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深心理师育儿手记:给孩子最好的安全感(0~3岁)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13章 豆子正处于口欲期——用嘴巴探索世界,是宝宝必经的阶段

豆妈记录:用嘴巴“看”世界的小人儿/5个月

豆豆5个月了,从一个只会吃吃睡睡的“小猪”逐渐变成要找乐子的小宝宝。豆子的乐子都有什么呢?吃手、舔东西,总之就是干点吃喝以外的闲事儿。

这种现象的出现源于他躯体能力的发展,从只能躺着等吃等喝,身体不能自主运动,到能控制自己的四肢,头能抬起来,豆子在一天一天地成长。现在,他已经能把小手准确地塞进嘴里了。

豆子很享受吃手,但是控制不了分寸。他吃手的时候不会啃某一根手指头,而是把整个拳头塞进嘴里,而且还要拼命把手往喉咙里面塞,都要呕吐了还不住手。

吃手的乐趣不知道是不是被编写在了人类的基因里,不仅豆子爱吃手,豆爸也爱吃手。我们家有一张照片,记录了豆爸和豆子共同的兴趣:豆子躺在豆爸的腿上,两人相对着吃手,各自沉浸其中。这张照片实在是研究吃手之心理成因的经典例子。

豆子的乐子都离不开他的小手和小嘴。随着豆子找乐欲望不断萌发,他的手和嘴的机能发展得也非常迅猛。我们每个人被口水洇湿的肩膀就是见证。由于豆子的脖子还不是很有力,脑袋又很大,所以他趴在我的肩头时,嘴巴正好啃在我肩膀上,他观望着周遭的事物,对这个世界垂涎三尺,一切都是那么吸引他,他的口水源源不断地流到我的衣服上。

豆子不满足于看,他还想摸,用嘴巴舔——更深度地认识新事物。起初,我理所当然地认为,豆子接触一样东西的办法就是去拿、去摸,所以,我们给他玩具时都是将玩具递到他的小手上。有意思的是,豆子接玩具的时候,小手和小嘴是同时张开的,样子很搞笑。

豆子拿起一样东西的下一个动作通常就是往嘴里送,这导致有他的地方就有口水。刚学会用手的小豆子乐此不疲地把所有能接触到的东西往嘴巴里送,这大大增加了我们做保洁工作时的工作量,病从口入啊。于是,玩具要经常洗,家具要经常擦,洗的时候还不能用洗衣粉,得用清水或者婴儿专用的无刺激清洗剂。我们看着他玩的时候也要多留心一些,前天他就趁我们不备,抓起身边的纸巾一把塞进嘴里,我们回头时,半张纸巾已经被他留在了嘴里,我们一声惊呼,赶紧把纸巾抠出来。这个活宝动作的危险系数越来越大了。

星期天,我去婴幼儿用品的大卖场给豆子买玩具,发现玩具商们想得真周到,1岁以内宝宝的玩具上几乎都带有牙胶,专供宝宝咬和啃。这个年龄段的宝宝用品都充分体现了宝宝爱用嘴巴认识世界的特点:带绒毛的玩具很少,因为它们容易藏污纳垢;口水兜五颜六色……一切都为了满足宝宝的小嘴。

原来,小小的嘴巴在宝宝的世界里如此重要,它不仅满足宝宝吃奶、喝水的生理需要,还带给他无限的快乐。我打量着豆子的嘴巴,这是一张漂亮的小嘴,有清晰的唇线,还有微微翘起的弧度。哦,我也觉得好满足。

心理师爸爸的分析:宝宝正在口欲期

吃可以满足最原始的欲望。嘴巴的功能不光是吃,还有与他人建立情感。宝宝用嘴巴满足生理需要的同时,也用嘴巴来满足心理需要。

用嘴巴来建立关系

宝宝在生命初期需要经历口欲期、肛欲期、性蕾期等几个时期。建立在长期研究基础上的精神分析理论在豆子身上再一次被验证。

0~1岁的宝宝确实会用嘴巴完成很多事情,头几个月尤其明显。婴儿的快乐体验很多时候来自嘴巴的满足。

豆子需要和照料者、这个世界建立关系,而这些关系最初是豆子通过吸吮妈妈的奶头开始建立的。豆子需要直接的体验,他还没有能力去感受太多的复杂的关系方式,因此他用嘴巴,嘴巴连着他的心。

