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能转换器八号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6章

家明很快就回到了自己的那间3D打印实验室。实验室就在厂房靠里的一侧,面积不算太大,里面堆放了一些物料,还有连接在处理器上的几个实验用的3D打印设备模型。

陈雄从美国进口的那台原型机也占据了相当一部分空间,除此之外,就是几张实验用的台子以及办公桌和几把椅子了。

整个实验室布置得相当简洁。

家明在这里的日常活动就是把实验数据通过处理器上传到局域网,再由数据分析团队把相关数据和数据库里的既有资料进行比对,反馈信息后再按照需求设置各类实验参数。

家明最近的工作内容就是通过比对3D打印机和输入材料的契合度,实现原型机在技术和材料上的更新与升级。

陈雄的这个项目瞄准的市场是未来住宅建设领域,包括建筑材料的打印和整体构件的打印。

对于这个项目陈雄充满了信心,经常对家明说:“我们的目标,就是把中国的房子用打印机打印出来,实现环保和成本的双重利好!”

陈雄还大言不惭:“中国的建筑业目前还是太落后啦。人家日本人早就用一体化的吹塑技术了,十几分钟就能搞定,又美观又防水,他们的建筑现在基本上都是用预制件安装的,一下子就能组装出一栋大楼,又轻松又环保!不像我们,建个卫生间还得弄半天!”

陈雄对外国技术的吹嘘让家明心里有些反感,但是他得承认这些技术优势是客观存在的。

现在,家明就要开始调试眼前这台进口的3D打印原型机了。首先,他要依靠一个被证明有效的数据模型,从处理器的数据库里把原始材料和接下去的输出数据进行比对,寻找设备与材料之间的关联度,总结出一套可控的工艺流程。目前,家明团队的主要成员是郑强、李琴和于兵三个人,分别负责技术、数据跟踪和对比。

郑强年纪稍长一些,孩子都上幼儿园了,办事比较踏实。李琴是个上海本地女孩,做起事来倒也还算是心细。主要问题是于兵,他虽然是名校毕业生,心思却完全没有用在工作上。这次陈雄说的数据问题就和于兵的疏忽有关。

这台美国进口的3D打印原型机体积庞大,从外部看就像春玲医院那台CT扫描仪的放大版。打印机的运行过程,是输入粉末状或块状的物料,输出成形的结构和构件。这一过程的转换需要主机的程序指令完全正确,因而设备运行中各种相关数据的对比就显得非常关键。

前两天,家明做实验时本来希望传送舱里输出的是陶瓷马桶的构件形态,万万没想到,最后输出的竟然是一个致密的陶瓷疙瘩。排查数据时才发现,是于兵在进行参数变量对比的时候少加了一个零,也难怪今天中午陈雄火气很大的样子。

家明盯着原型机上纠缠的线圈心想:“如果下次新加坡的投资人来现场参观,要是再出现这样的纰漏,那还不坏了大事!”他一边将杂乱的线圈整理到位,一边皱着眉头自言自语。“目前这样子,我应该先把各类实验的数据再做一次检查比对,对分子量的测量和条件变量也得复核检查。于兵这家伙是不能指望了,还是得我自己来把关才稳妥。”

郑强、李琴还有于兵今天都去客户那里讨论打印机配电设备的结构优化问题,估计他们要晚些时候才能回来。“该死的于兵,一定是光顾着和李琴打情骂俏,结果把数据给弄错了。等他们回来的时候我一定要骂他一顿!”看着眼前有些杂乱的办公桌,家明心里暗想。他正要坐下来整理下桌上的文件,转念又一想,既然手下的兵现在都不在,自己干脆也不要闲着了,可以先校对一下原始数据。

家明是一个对工作极其认真负责的人,就如同对待春玲一样。发年终奖金的时候,他就冲着春玲美美地说过:“就凭咱们俩,怎么着也能过上完美的生活呀!”

可是,究竟什么样的生活才算是完美的生活呢?