,说道:“自然要去,咱们来的时候说好了,有货收货,有墓掏墓,话既然说出来了,就得践行。至于手里的货,咱们不是打电报回京了吗,等大炮过来接手,和老金一块儿押送回京。”
王凯旋顿时一拍大腿:“照啊,这安排,绝对妥当。”
这时,一直没出声的Shirley杨开口了:“你们要去盗墓?”
陈四象道:“杨女士,你不应该问出这种问题的。我,卸岭的。老胡,摸金的。你,搬山的。倒斗可是咱们的看家本领,本职工作。”
Shirley杨闻言顿时语塞,不知如何反驳。
陈四象又道:“杨女士,我觉得,你也应该加入我们的队伍。因为,要找到雮尘珠解除那鬼眼诅咒,最终还是得走到倒斗这条路上来。”
“当年你外公没能成功,时运不济固然是一方面,势单力孤却是最重要的因素。要是你加入我们的队伍,摸金、搬山、卸岭齐聚一堂,倒斗四派几乎都齐活了,比起单打独斗岂不是更容易成事?”
“再有,关于雮尘珠,或许我已经有了明确的线索。”
他话音甫落,Shirley杨便追问道:“什么线索?”又道:“陈先生,你叔公和我外公是结拜兄弟,还请你看在咱们两家的渊源上,不吝相告。”
陈四象微笑道:“你看,又急。”
“事实上,在得知鬼眼诅咒的来龙去脉后,我已经决定要帮你们找雮尘珠。不为别的,老胡和胖子跟我合作还算愉快,此次殿门口之行又同生共死闯了一遭。有这份情谊在,我又岂能袖手旁观?”
“至于雮尘珠的线索,我目前已搜集到三条。”
“说起来,第一条线索还是在距此三百多里外的石碑店得到的。”
“大约在三年前,我跟叔公离开甘源沟,正计划着进京事宜,却又捡到一条舌漏,说是石碑店有家棺材铺,闻名四里八乡,令人谈之色变。”
“说,这家棺材铺的老板打造了一口鬼棺材,只要一拍棺材,乡里就会死人,然后他的生意就来了。这件事传得很邪乎,许多人都信以为真,以至于那家棺材铺渐渐垄断了十里八乡的棺材生意。”
“这种鬼话,只能糊弄老百姓,岂能糊弄江湖人?”
“我跟叔公都断定,这家棺材铺必定有猫腻,遂暂时中断进京计划,赶往石碑店一探究竟。想不到,一探之下竟然牵扯出了一座先秦遗迹。”
“原来,在石碑店下面有个半人工半天然溶洞,乃是当年秦始皇为求长生,召集方士炼丹的地方。而那家棺材铺,正是炼丹遗迹的入口。”
“那棺材铺老板也不简单,他家先祖乃是古滇国遗民,精通西南三大巫术之一的痋术,大约在汉代滇南分裂时迁到石碑店。”
“他家先祖迁到石碑店不久,便发现了地下的炼丹遗迹,然后在原有的基础上,改造成一座痋术魔窟。如此代代相传,直至传到那棺材铺老板手中。而所谓的一拍棺材就死人,其实就是以痋术害人。”
“那痋术手段,实在诡异得紧,现在想起来我都觉得反胃。”
“简短扼要的说吧,就是那棺材铺老板的先祖,将炼丹炉改造成一口怪缸,在缸身刻满痋术转化符咒,又打了上万个拇指大小的孔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