有意思的是,一旦两个人建立恋爱关系,那么他们也会像婴儿一样,用嘴巴表达爱慕,这种现象体现了婴儿期心理的延续。大家常说恋爱中的人很幼稚,实际上是因为他们退行至婴儿期。恋爱关系中的人们都渴望被照顾,与婴儿不同的是,成年人会通过更多的方式来表达和交流,比如身体的结合、抚摩、语言等。

用嘴巴处理情绪

豆子会用嘴巴表达情绪、处理情绪。比如,豆子一个人在某个空间里时,就会有点焦虑,他会吸吮奶嘴或者手指让焦虑得到缓解,这是豆子自我功能发展的第一步——自己满足自己。豆子伤心的时候,会通过吸吮奶嘴体会安全与放松的感受,缓解负面的情绪。

豆子会通过嘴巴来表达爱。他从小就被很多人亲吻。他大一点了,想表示对一个人的喜欢时,就会把那个人亲得满脸口水,然后咧着只有几颗牙齿的嘴巴开怀大笑。

嘴巴,太重要了。

我遇见过一些因为不能控制饮食而来求助的人。经过分析,我发现这种状况出现的原因就是他们需要用吃来缓解无意识的焦虑和恐惧感。他们中的很多人都曾有在婴儿期没有获得嘴巴上的满足的经历。宝宝的嘴巴在婴儿期未获得满足还可能导致其长大后有吸烟的习惯,他们可能因为没有机会吸吮乳头,而体验到缺失;除此之外,婴儿期在嘴巴上获得过度满足或者过了婴儿期还主要依靠嘴巴获得满足的人,比如吃奶吃到2岁以上的人,也容易养成吸烟的习惯。

许多人,包括我本人有无意识地啃手指的习惯。我思考问题时、紧张时或者内心感到恐惧时,都会啃手指。这样的行为可能会被人认为不雅观,但我自己无所谓。我分析过我为什么会这样,这和我婴儿期被强制断奶有关,那时候没有安慰奶嘴,啃手指的愿望被阻止给我留下了后遗症。

任何事情都要在合理的范围内,假如没有达到或者超过这个范围,往往会引发一些问题。体验缺失后会一直念念不忘,总会想尽办法完成未满足的过程;但吃撑会引起对食物的反感。要想心理健康,就要在合适的时候做合适的事情。一个成年人表现得太幼稚,或者一个3岁的孩子表现出小大人的状态,都会让人担心。

满足宝宝的嘴巴

有一些妈妈对孩子啃手指很在意,认为是不好的表现。其实大可不必,妈妈们可以用放松的态度来看待这个现象。宝宝在一定的阶段内肯定会对自己的手指充满兴趣,总是要吮吸手指。这是一个里程碑似的行为,它代表着宝宝要开始满足自己,并尝试自己处理情绪。

许多妈妈会就宝宝啃手指做出自己的判断,并试图阻止宝宝这样做。我和这些妈妈们说:让你的宝宝啃手指吧,这是一个再正常不过的行为,假如你的宝宝连手指都没有啃过,那么他很有可能会在将来的日子里做出类似的举动。你见过18岁还啃手指的孩子吗?如果有,那么就说明这样的孩子在婴儿期缺失这个过程。宝宝啃手指,说明他焦虑,他在自我解决情绪呢。很多的焦虑是针对未来的,宝宝要接触太多新的东西,他应付的时候自然会焦虑。

如果四五岁的孩子啃手指,那父母就要检讨一下了。孩子这样的行为很可能是父母造成的。不要一味地纠正,要好好地观察一下,孩子在通过这样的行为表达什么,解决什么问题。

豆子在体验各种新奇的事物时获得经验,眼睛不够用,那自然就要用嘴巴了。嘴巴在人类成长的过程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总体来说,用嘴巴探索世界是宝宝必然要经历的一个阶段。照料者能做的就是让宝宝完成这个阶段内的成长,并逐渐过渡到下一个阶段。父母要做的不是阻止,而是满足。注意保持玩具和宝宝手指的清洁,当然,这需要父母们先接受宝宝需要通过嘴巴获得满足的观点。

对于宝宝来说,情绪和情感基本都是用嘴巴表达的。请尊重宝宝,尊重他表达自己的方式。在保证宝宝安全的前提下,不要用自己的好恶帮宝宝判断,更不要因为自己嫌麻烦而阻止他们的“嘴巴程序”,否则会给宝宝带来创伤体验,让宝宝变得很敏感。

豆子外婆试图阻止豆子啃手指,被我劝阻了,照料者之间达成一致很重要。看到豆子畅快淋漓地用嘴巴体验这个世界,我很庆幸,豆子正常,起码到现在,他在正常的范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